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材料研究所占地极广,根据不同的职能需求,内部划分为多个独立区域,每个区域建有高低不一的建筑。
连接各建筑群的路是夯筑的,路面宽阔平整,两旁栽种有树木,走在其中,让楚凌有几分熟悉之感。
“皇兄,修建的这些红楼,就是以您早先所提水泥,混以砂石,以铁条为骨,才建造起来的吧?”
跟随在楚凌身旁,楚徽观察着沿途建筑,看到那数层高的红楼,不由开口询问,眉宇间透着几分感慨。
前去医药研究所时,被郭洵所提种种吸引,故而楚徽的注意没有在建筑上,但眼下却是没有值得被吸引的,注意自然就落在这些建筑上了。
楚凌点点头没有说话。
水泥煅烧技术,是建筑材料的一项重要突破,这不仅使建筑不受高度制约,关键是能大幅缩短建筑周期。
只是这项技术却耗费不少时间。
对水泥,楚凌就知道些原料,至于火候啊,配方啊,楚凌是不清楚的,为此楚凌命人找了一帮烧窑的,专门研究水泥的煅烧工艺。
这玩意儿,说容易也容易,就是烧制呗。
只要能找寻到窍门就能鼓捣出来。
但说难也难。
不同的温度煅烧出的,水泥质量差异极大,就这还是同一类配方下呢,这要是不同的配方,那就更难以把控了。
关键是水泥不是煅烧出来就行了,这是要考虑不同的环境的,这干燥下跟湿润下,水泥的表现是截然不同的。
就这还没有提到涉水环境呢。
更苛刻的环境,那必是在涉海区域。
从最初提出水泥时,楚凌就将这些情况,跟负责水泥煅烧的讲明了,好叫他们能煅烧出不同的水泥,以应对各种环境的需求。
搞了这几年,才定型了几款水泥。
而楚凌最在意的一类,即用于水利方面的水泥,至今还没有鼓捣出来。
“皇兄,既然鼓捣出来了,为何不批量生产呢?”见自家皇兄如此,楚徽有些生疑的说道。
“这要是能成批的运往北疆,叫戍边的将士修筑坚堡要隘,那抵御北虏进犯,岂不是要容易很多?”
楚凌微微一笑道:“少府监在京畿道治下,找寻到十余处地址建起工坊,煅烧几款定型的水泥。”
“不过北疆那边,尚没有合适的水泥,北疆到了冬季,昼夜温差过大,没有合适型号水泥为加持,建造起的坚堡要隘支撑不了多久。”
“啊?”
楚徽一听这话,露出惊诧之色。
他没想到一个水泥,竟然还有这么多的讲究。
‘还是底子太差了啊。’
反观楚凌,心中却生出感慨。
按着楚凌所想,要么就别做,要做必须见成效。
水泥就是这样。
与其拿着不合适的,到一些地方去参与营建,到最后成效没有达到,还存有泄密的风险,倒不如再等等。
想要在虞都周边、京畿道治下,筹建与发展集约型手工制造业,使得大虞最核心的区域,能够发展起脱离农业的产业集群,就必须要解决一些关键所在。
水泥,就是其中之一。
各类建筑的营建,水利设施的建设,交通干线的筹建,这些都离不开混凝土,而除了混凝土外,各种型号,不同强度的钢筋,这同样是必不可少的。
离开这两样,你想在最短周期内,建造起规模不一的建筑,那就是痴人说梦的事情。
这也是楚凌为何不急的原因。
因为急不来。
而除了上述这些,还有一样,是绝对少不了的。
吱……
随着一扇木门,被随驾羽林郎打开,发出的声响,叫楚凌从思绪下回过神来。
“去,将那些螺杆拿来。”
楚凌转过身,看向不远处站着,神色忐忑的**。
**一愣,随即忙不迭点头,快步就朝库房深处走去。
见到此幕,楚凌露出淡淡笑意。
“皇兄,这螺杆是什么?”
楚徽听后,走上前询问。
“此物是朕谋划集约型手工制造业的基础之一。”
楚凌边走边说道:“螺杆虽小,但却是众多器械必不可少的部件,此物是用于拧紧、连接、传递动力的。”
“大虞想要发展集约型手工制造业,就必须要有众多器械,而想叫这些器械发挥作用,多数是以螺杆为基础的,有了此物,即可驱使着齿轮运转,从而满足对应的需求。”
“人力是有尽头的,但是器械是没有的,而要是能有效利用风、水等,这就更为厉害了。”
楚徽听的目瞪口呆。
自家皇兄讲的这些,对他而言就像天书一般。
“你看看这几枚金银铜币有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