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小说网 > 穿越历史 > 人在靖康,开局唤醒赵云英灵 > 第五章惶惶不安气氛惊(一)

第五章惶惶不安气氛惊(一)(2 / 2)

张孝纯往前踏了一步,几乎是吼出来的,“郡王可知城内百姓惶惶不安?可知禁军士兵饿着肚子守城?王爷家中钱财堆成了山,军中欠饷多日,却不肯发下去充作军饷;

你让义胜军守关隘,却对他们通敌的传闻视而不见!如今北面防线全垮了,就指望忻州能顶一阵,你若此时南逃,军心民心必乱,太原旦夕可破!”

童贯的脸色沉了下来,拂袖道:“永锡此言差矣。老夫是朝廷重臣,身系天下安危,岂能困于一城?太原有你主持,足够了。”

他指了指墙上的舆图,“再说,金军不过是小股骚扰,待老夫回汴梁,请官家调兵,定能将他们赶回去。”

“我来主持?”

张孝纯往前一步,指着门外,“郡王可知那些义胜军是如何养肥的?是你和谭稹力排众议要招降他们,给他们比禁军还厚的粮饷,纵容他们在朔州、代州作威作福!宇文虚中早说过‘义胜军不可靠’,你听了吗?如今他们反戈一击,北边防线全垮了,你倒要走了?”

他的声音越来越高,震得梁上的灰尘簌簌往下掉:“忻州一破,石岭关便是最后一道坎。那关隘上义胜军也不少!你让我怎么守?”

童贯被问得哑口无言,半晌才涨红了脸:“放肆!老夫是朝廷封的郡王,轮得到你教训?太原守不住,自有国法处置!”

他猛地一甩袖子,“来人,备轿!”

张孝纯看着他,忽然觉得眼前这张脸无比陌生。

这就是那个自称“收复燕云”的功臣?那个被官家封为王的童大帅?

他张了张嘴,想说“忻州贺权素无战心”,“石岭关的义胜军已蠢蠢欲动”,“再调兵就来不及了”,可最终只化作一声长叹。

走出童贯府邸时,暮色已浓,太原城的谯楼上传来悠长的鼓声,一下,又一下,像敲在每个人的心上。

寒风卷着雪籽落下,打在张孝纯的脸上,冰冷刺骨。

他抬头望向北方,忻州的方向,此刻应该还亮着灯火吧?

他默默念叨着:忻州,一定要守住啊……可他不知道,此时的忻州城内,知州贺权正对着金军的劝降书犹豫不决。

...

“禀告府尊,诸位官人已到二堂。”书吏轻声禀报。

张孝纯整了整幞头,大步流星走向议事厅。

推门而入时,十余名文武官员齐刷刷起身行礼。烛火摇曳间,他看见通判王逸青白的脸色,太原兵马副总管兼胜捷军统制王禀铁铸般的面容。

“诸位请坐。”张孝纯抬手示意,声音沉稳得不像三日未眠之人,“事态紧急,闲礼免了。”

王禀率先开口,声如洪钟:“末将已命胜捷军全城戒严,四门加派双岗。”这位老将军虽年过五旬,眉宇间的杀气却比年轻人更甚。

王禀一身锁子甲尚未卸去,他往前一步,铁靴踏在地上发出闷响:“末将担保,便是拼到最后一人,城门也不会让金人踏入半步。”

他眼角的刀疤在烛火下泛着冷光——那是征方腊时留下的,此刻倒像是专为这场死战而生。

“王统制辛苦。”张孝纯微微颔首,转向文官一列,“王通判,粮秣清点如何?”

王逸起身拱手,声音有些发颤:“回府尊,官仓存粮六万石,按现有人口,仅够三月之用。下官已命人征调城中富户存粮...”

“不够。”张孝纯打断道,“金虏若围城,必是持久之战。着即按户等强征,一等户出粮二十石,二等十石,三等五石。抗命者,以通敌论处!”

满堂寂静。录事参军手中的毛笔啪嗒掉在砚台上。

“冀钤辖。”张孝纯目光如电,射向武官太原兵马钤辖冀景,“石岭关现有多少守军?”

冀景霍然起立:“回府尊,原有驻军八百,今日又调去五百。”

“太少。”张孝纯手指重重敲在沙盘边缘,“金虏若破忻州,石岭关便是太原最后屏障。着你即刻率八千精兵增援,死守十五日!”

冀景脸色一变:“可太原守军...”

“太原自有王统制坐镇。”

冀景浓眉一挑,却未反驳:“末将领命。”

“录事参军,”张孝纯目光扫过文职列,“粮米配给按军二民一发放,富户私藏者以通敌论罪,账目须一日一报,断不可让士兵饿着肚子守城。”

录事参军忙躬身:“下官已让户房连夜造册,明日起按坊巷发粮票,军民凭票领粮,绝不敢有差池。”

他身后的官员捧着几本簿子,那是各坊巷壮丁的名册,昨夜已按“五户出一丁”的规矩点了乡勇,此刻正等着分派守城段落。

“报——”

一名传令兵慌慌张张冲进来,“忻州急使!”

来人满身血污,扑倒在地:“贺知州命我禀报,金虏前锋已至城下,忻州...忻州恐难撑过三日!”

张孝纯猛地站起,案上茶盏翻倒,茶水在军报上洇开一片暗红。

“传令!”他声音嘶哑却斩钉截铁,“着保甲兵全部上城,增建防御工事。”

“末将明白。”王禀已经披甲在身,“这就去安排守城部署。”

最新小说: 黏人的讨厌鬼gl(姐姐太爱我了怎么办) 乱世大东家 人在靖康,开局唤醒赵云英灵 长生千年,缔造万世大秦 遇莺小记 我们木叶风俗是这样的 边军悍卒:从鸡蛋换老婆开始! 高衙内的恣意人生 从边军小卒砍到封疆并肩王 大饥荒:从进山打猎开始逐鹿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