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厂镇,顾名思义是药材加工密集的地方,在京畿道治下其名或比药安镇稍差,但往返此地的商队却络绎不绝。
烈日高悬下,药厂镇似是处在蒸笼下,空气中更是带有刺鼻的草药味,对初来此地的人来讲,多少是有些不适应的。
“这味道真是呛鼻啊。”
楚徽眉头微蹙,走在这青石板铺设的街道上,“没有接触过药材行当的,还真不一定能适应。”
楚徽说话间,目光却未曾停歇,扫视着左右两侧的铺面,而这些铺面进出的人很多,给人的感觉,一点不输于虞都内外的几处市坊。
“要是没这味儿,此地就不叫药厂镇了。”
楚凌面露笑意,“最核心的区域,用以各类成药交易所需,而外围则建占地不一的药坊,药厂镇能有此规模,倒也是出乎意料啊。”
讲到这里时,楚凌眉宇间透着些许感慨。
“此地我记得不是田庄吗?”
徐云露出疑惑,言语间透着惊愕,“怎么现在就成如此规模的镇了?”
讲这些时,徐云心中更在思量,天子对此地似有了解。
“过去的确是田庄。”
楚凌点头道:“但在正统四年后就被查抄充公了,后因京畿道治下发生雪灾,就聚拢起一批灾民在此营建。”
原是这样。
徐云的疑惑被揭开,但在她心中却是不平的。
这在几年啊,药厂镇就有此等规模了。
这需要砸进去多少钱粮啊。
徐云是没有经手过商业,但在庆国公府名下是有不少产业的,在她还小的时候,是跟着母亲去过一些地方的。
那时还是祖母掌家。
她清楚地知道,一处买卖的兴旺与否,是需要投入很多的,而其中最厉害的,莫过于背后站着的人。
药材这一行当,一向是最为紧俏的。
谁还没有过头疼脑热的时候?
也是因为这样,使得药材生意成为各方群体会涉足的,在此等大背景下,药厂镇能够兴盛起来,这是很让人惊奇的。
仅是一个虞都,每年需要的各类药材,都是一笔极为惊人的数字了,更别提是整个京畿道了。
也是这样,在虞都内外的市坊,还有京畿道的道城,府城,但凡是规模大的药行药号,背地里都是不简单的。
而这一路走来,徐云是看到一些熟悉的药行药号的。
这也是她为何这样的原因。
“七哥,这的牙行不少啊。”
楚徽有些诧异,看了眼离不远的牙行,进进出出的人很多,“来药厂镇的,不都是以商队的形式过来嘛,按理说不该缺人手才是。”
“你那都是过去的老黄历了。”
楚凌笑了起来,“做买卖讲究的就是个时效,这药材跟别的不一样,受潮了,雨淋了,那药效就打了折扣。”
“花一些小钱,尽早尽快的装车运走,避免途中出现意外,才是这些管事的,首要考虑的事情。”
“再一个,来药厂镇的商队是不少,带的人也不少,但真正干这些苦活的却很少,人最多的是镖师,但他们多是不做这些的。”
“所以大多数商队到了药厂镇,还是要靠当地的牙行来帮忙装货、清点数目,这样能省去不少麻烦。”
楚徽听得连连点头,眼神中多了几分了然。
然在楚凌的心中却生出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