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小说网 > 穿越历史 > 人在靖康,开局唤醒赵云英灵 > 第三十二章遍地狼烟(四)

第三十二章遍地狼烟(四)(2 / 2)

数百太学生齐声应和,举着写满“杀六贼”“抗金人”的白布,跟着陈东往宣德门走去。

路过酒肆时,掌柜拎着两坛酒追出来,往他们怀里塞:“喝了这酒,壮壮胆!要是朝廷敢拦,俺这酒肆的伙计都跟你们去!”

百姓簇拥如潮,砖石瓦砾在脚下碾作碎粉。

北风卷着他们的怒喝,穿透重重宫墙,直逼那歌舞升平的紫宸殿,那里,正是六贼盘踞之地。

宣德门外,皇城司亲事官正带着人拦路,看见涌来的人群,吓得脸色发白,举着刀喊:“官家有旨,聚众闹事者斩!”

陈东往前一步,把白布顶在头上,直面着刀光:“将军看看这上面的字!蔡京祸国殃民,童贯私通金人,王黼卖官鬻爵!这些事你敢说不知道?

你每月领的饷钱,是百姓辛苦流汗种出来的,是民脂民膏!现在金人要来了,你不护着我们,反倒帮着奸臣挡路?”

“你!你敢违抗圣旨?”亲事官刀抖得厉害。

“圣旨?”

陈东冷笑一声,声音陡然拔高,“若圣旨是让奸臣当道,让金人践踏中原,那这圣旨就是废纸!”

他身后的太学生们跟着喊:“诛杀六贼!保我河山!”

皇城司亲事官担忧惊扰贵人,于是举着鞭子驱赶人群,却被陈东一把抓住:“你敢打百姓?此地皆是大宋的赤子忠臣!”

“就是!”

妇人往脚边扔了块冻硬的土块,“我男人在边军当差,上个月来信说军饷两个月没发了,每天吃的都是清汤寡水,你们管过吗?”

喊声像滚雷,震得宫墙都在抖。很快,数万人围了过来,扛着锄头的农夫,拄着拐杖的老兵,他们的喊声撞在朱红的宫门上,溅起一片片愤怒的回声:

“还我饷钱!”

“该死的恶贼!”

“杀六贼以谢天下!”

他们的喊声汇成一股洪流,撞在朱红的宫门上。

“官家!醒醒吧!”

“杀奸臣,保家国!”

宫墙内,紫宸殿的争吵还在继续。

赵佶被外面的喊声惊吓到,只露出双发抖的靴子。

王黼和白时中跪在地上,一个劲地喊“快派兵镇压”,李纲却猛地推开拦路的内侍,大步冲向殿门。

“官家!”

他的声音带着忧愤,对着御座上赵佶喊道,“听听外面的声音!那是百姓的心声!再不下决心,大宋社稷何存啊!”

又一个宦官慌慌张张地跑进来,手里拿着封刚从蔡京府邸送来的信:“官家!蔡太师的信!”

“蔡京?”赵佶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

抢过信就拆。

可看着看着,他的脸又白了,信上写着:“金人势大,不如暂避锋芒,迁都江宁(金陵),以图后计。”

情绪激动之下,忍不住大叫出来:“竟让朕迁都!”

“迁都?”

李纲气得浑身发抖,一把抢过信纸撕得粉碎,“蔡京这老贼!都这时候了还想着逃跑!官家!你要是敢迁都,怎么对得起列祖列宗,怎么对得起外面请愿的百姓?”

外面的喊声越来越近,已经能听见禁军的呵斥和百姓的怒骂。

王黼偷偷拉了拉白时中的袖子,两人交换了个眼神,趁着赵佶发愣的功夫,悄悄往后退,显然是想溜。

李纲看着他们的背影,又看看缩在御座上发抖的赵佶,再听听外面震耳欲聋的喊声,觉得一阵绝望。

他猛地跪倒在地,对着北方磕了三个头,额头撞在金砖上,渗出血来:

“臣李纲,愿以死明志,恳请官家诛杀奸臣,整军抗金!若官家不应,臣今日便死在这紫宸殿上!”

“臣,吴敏亦然。”给事中吴敏跪地响应。

“臣,许翰,求官家整顿兵马,抗衡金人!”中书舍人许翰第三个出列。

台阶下的文武百官们,此时各有选择,或响应李纲等人抗金、或请求派人求和、更多的是不知所措,呆愣楞看着。

还有的秉持着不做便不会错的原则,在一旁冷眼旁观。

很快,几方人互相争吵,不时可听见几句儒家经典,诸如“兵者不祥之器,圣人不得已而为之。”

“兵灾祸结,动摇社稷。”

他们的声音穿过殿门,混在外面百姓的呐喊里,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圈圈涟漪。

可回应他的,只有赵佶惊慌失措的面色和王黼、白时中慌乱的脚步声。

冷风,还在刮着,带着塞外的寒意,也带着一场即将来临的风暴,笼罩着这座繁华却脆弱的都城。

朝廷两派争论不休,在主战和主和之间来回拉扯,下不定决心,而最好的时机已然错过。

没有人知道,这场风暴会带来怎样的灾难,只知道此刻的汴京,已经站在了悬崖边上。

最新小说: 黏人的讨厌鬼gl(姐姐太爱我了怎么办) 乱世大东家 人在靖康,开局唤醒赵云英灵 长生千年,缔造万世大秦 遇莺小记 我们木叶风俗是这样的 边军悍卒:从鸡蛋换老婆开始! 高衙内的恣意人生 从边军小卒砍到封疆并肩王 大饥荒:从进山打猎开始逐鹿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