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人在香江,缔造全球商业帝国 > 第725章 这个年代,确实困难!

第725章 这个年代,确实困难!(1 / 2)

9月4日,早晨。

这是林浩然来鹏城的第三天。

天还未完全亮,林浩然便听到楼下一阵又一阵的自行车铃声。

他打了个哈欠,起身看了看时间,才早上六点左右。

起身,打开窗,外面的大马路已经是热闹非凡了。

而这些人的目的地,正是两公里外的万青-蛇口工业园区。

只见宽敞的水泥路上,自行车流如同潮水般涌动。

数百成千的工人们骑着二八大杠,车把手上挂着铝制饭盒,时不时有人按响车铃,叮当作响地汇成一道壮观的洪流。

许多人穿着崭新的工装,脸上洋溢着期待与希望,尽管不少工人脸上尚带着些许困意。

虽然工厂包住,但实际上也有不少人选择在外住。

这些人大都是拖家带口,又或者正在热恋中,也许住在厂里会更方便,可下班能够回家与家人或者对象团聚,是他们辛苦工作一天后最大的慰藉。

成家与尚未成家的生活,往往区别很大。

林浩然站在窗前,早晨的凉风,吹拂在他的脸上,瞬间将他的困意吹没了。

望着这充满生机的一幕,他不禁有些感慨万千。

这就是改革开放初期的内地,这就是充满干劲和希望的华夏人。

他们或许还不富裕,但他们有着改变命运的强烈渴望,愿意为更好的生活付出汗水与努力。

此时此刻,他睡意全无,也并没有因为被这些农民工吵醒而恼火。

毕竟,鹏城现在就这条件,他这次过来也不会待在这边很久。

不出意外,今天下午,他就要从鹏城坐船回香江了。

毕竟后天,也就是9月6日,是他与郭晓涵的定婚日。

这么重要的事情,他不可能拖到当天才回去。

虽然还不是正式结婚,可毕竟是他人生中重要的时刻,需要提前回去准备。

在窗前看了许久,远处的天边,越来越亮,那是太阳已经出来了。

金红色的朝霞逐渐染透了东方的天际,为这座新兴城市披上了一层温暖的光晕。

林浩然深吸一口清晨新鲜的空气,转身离开窗边,开始洗漱更衣。

在宾馆里吃了个早餐,李卫东等人此时都已经做好准备,随时能够跟他一同出去。

“走吧,去万青蛇口工业园区。”林浩然开口说道。

“好的老板!”三辆奔驰,一辆开路警车,后面跟随着数量军车,一前一后地离开了这家政府招待林浩然的宾馆。

车队驶入万青-蛇口工业园区时,朝阳已经完全升起,将崭新的厂房镀上一层金边。

大门处,“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巨幅标语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在杨名逸的带领下,林浩然视察了一番,各工厂的员工都已经吃完早餐,正在有序地交接班。

过去看了一番工业园区最南边的地方,这个属于他们自己的码头,而码头的旁边,就是仓库。

生产出来的东西,会先放到仓库里,等批次够了,再用货船拉走。

不过,这个码头如今还没建成,按照他们的赶工进度,起码还需要三个月时间。

也就是说,这三个月时间,就只能先使用鹏城政府的蛇口港了。

不过,这个蛇口港一期工程虽然是已经正式对外开放了,但是码头设施较为简易,仅拥有4个泊位,每个泊位的设计靠泊能力为3000吨级船舶。

所以,如今的货物运输也多了两个流程。

生产出来的货物先堆积在仓库,然后用转运车辆将货物运输到蛇口港,再用三千吨级货船,将货物运输到香江的葵涌码头,再从葵涌码头转运到数万吨货船上。

麻烦是麻烦了点,不过,这繁琐的流程倒也并未给林浩然带来过多的困扰。

他自然知道,在改革开放初期,一切都在摸索与建设之中,些许的不便只是暂时的,未来的前景依旧充满无限可能。

而万青工业园区的这个自己投资建设的码头,一期工程目标是两个万吨级泊位,以及两个五千吨级泊位。

这个级别,几年内,已经够用了,毕竟如今工业园区虽发展势头迅猛,但业务规模和货物吞吐量还未达到需要更大规模码头的程度。

而港口功能扩展后,也就是二期工程,会建成第一座突堤深水码头,到时候将新增一个五万吨级泊位和两个万吨级泊位,一旦这些后续工程完工,将显著提升工业园区的港口吞吐能力。

