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2 / 2)

一步一步慢慢来吧。

杜湘灵想,相信有徐光启这样一心为国为民的大能力者在,大明以后会越来越好,什么饿死了,吃不饱,到时都是天方夜谭,根本不可能的事。

而也正是这时,朝廷于四月廿六下发的赈济畿内、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福建、四川饥民的赈粮,才终于送到。

赈粮进城,狱中陈自管且哭且笑。

待赈粮发放完毕,就到了北上回京的时候。

回到北京已经入秋,棠袖和陈樾刚将沈珠玑送进东宫,那头启祥宫来人宣旨,陈樾平定河南陈自管作乱有功,晋正二品都指挥使。

至于棠袖,她本就是侯夫人,除非陈樾的爵位能从侯提到公,否则她的诰命是没法再升了,皇帝便另起一道圣旨单独嘉奖,又赐下诸多宝物,彰显对棠袖的重视。

常云升宣完旨,笑眯眯道喜,走前提醒棠袖,御赐宝物里有一件是传教士利玛窦请求皇上留给她的,若有心,可与皇孙殿下一同观赏。

棠袖立刻就想到了,是利玛窦给她和朱由校画的油画。

再一问,原来四月的时候利玛窦病逝,她这幅画是利玛窦生前作的最后一幅画。

“他还没下葬吧。是要葬在壕镜澳吗?”

按惯例,从西方来的传教士去世,皆移葬壕镜澳。

“不葬壕镜澳。”陈樾说,也不送回意大里亚下葬,“叶向高,还有别的传教士请求皇上赐地安葬,应当是会葬在北京。”

棠袖说:“这样。”

于是九月十六,得到皇帝和太子允许,棠袖带朱由校出宫,去西郭送利玛窦最后一程。

利玛窦生前广交朋友,前来送他的人很多,文武百官、天主教徒,包括教外人士也来了不少,与其最为交好的徐光启更是不辞辛苦从上海赶来北京,亲自为他扶柩。

棠袖牵着朱由校的手在人后慢慢跟着,低声引朱由校回忆当初利玛窦为他们作画的情景。

尽管彼时朱由校还没怎么记事,但棠袖描述得实在清楚,朱由校脑子不笨,慢慢的竟依稀想起点模糊的画面。

他抬头小声说:“我好像想起来了……那幅画是不是花花绿绿的?我记得很好看。”

棠袖说:“小狗和小兔呢,想起来了吗?”

“好像也有点印象……”朱由校皱着小眉头,努力回忆,“是不是还有一个黄黄的花花,我记得婶婶说那花花能吃。”

“是呢。下次炒了带给你吃。”

“听起来很好吃。”

“是很好吃。”

“可惜先生吃不到了,”朱由校遗憾地看眼灵柩,“希望先生在天之灵可以吃到好吃的花花。”

棠袖也最后看眼灵柩。

“会的。他的天主会保佑他吃到的。”

第52章 女官 同意。

送完利玛窦, 时间还早,棠袖带朱由校去看了杂耍,听了说书, 买了宫里见不到的各种吃食玩具, 又带朱由校去棠府,给他看那幅花花绿绿有丈菊的油画,先前特意买的比起寻常孩童玩的要复杂许多的孔明锁、鲁班球、华容道等也都拿出来,陪玩到日头将将西落, 才准备送他回宫。

朱由校鲜少出宫,更鲜少在宫外这么玩一整天。

尤其一整天下来想玩什么就玩什么,想摸木头就木头,甚至在木头屑里打滚, 都没人说他半句不是。若非乳母和太监还在后头跟着,让他一望就能想起自己的皇孙身份,他还真要玩疯了。

“婶婶, ”坐上回宫的马车时,朱由校意犹未尽地问棠袖,“以后婶婶还能带由校出宫吗?”

棠袖答:“有机会的话。”

若非利玛窦有本事, 生前死后都得了圣眷,叫皇帝记住了他, 她还真不好找由头带朱由校出来。

朱由校也明白以他的身份,确实没法随随便便就出宫, 想想说:“那约好了, 以后有机会的话,婶婶还带我来外面玩。”他伸出小指头,认真得要命,“拉钩上吊, 一百年不许变。”

“嗯,不许变。”

棠袖也伸出小指头和他拉钩,最后还盖了个章。

最新小说: 前夫给我当情郎 爱若悬空 那一隅的你 对七 告春鸟 老公你说句话呀 谁在注视着你[刑侦] [综英美] 驭光飞翔 [原神同人] 关爱马甲人人有责 告白特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