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哥儿,您喜欢诗词?”
大林子眼睛一亮,像是找到了同道中人,“巧了!我也读过几本,您比较偏爱哪位诗人?哪首诗?”
郭老师本人算是熟读百家,各类古籍经典都能聊上一聊。
作为他的儿子,小郭的童年可想而知是在何种高压下度过的。
什么古籍古诗都被强制学习背诵,但凡出一点错,迎接他的就是严厉的斥责甚至打骂。
老郭奉行的是极其严苛的“打压式教育”,坚信“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因此,小郭自幼经历了诸多常人难以想象的管教,包括被迫吃剩菜、需等所有徒弟用完餐后才能上桌等,老郭美其名曰“打掉所有自尊才能成材”。
其家庭氛围之压抑,比“阿瑟请坐”还有过之而无不及。
顾清与小郭交谈着,心里也不禁感叹对方的早熟与圆滑,无论什么话题都能接上,
且总能找到让饭桌不冷场的新由头,其为人处世的周到老练,完全不像这个年纪该有的样子。
“大林……”
“哎!清哥儿,您说,我听着呢。”
大林子立刻笑呵呵地应道,摆出认真聆听的姿态。
“别光顾着跟我说话,你也多吃点东西。”顾清说着,又给他夹了一筷子菜,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
大林子闻言一怔,低头看着碗里堆得小山似的、大多是顾清给他夹的饭菜,嘴唇微微抿了一下,才抬起头挤出笑容:“吃着呢,吃着呢,清哥儿,我还能饿着自己不成?”
他试图用轻松的语气掩盖那一瞬间的触动。
“别光说我了,”
顾清笑了笑,自然地带开话题,“说说你和若云哥是怎么认识的吧?我可太好奇了。”
约莫吃到六七分饱,他便笑着放下了筷子,为了明天的拍摄保持状态,不敢再多吃。
“嗨,都一个圈子里混的,自然而然就认识了。”
一直在专心“炫饭”的张若云闻言,抬起头憨憨一笑,“主要我和大林两个人……小时候经历差不多,所以特别能聊到一块去,自然而然就处成朋友了。”
他的父亲在圈内也是个特立独行的主儿,其中辛酸,不足为外人道也。
“有圈子还挺好。”顾清见他似乎不愿多谈家事,便笑着将话题轻轻带过。
“老弟,你就别谦虚了。”张若云语气带着几分真诚的羡慕,“就以你现在的名气和地位,什么圈子,你想进就进,想逛就逛。而且,我记得你和陈龙大哥的关系也很好吧?
他在我们这圈子里,那可是名副其实的‘大哥’级人物。”
圈子内部同样等级森严,他们这些小辈,自然处于底层。
而像拍完《老炮儿》的克里斯·吴,则能勉强触摸到上一层的边。
至于顾清?凭借其如日中天的名气和与陈龙大哥看似莫逆的关系,一旦他愿意进入某个圈子,其地位绝对是他们难以企及的。
“我跟龙叔的关系……真没网上传的那么玄乎。”顾清摇头否认,语气诚恳,“龙叔是我从小到大的偶像,他或许知道我是他的小粉丝,所以就比较照顾我一点吧。”
这种说法,张若云等人是半个字都不信。
陈龙的粉丝?全世界有多少?
要是每个粉丝他都这么照顾,能照顾得过来吗?
而且那一声声自然而亲切的“龙叔”,关系若不亲近,谁信啊?
再加上两人算半个老乡,他们私下里没少猜测,顾清和陈龙之间恐怕还有些不为人知的亲戚关系。
一顿饭总算在还算愉快的气氛中接近尾声。
“时间不早了,我也得先回去了。”
顾清起身准备告辞,“等你们有机会来魔都,一定要打电话Call我,下次我做东,请大家吃饭。”
“留个合照纪念一下呗!”