当然了,这个工程,预计要到三年后才会完工,毕竟是五万吨级泊位,即便有这个技术,资金不是问题,也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完成得了的。

还好香江倒是不缺建设深水港口的经验,技术这方面,完全不是问题。

后续还有远期规划,也就是第三期码头建设,到时候会建设10万吨级泊位,需要的资金会更多,比如后续通过突堤码头建设、航道疏浚等工程,这些,是远期规划的了,起码需要五到十年后了。

而目前,万吨泊位实际上也已经足够了。

毕竟,即便是国际货运,也并不都是什么几万吨以上的货轮,更多的是那些几千吨到一万吨左右、灵活穿梭于各个港口间的中小型货轮。

即便是几万吨级别的码头,在如今全世界也并不多见。

不是说你开这么大的船,就会有地方给你停泊。

对于当下的万青-蛇口工业园区而言,现有的规划以及逐步推进的建设节奏,已然是契合发展步伐的稳妥之策,不用着急一时。

再加上他在香江的葵涌货柜码头那边也掌控有自己的码头,即便是到香江中转,其实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林浩然站在码头规划图前,目光在图纸上缓缓游移,脑海中勾勒着未来港口繁荣的景象。

这里整个园区,上百万平方米,也就是一平方公里左右的面积,已经完全属于他了。

而二三十年后,这一平方公里面积的土地,得值多少钱啊,不敢相信。

他的这块地,虽然主要在蛇口这边,实际上已经延伸到未来的粤海街道。

而在未来的粤海街道那块地,置地集团和港灯集团也都拿下了不少地皮。

如今这个时候,有他们的投资,鹏城恨不得塞更多的地皮给林浩然旗下公司。

毕竟,不管是置地集团,还是港灯集团,亦或者是万青集团,可都是实实在在地拿到地皮就开发,而不是囤积在那里。

而鹏城,乃至整个内地,最需要的就是林浩然这种投资商。

他是实实在在地去投资,而不是那些只会空口许诺、妄图以低价囤地待价而沽的投机者。

这样的投资人,怎能不让内地政府喜欢呢!

许久,林浩然离开码头施工工地,再度坐着工业园区里的摆渡车,回到了工业园区的办公大楼。

这栋办公大楼耸立于园区一期的中央,不高,只有8层,却是万青集团在内地的办公室,以及置地集团、朗维集团等内地管理人员的办公地点。

“老板,您来得正是时候,一会我打算去考察一下置地集团在鹏城的其它投资项目,到时候鹏城一名副市长会陪同我们进行考察,您要不要一起去看看?”刚下车,此刻正巧马世民也带着几名置地集团高层从维他奶生产基地走出来,看到林浩然,便笑着问道。

维他奶的生产工厂,就在办公大楼的隔壁。

这次过来内地,时间不多,因此马世民也没打算去羊城等地的项目视察。

不过,仅仅是视察鹏城的投资项目,还是有时间的。

比如,那栋已经开工的未来内地第一高楼项目,位于罗湖福田公社,距离蛇口这边也有将近20公里远。

林浩然微微挑眉,眼中闪过一丝兴趣,思索片刻后说道:“行,那就一起去看看。我对置地集团在鹏城的其他布局也颇感好奇。”

一直跟随林浩然的杨名逸见状,便笑着说道:“老板,我正好也有事要安排下去,就不陪您了。”

林浩然点了点头,在他的目视下,杨名逸快步离开了。

而他也与马世民等人一同上了奔驰车。

车队缓缓驶出工业园区,转向市区方向。

林浩然望着窗外飞速掠过的景象,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复杂情绪。

道路两旁,低矮的农舍与新建的厂房交错出现,稻田与工地仅一街之隔。

偶尔能看到推土机正在平整土地,工人们赤膊上阵,在烈日下挥汗如雨。

远处,几栋正在建设中的高楼初具雏形,脚手架上的工人们如同蚂蚁般忙碌。

最新小说: 金陵有妖气 财路情欢 邪门嫡女归家啦,谏臣老父不谏了 她,道门老祖,穿个豪门怎么了? 不夜宴 低低飞过夏天 蛊妃当道美又飒 这个玄学大师,有点颠! 囚宠,婚后沉沦 睁眼五年后,我和死对头生了个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