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王沉思片刻,随即赞赏地点了点头,“你说的没错,那依你之见,怎么才能不大动干戈就把这粮食分给真正需要之人呢?”
江清月深呼一口气,“眼下赈灾迫在眉睫,来不及从南方调粮食了,恐怕只能往粮食里掺石子和泥巴了。”
此话一出,在场的人都纷纷愣住了。
那么好的粮食,竟然要往里面掺泥沙?
这样一来,岂不是会被百姓们骂死?
见大家不解,宋砚便从旁解释,“虽然这样的粮食品相不好,但起码可以筛选掉那些压根就不需要粮食的人。”
对于真正挣扎在死亡线的流民来说,泥巴树皮也啃得,这样的粮食不可能会嫌弃。
会嫌弃的人,本身就不需要救济。
听完宋砚的解释,众人纷纷回过神来,一改方才的态度。
确定好赈灾粮如何发放,紧接着大家便又开始商量起春播来。
赈灾只能解一时之困,若想长久解决问题,只能抓紧时间让百姓有地可耕。
眼下地是不缺的,只要拟定好章程分发下去便是。
最重要的是,地里要种什么?粮种从何而来?
吴王已经安排人从南方调了稻谷种子过来。
只是北方毕竟少雨,这水稻本就不是北方大范围种植的作物。
而北方常种的小麦,眼下无论如何也是赶不上时候的了。
听吴王这般说,江清月便瞬间明白过来他的用意。
原来请她们来商议赈灾粮只是其中一件事,更重要的还在这后面。
虽然吴王这么做的确有些厚黑,但毕竟也是为了百姓们着想,也算是用心良苦。
更何况,她们夫妻二人早就商议好了。
想到这,江清月便给宋砚递了个眼神。
只见他微微点头,随即朝着吴王拱手道:“前几日我们已经写了家书回去,号召族人收集红薯,不出意外的话,应该很快便能送达。”
至于土豆和玉米,这两样之前尚未在江都府大面积种植,眼下所得良种估计也只够江都府春播用的。
暂时支援不了京城。
即便如此,听到两人已经写信回去要把红薯运到京城来,吴王还是大为感激。
当即便激动地站了起来,开始着手安排人组织春播耕地。
安排好春播事宜,城内的房屋也要陆续开始修葺起来了。
吴王得知顾家被毁,心里很是过意不去。
当即便安排人手先去顾府修缮,并赏赐了不少的家当物件,尽可能地让顾府恢复过往的模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