玉米小说网 > 穿越历史 > 明末隐龙 > 身份惊觉与前路思索

身份惊觉与前路思索(1 / 1)

“二公子,您可算醒啦!”丫鬟端着铜盆,风风火火地冲进来,鬓边银饰叮当作响,“宁王殿下在书房都等了半个时辰啦,”林宇脑袋“嗡”地一下,只觉五雷轰顶,扶着雕花床柱,缓缓坐下。作为研究明史多年的考古学者,他瞬间反应过来,自己这是穿越了,还魂穿成了宁王次子,时间点更是要命——崇祯三年!“我去……崇祯三年……”他低声嘟囔着,额头瞬间布满冷汗,“这时候明朝内忧外患,都快病入膏肓了,我咋就这么倒霉,穿越到这乱世,成了其中一员啊!”

林宇坐在床边,眉头拧成了麻花,满脑子的明末历史知识疯狂刷屏。陕北那边,早在天启末年就已民不聊生,旱灾、蝗灾接踵而至,百姓食不果腹。王嘉胤本是一介草民,在这绝境之下振臂一呼,应者云集,聚众起义。其麾下队伍迅速壮大,四处攻城略地,所到之处,明朝官军疲于应对,那势头恰似燎原大火,从陕北一路蔓延,根本压不住。李自成彼时虽只是个小卒,但凭借着自身的果敢与谋略,过不了多久也将投身这反明的汹涌浪潮,成为其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关外,皇太极一接手后金,就开启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模式。整顿吏治、搞科举招人才,朝堂瞬间焕然一新。经济上,鼓励农耕、修水利,后金的粮仓很快就鼓起来了。与此同时,皇太极还狠抓军备。后金的八旗铁骑那可都是在白山黑水间玩着骑射长大的,身体素质杠杠的,骑术箭术更是一流,随便拉出来一个都是精英,战斗力爆表。再加上皇太极精心打造的军事训练体系,八旗铁骑简直如虎添翼。在皇太极的带领下,后金军队就像一头疯狂发育的猛兽,不断扩张势力范围,有事没事就去明朝边境搞点事情。每次出征,八旗军旗上绣的金龙就像要活过来似的,在北风中呼呼作响。后金的将士们一个个眼睛冒光,死死盯着大明江山,活脱脱一群饿狼盯着猎物,就等着找个机会挥师南下,给内忧外患、摇摇欲坠的明朝来个致命一击。

再瞅瞅明朝朝堂,那局势,简直乱成一锅粥。东林党自封清流,开口闭口改革弊政,喊着救国救民的口号,乍一听,好家伙,还挺像那么回事儿。但跟阉党这一掐起来,直接就上头了,彻底陷进党争的大泥坑,拔都拔不出来。为了揽权,各种手段都用上了,之前吹的理想、喊的抱负,全抛到九霄云外。阉党呢,魏忠贤倒台后,虽说被揍得够呛,可残兵败将还在呢,对东林党那叫一个恨得牙痒痒,两边你死我活地斗,朝堂被搅得乌烟瘴气,正常工作根本没法开展,国家机器都快停摆了。还有温体仁那货,心胸窄得跟针鼻儿似的,满肚子坏水儿,天天琢磨崇祯帝心思,就盼着靠这往上爬。这会儿,正躲在朝堂旮旯里,眼睛滴溜乱转,心里盘算着怎么把别人挤下去,好进内阁大权独揽。要是让他得逞,以他那尿性,指定任人唯亲,把官场变成自家后花园,到时候官场还不得黑透了,底层老百姓可就真没活路了,本就艰难的日子,得雪上加霜。“我去,历史课本上那些干巴巴的字,居然成了我现在要面对的现实,太刺激了!”林宇忍不住小声嘀咕,脸上写满了震惊和无奈。紧接着,他握紧拳头,手背上青筋都爆出来了,心里一股不服输的劲儿直往上蹿,“我可不能眼睁睁看着大明就这么凉了。当务之急,得先在这儿站稳脚跟,再慢慢想办法,找条救国的路子。”林宇心里门儿清,自己最大的依仗就是这一脑袋现代知识。可一想到马上要面对朝堂那乱麻似的局势,心跳瞬间狂飙,紧张感“唰”地就把他给淹没了。要扭转这危险局面,第一步就得在朝堂站稳脚跟,只有这样,才有机会大展身手,实现自己的抱负。但入宫见皇帝哪有那么容易,方案要是被否,别说改变现状了,小命都可能搭进去。可都走到这一步了,退路早就没了。现在最要紧的,就是入宫面圣的时候,给皇帝整出一套靠谱的改革方案。林宇一番深思熟虑,觉得必须从教育和经济这两大关键领域“开刀”,才能慢慢扭转当下这糟糕的局面。教育这块,传统科举就盯着四书五经,培养出来的文人都被困在八股文里,肚子里墨水不少,可一遇到实际问题就“抓瞎”,完全不懂经世致用。林宇心里门儿清,现在国家最缺的就是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大神”。所以,得把重点放在培养实用型人才上,赶紧开设算学、格物、水利这些实用学科,让学子们都去学真正有用的学问,给国家储备一批能办实事的人才。经济方面,明朝的税制简直乱成一锅粥,土地兼并严重得不像话,大量田产都被豪门收入囊中,普通老百姓被赋税压得快要窒息,可国库却穷得叮当响。林宇决定搞一场税制改革,推行类似“摊丁入亩”的政策,按田亩征税,给老百姓减负。同时,大力扶持商业发展,开放海禁,和海外贸易,让国库收入蹭蹭上涨,国家财政直接“盆满钵满”,国力自然就起来了。只有这么干,才能在这乱糟糟的乱世里,给大明找到一条活路。他先是仔仔细细梳理了一遍教育改革的细节,从课程设置到师资选拔,每个环节都在脑海里过了一遍,确保没有漏洞。又在心里反复琢磨经济改革的步骤,想着怎么巧妙平衡各方利益,让新政策顺利推行,不至于一开始就因为阻力太大而夭折。毕竟,这两项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稍有差池,就可能让自己陷入万劫不复之地,更别说拯救大明于水火之中了。林宇心里门儿清,自己即将踏入的,是一个波谲云诡的政治棋局,每一步都关乎生死存亡。他必须小心谋划,从教育和经济这两个关键领域入手,慢慢推进。教育改革,是为了给大明培养未来的顶梁柱,打破传统科举的束缚,让学子们掌握实用的学问。经济改革,则是要让国库充实起来,减轻百姓的赋税压力,稳固大明的根基。只有双管齐下,才有可能在这乱世之中,为大明寻得一线生机。林宇知道,这两项改革一旦推行,肯定会动了众多既得利益者的“蛋糕”,遇到的阻力肯定大得像山一样。可他也清楚,不冒险一试,大明就只能在这风雨飘摇中一步步走向覆灭。他必须想尽办法,把改革方案打磨得更完善,每一处细节都要反复斟酌,既要达成改革目的,又得巧妙地平衡各方利益,尽可能减少推行过程中的阻碍。在教育改革方面,林宇打算编写全新的教材,摒弃八股文的陈腐内容,融入物理、化学等现代学科知识,让学生们能够接触到真正实用的学问。对于经济改革,他计划深入蜀地基层,实地考察土地分配和商业运营情况,根据实际制定最贴合民众需求的新税制,让改革方案落地有声。可这改革之路,那真叫一个荆棘密布,每个环节都像在悬崖边玩极限挑战,步步惊心。教育改革想打破传统科举的紧箍咒,谈何容易?那些靠四书五经、八股文走上人生巅峰的文人,怎么可能轻易让出既得利益这块肥肉?经济改革更是动了豪门大户的“奶酪”,他们肯定会想尽办法来搅局。但林宇已经没有回头路了,他在心里疯狂给自己打气:哪怕前方是刀山火海,为了深陷泥沼的大明,为了心中那份沉甸甸的责任,也要咬着牙冲过去!