“是啊是啊,许弋(顾清)哥哥!”张若云、马斯纯、关小彤都纷纷掏出手机。
小郭紧握着手机到有些紧张。
“合照?行啊……呃,等一下。”
顾清仿佛突然想起什么,脸色微变,连忙补充道,“对了,拍完合照,你们今天可千万别发微博朋友圈,至少等几天再发。”
“为什么?你录的那个节目需要保密?”张若云疑惑地问。
“不是节目的事,是……”顾清苦笑了一下,将之前被几位京城“少爷小姐”热情邀约,差点脱不了身的事情简单说了一下。
“弟啊……”张若云闻言,视线下意识地往下瞟了瞟,同情地拍了拍顾清的肩膀,“保护好自己。
我可不想等下次见面,你的……取向都发生什么奇妙的变化。”
“去去去!”
顾清一脸恶寒地摆手,“等你哪天能不‘空军’,能钓上鱼了,我的取向都变不了!”
“诶!不就那一次没钓到鱼吗?你至于记这么久还天天念叨吗?”
张若云瞬间急了,“上次我就是让让你,你还真以为我钓不过你啊?
有种现在就去比划比划,敢不敢!”
“不敢。”
顾清回答得干脆利落,跟几人拍完合照,来到不好意思开口的小郭身边,“来,大林,我们也拍一个。”
“嗯嗯。”
小郭紧张地忙点头,可拍完合照,又有些欲言又止。
“加个好友,下次来魔都,记得找我玩。”
顾清看出他的想法,笑着取出手机。
“清哥儿,我加你,我加你。”
小郭惊喜万分。
“嗯,拜拜。”
加完好友,顾清拿起外套开溜,“大林,小彤,思纯,下次见!”
“拜拜~”
众人笑着挥手告别,只留下原地“无能狂怒”、嚷嚷着“顾清你等着”的张若云。
……
时间飞逝,转眼一周过去。
又到了一个周日的晚间。
就在前两天,网络上对于《女医明妃传》的声讨愈演愈烈,达到了舆论的顶峰。
众多对家公司持续发力,导致相关话题下几乎清一色都是铺天盖地的骂声。
再加上,这段时间播出的剧情恰好没有顾清的重要戏份,所有火力都集中在了刘师师和霍剑华的角色以及剧情的“魔改”上。
打开热搜,几乎全是针对《女医》的口诛笔伐。
娱乐圈内的众多艺人及其团队也都非常默契地保持着沉默,没有在此期间购买任何热搜,几乎全都在隔岸观火,等着看唐人影视和主演们的笑话。
若是在之前,蔡老板恐怕早已心态崩溃,举手投降了。
然而,现在她却稳坐钓鱼台。只因就在舆论最沸反盈天之时,大公主的官方账号亲自发布预告,宣布顾清将作为嘉宾参加最新一期的《华夏诗词大会》,
这像一颗深水炸弹,瞬间吸引了无数目光,暂时分流了一些火力。
“哈?顾清上《诗词大会》?我眼睛没看错吧?!”
“哈哈哈,笑死我了,这不是自取其辱吗?”
“一个偶像明星跑到文化类综艺上去,这是嫌自己最近丢脸丢得不够大吗?”
“我记得网上爆料过,顾清初中没念完就去南韩当练习生了,他真有文化吗?字能认全吗?”
这些对家的粉丝和乐子人们简直笑开了花,纷纷准备看好戏。
当然也有顾清粉丝的反驳:“没文化能写得出《春庭雪》、《辞九门回忆》这种歌吗?”
“我看你们学历是比弟弟高,但也写不出这种古意盎然的歌词!”
“古意盎然在哪儿?我就请问了?不就是抄了几句《诗经》吗?”
“笑死,以顾清那个学历能写出这种歌?估计是买的歌挂个名吧?”
“加一,网上不早就扒皮他是‘造假才子’了吗?绝对是团队营销出来的人设!”
粉丝们的回击在汹涌的嘲讽声中显得苍白无力。
大多数人都在冷嘲热讽,摩拳擦掌地等待着周日晚上,准备好好欣赏顾清在《诗词大会》上“出丑”的一幕。
于是,
这场原本受众相对固定的文化综艺,迎来了开播以来从未有过的空前关注度和话题度。
无数乐子人、黑粉、对家粉丝,甚至纯粹好奇的路人,都齐聚在屏幕前,
等待着《华夏诗词大会》的开播,企图共同“鉴赏”顾清的“一出好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