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致使民怨沸腾的事,他现如今还没有这个能力去管,汗阿玛肯定是比他有手段的,大阿哥也就放手了。
想着事情尘埃落定后,自然能看见结果。
大阿哥出了这么一回头,不但宫外传遍了名声大噪,连宫内也是人人都知道大阿哥的真性情的。
在小阿哥们眼里,大阿哥简直成了英雄,替汗阿玛解决了罪己诏的问题,还告诉百姓汗阿玛的德政,还粉碎了坏嘉妃娘娘名声的阴谋,几个小阿哥有空就找大阿哥说话,尤其是八阿哥,简直崇拜大阿哥崇拜的不得了。
如今太子这边增加了课业,与大阿哥三阿哥四阿哥,还有小阿哥们所学的课程都不相同了。
康熙将太子安置在单独的书房中,甚至让太子到养心殿书房读书,完全跟阿哥们隔开了,几乎是不许有人打扰太子读书,更不许太子为了任何别的事情分心。
哪怕是在这样的非常时期,太子的课程也是没有落下的,只是因为可能还会有一些余震,因此太子的学习时间会稍微减少一些。
大阿哥和阿哥们那边热热闹闹的,就显得养心殿书房那边十分的孤清安静,太子在那里读书,能够听见的只有太子和师傅们的对答说话。
没有喧嚣,没有玩闹。
瑶令去过几回,每次都有一种心里被压制了的感觉。
她又不能直接说,因此委婉的与康熙提过几回,看看是不是让太子稍微的歇一歇,康熙都不以为然的,也并不觉得太子的课业繁重。
康熙说:“保成极聪明。就是要这样深学才能明白古往今来的帝王之道,这都是他的根基。朕当年就因为没有这么系统的读书过,才导致后来有些冒进。保成如今既有这样的条件,朕自然要培养他。”
康熙是苦学的出身,他觉得自己当年还要处理政事才没有扎实的学问,到了太子这里,就想要弥补自己当年的遗憾。
想让太子没有后顾之忧的努力汲取知识。
太子又恨听话,让学的都学会了,康熙极有成就感,并且为此自豪和骄傲,瑶令的话,他就听不进去了。
康熙都已经这样说了,瑶令也没法继续往下说了。
只是越发的注重太子的生活起居,像这样学习,又没什么娱乐活动,就连骑射也成了一门课业,有需要太子去完成的标准。
一切的考核标准都是比照着康熙自己来的。
甚至在同等年岁之下,康熙对太子的要求还要更高一些,要求太子超越当时他的记录。
谁也不敢打扰太子的学习,就连三阿哥都少来找太子了,就怕被康熙抓住了挨骂。
就是这么毓庆宫养心殿两点一线的生活,瑶令都替太子枯燥,这么学下去,这孩子心理还能不能成了?
太子的话越来越少,在康熙眼里是越来越稳重的变化,是非常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