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句话别说赵光正和严峻成这两位厂领导了,就连周志强都没太听明白是什么意思。
不过乔局长很快便解释说道:“大发机械厂周边不适合扩建,可用的土地资源太少了,之前你们建集体宿舍的那片胡同,已经是大发机械厂周围最后一片可用的土地。
再算的话,只有四公里外还能考虑,但距离太远也算不上扩建,而且对管理和物资调配也难免保证。”
周围有不少私人民居,百户内少说有六成是私人的,要是让这些人搬迁,那费的功夫可太大了。
那样的话还不如直接把厂子搬走,这样还省事。
大发机械厂的厂内虽然还有空地,但最多将工厂人数扩张到三千人。
不过按照周志强说的那个生产规模,三千人肯定不够,柴油发动机以及其他核心零部件的生产就要不少人,还有装配组装等等车间...
原地扩张不方便,搬厂更是费劲,来来回回要一两年不说,开销花费也是一笔大头。
还有一个隐形原因乔勇这个局长没说,大发机械厂要是扩建太多,那有点给资本家输送利益的嫌疑。
大发机械厂现在毕竟是公私合营的工厂,大肆扩建后赚的越多,给私方的分红就越多。
扩张到三千人的规模,他们还有的解释,要是一次性扩张到六七千人甚至更多,那个时候的生产规模,每年产生的分红是现在的数倍。
给私方的分红也多了好几倍。
那样的话还不如建立分厂,这样效益全都是他们自己的,也没有私方沾上。
而且分厂是农机厂的配套零件机械加工厂,生产任务简单,技术要求低,建厂后可以很快的投入到生产中。
“所以我和盛领导商议,让大发机械厂再建一个分厂比较好。”
乔勇解释完,继续说道:“总厂以后就是专门生产农机设备的大发农机设备厂,分厂就是大发机械加工厂。
地址暂定,不过我觉得昌平挺合适的。”
在说最后一句话的时候,乔勇是对盛建辉这位大领导说的。
分厂选址要考虑原料产地、运输和区域适配等各种因素,昌平综合来说确实还行,一时间也选不出比昌平更合适的地方。
盛建辉点了点头,不过没有明确表示的说道:“先纳入候选,等调查后再开会决定。”
随后说的事情,都是围绕这件事展开的;不过在厂里的会议室,领导干部不全,许多事提出来也无法征求齐意见。
盛领导便决定明天在一机部再开一次会,专门就这件事再商议确定,尽快敲定下来。
厂里的也没什么需要改进的,后勤、调配和生产工艺都进行的不错,硬挑的话也能找出几个毛病,不过瑕疵必究就没必要了。
生产干的很好,那小问题就能忽视。
——————
下工时间一到,周志强和吕科长打了一声招呼后,便起身向办公室外走去。
吕毅对此也没什么意见,他知道周志强家里的情况,最近几个月恐怕要一直这样。
家中有孕妇,还没其他能帮衬的人,周志强自然要早点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