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伍中只有神医真见过万里河山,其他人都在东行之中屡屡惊诧,方师父都没免俗,见水见山哇哇赞叹,惹来了神医的嬉笑。
赶路单调,神医便铆足精神劲头地和老友聊天:“东境是秀丽,西境是辽阔,北境呢是壮丽,南境那地界就诡丽了,山多得很,瘴气重,我老家那地方毒物特别多,也赖那地方,人人从小就被迫学点医术,不然都怕没命长大。”
方师父马上捧他的臭脚:“你医术这么好,活该高寿啊,这不活个长命百岁可说不过去。”
两个老头子又你来我往地唠,有方师父去分散神医的精力,谢漆便挨少骂,出发前他从神医那学来了给自己解毒的针法,路上烟毒如约而至地一发作,当即就拿自己当实验了,扎岔了一小针,气脉逆行得咽下了两口血。问题不大,只是周遭人比他还紧张他的身体。
队伍为了照顾神医和高沅特地放慢了速度,然而神医一个老头子,身体比高沅还要硬朗许多,路上没事人似地唠嗑兼行医。
反观高沅,体弱得赶半天路就累得趴马背上,露营过夜沾了地面水雾,隔天起来就发烧,亏得神医随行才没出大事。
他越是这么弱,越是让人诧异当初他能吊着一口气一夜追赶千里,况且方贝贝当时奔的还是崎岖的野路。
谢漆在队伍中和这病恹恹的小疯子保持距离不见他,避免见他则记起不该记的记忆,他不去看他,高沅也不作妖。
东境的大小关隘都由世族把控,队伍过关时总被盘查仔细,即便他们这时候是去支援前线的,过各城门关隘时还要被刮油水,交些地头蛇的过路钱。
方贝贝去年随同去过邺州,提醒他们有这“风俗”,队伍出发时便带了所谓的过路费。
当谢漆真被人用刀剑指着,话里话外要求“纳捐”时,他才感受到何谓世族掌权下的荒诞。
东境各城几乎都有梁氏官族,高沅主动提了易容避人耳目的要求,努力不给队伍添麻烦。但队伍经过邺州时,谢漆还是让人再三询问他,倘若还想反悔就立即在邺州留下,省得去前线吃苦头。
高沅铁了心不肯停留。
看护他的小影奴每天定期和他汇报这位人质的情况,提了个怪观察:“虽然您离他甚远,但邺王似乎认得出您的背影,行军途中常望着。”
“随他去。”
“邺王时常追问您的身体。”
“就说我没事,让他安分点,保重好自己。”
“是。”
谢漆的老鹰一直在天上来回飞,不定时地飞下来停在他肩上休憩,越过濯河之后的当天,老鹰飞下来时喙上叼着一根羽毛,谢漆认出那是大宛的羽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