现实的困难就像一座座难以逾越的大山,横在他面前。就拿教育改革来说,要编写全新教材,可合适的编写人才上哪儿找?那些传统文人对新学科一窍不通,而现代知识渊博的人在这个时代根本不存在。经济改革更是麻烦,豪门大户的势力盘根错节,想动他们的利益,简直比登天还难,稍有不慎,就可能被他们疯狂反扑,直接把改革的小火苗给掐灭。

教育改革方面,他计划先选拔一批对新学科感兴趣、头脑灵活的年轻学子,亲自给他们“开小灶”,传授现代知识,让他们成为编写新教材的主力军。经济改革上,他打算暗中联络蜀地有影响力、渴望改变现状的中小商户,争取他们的支持,来对抗豪门大户的阻挠。但这些计划,每一步都充满了不确定性,他必须小心再小心,稍有差错,就可能满盘皆输。

想到这儿,林宇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心里不停地念叨:一定要抓住这次机会!他知道,要实现这些宏伟目标,简直比徒手登天还难,根本不可能一步到位。每走一步都得像走钢丝一样小心翼翼。在这风云变幻的乱世,局势复杂得像一团乱麻,随便一个决策,都可能在不经意间改变历史走向。而他,已经被“架”在这儿了,身处这个陌生又危机四伏的时代,只能鼓足勇气,朝着心里认定的方向冲。他要在这重重困境中,蹚出一条属于自己,也属于大明的“救赎之路”,哪怕前方荆棘丛生,充满未知和挑战,他也绝不退缩!他仔细回想着自己熟知的历史细节,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扭转乾坤的关键节点,脑海中不断推演着应对各种复杂情况的策略。尽管心中满是对未知前路的忐忑,但一想到自己肩负的使命,林宇便又燃起了斗志,眼神逐渐坚定起来,暗暗发誓:一定要在这乱世中闯出一片新天地,让大明的命运迎来转机!就在这时,房门“笃笃笃”地被敲响了,这敲门声跟摩斯密码似的,好像在疯狂暗示林宇:“快开门,你的穿越副本马上就要加载新剧情啦!”林宇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心里想着:“来都来了,管它前方是刀山火海,还是富贵温柔乡,这波我必须在这乱世里,打出自己的一片天,开启我的改革大业!奥利给!”他站起身,顺手扯了扯身上的月白锦袍,装出一副老神在在的样子,眼睛盯着窗外被云层遮住一半的天空,眼神坚定得仿佛能射出激光,低声嘟囔:“不管接下来有啥幺蛾子,既然穿越了,那我可不能浪费这逆天改命的机会。这大明的命运,就从我这一步开始改写,冲就完事儿!”说完,他迈着六亲不认的步伐,朝房门走去,准备迎接这充满未知的挑战,那架势,就像是要去单挑大boss。

最新小说: 大周第一婿 明末隐龙 带物资系统穿成极品亲闺女 开局诛十族,朱棣求我当国师 偷偷告诉你,我是大汉皇太孙 两京十五日 有情有义逍遥七皇子 饥荒年成军户,开局领异瞳姐妹花 顶替我高考状元?我扛匾跪军区 大明:让你死谏,你怎么真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