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这家西餐馆有些年头了,据说民国的时候就是西餐馆,后来解放以后停了一段时间。
前些年又重新装修专门对苏联人开饭,后来苏联人走了才开始做老百姓的生意。
仔细看还能窥见一丝旧时痕迹,这里的饭不便宜,蒋西一般都想不起来这里吃饭。
也就是盛放是老青城人,才能想起来请客来这请。
她经常来菜也由她点,询问过两人的口味以后,点了罗宋汤,炸鲑鱼,炸土豆,炙牛肉和奶汁烤大虾。
甜点是一种红桃子罐头,玻璃杯盛了三块端上来,显得很精致。
蒋西吃了一口跟供销社卖的黄桃罐头没有区别,大呼上当:“就这还敢要一块钱,怎么不去抢!”
“你小声点!”唐贝贝捂脸:“这里就这样啦……”
她比蒋西有点见识,来过一次。
看她还要说点什么,盛放赶忙让她尝尝别的。
桌上的东西轮番临幸一遍,蒋西终于松口说还不错。
“贵有贵的道理。”唐贝贝用叉子叉中剥好的虾仁,沾了汤汁递给她:“别的地吃不到虾。”
这倒是真的,青城不靠海,偶尔吃一顿海带都能算海鲜了。
一顿饭花了不少钱,虽然是盛放付钱,蒋西也够心疼的了。
盛放付完钱看她心疼的样子,偷偷告诉她:“我爸说给我报销。”
“那还行。”蒋西好了许多,吃完盘子里的炸土豆,跟两人一块起身出去。
盛放下午还有事,她先走。
蒋西和唐贝贝出去乱逛,这是她俩每次见面都要做的事。
才走没几步,感受到包的重意唐贝贝想起什么,从包里掏出一封信和一个小小的布兜递给她。
“李兰霜寄给你的。”
“谁?”蒋西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李兰霜,剪你鞋那个。”唐贝贝以为她忘了,还给她回忆一下。
蒋西黑着脸先接过信:“我知道是她,她给我写信?”
李兰霜去西北支援也有大半年了,站在给她写什么信?
她怀疑的说:“信上不会有毒吧……”
这应该不可能,用这种方式下毒有些太大费周章了。
蒋西两手伸的长长的把信打开,信封里除了一张信纸以外,什么都没有。
实在好奇她写了什么,她直接站在路边开始看起来。
唐贝贝在旁边问她:“写的什么?”
蒋西念给她听:“亲爱的蒋西,展信佳,当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一定感到很不解。”
“……在这里呆了一段时间,我被这里连绵无际的黄土所震撼,又被大家坚韧不拔的意志感动……”
当李兰霜站在那片土地上,用手耕作,用汗水浇地,才懂贫农这两个字的意义在哪里。
她才知道以前对蒋西的不屑与看不起,是多么的可笑与可悲。
也深刻意识到自己以前的想法是狭隘的,自私的,因此写信正式的跟蒋西道歉。
不过她不知道蒋西家确切的地址,就把这封信寄给了别的同学。
同学们辗转几手,才转到唐贝贝手里递到蒋西面前。
“……后来我决心成为这里第一名老师,为革命的道路付出一些我的努力。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再次相见时,你一定会对我刮目相看。
再次真诚的向你道歉,希望你能原谅我的所作所为,特此随信捎上一小包我自己晒的枸杞子。
这是老乡们送给我的谢礼,我将这份沉甸甸的谢意转赠给你,望你回信。”
看完信蒋西很难形容心里的感受,只能用五味杂陈笼统概括。
她倒是大彻大悟了,留蒋西一人在过去里徘徊。
从她手里把信抽走,唐贝贝又看了一遍:“咦~原来这是枸杞子。”
蒋西郁闷的拿过小布兜打开,果然是一小兜枸杞子。
可能是她自己晒的原因,橙红的枸杞都显得比较暗沉,但是能看出来心意的珍贵。
“这下不原谅也不行了。”她喃喃自语:“你看她觉悟多高,显得我们俩有点那啥了……”
唐贝贝纠正她:“这信是写给你的,你可别带上我。”
“那现在怎么办?”蒋西举着枸杞问唐贝贝:“我要给她回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