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会的现场在庄园里的一座高山上。山上云雾缭绕,树木茂密,时有鹿影飞鸟穿梭其间,更显得此山如人间仙境一般美丽。
在庄园里有一座如此高山,可见庄园占地之大。
“诸位,自我人族以文气之道崛起至今,文会便是乃我人族之传统盛世。梁刘勰大贤首次将文人聚会称为文会并记录下来,此后我人族皆称这种文人同聚,共享诗词之会为文会。诸位愿意来参加,在下孔伯升先向诸位道谢!”
“不敢不敢,孔少主言重了,言重了!”
“是啊,我等还应该感谢孔少主举办如此盛会,让我等可以与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好们交流诗词,体会读书感悟!”
“此次盛会还有不少天庠学子,实在是让我等大开眼界啊!”
顿时迎来了不少的山呼海啸。
天庠学子倒是显得矜持一些,并不像其他文人那样激动。但对于未能进入天庠的一般文人来说,此次文会可以说是一场天大的机缘,不仅可以领会众多天庠学子的风姿,还可以与他们一教高下,看看自己与天庠学子到底差在哪里,从而得到进步的机会。
这场文会过后,想必他们之间不少人都会取得不小的进步。
而且,这场文会还向他们揭露了一个重磅消息。
那就是孔家少主已经确定下来了,就是面前的这位孔伯升。
因为孔上义走青云之路,不像圣道者一样埋名潜修,所以孔上义的名气颇大。也正因如此,才让许多人感到十分惊讶。在他们看来,明明是孔家的那位孔上义更具盛名,明明是青云之路,在圣路上却压过了其他走圣道之路的人一筹。
就这一点,足以说明他的天赋在“预圣”之中都属于拔尖的。
但即使如此,孔家依然将少主之位交给了孔伯升。
这就非常耐人寻味了。
孔伯升向着众人拱手道谢,随后说道:“既然如此,那么便开始我们文会的第一个主题吧。诸位,请看。”
只见一圣道先生来到现场,以抽签的方式抽出了第一场的主题。
【山河】
“请诸位展现自己的才华,各倾陆海!”
……
……
文会进行得相当热闹。
毕竟现场人非常多,整个帝都秀才到进士的文人几乎都来了。而一些豪门为了让他们的后代沾沾这场盛会的文气,花费一些代价,让他们的童生后代也得以参加了这场文会。
不时有作品引动了文气天降,引起场上众人的喝彩。
这倒是让不少纨绔见此心生艳羡,决定回去后好好读书,在文位上更进一步。其中倒真有几人因此受到影响,进步极大,成为这场文会的一段后世佳话。
而孔伯升更是作出一首传世之诗,以举人之身,甚至压过了那些天庠的进士,让在场众人为之惊呼,称赞孔伯升当为人族年轻一代第一。
唯有在场一部分天庠学子知晓,孔伯升这个“年轻一代第一”,是建立于那个人没有到场的情况下才得以成立的。
孔伯升自己也知晓这点,于是连连拒绝众人的恭维之语,但这反倒让他们认为孔伯升如此年轻,应当意气风发,但却谦逊有礼,不骄不躁,日后必然成为人族栋梁。
“诸位,这可并非谦逊之语,实在是在下真的担当不起这个‘第一’的称呼。”
“孔少主莫要谦逊,您如此天资,却能戒骄戒躁,实属吾辈楷模!”
“没错,连天庠的进士都自愧不如,孔少主实在是无愧于这个头衔!”
说得连孔伯升自己内心都有些飘飘然了。
虽然他内心坚定,难以受到外界影响,但他从真龙之中获取了极大的机缘,实力大进,想来即使不如许开,也应该相差得不远,不至于像其他人——如奇蛮般迦之类——在同境被彻底地碾压。这些倒让他内心的自信膨胀了一些。
不过他还是表现得相当谦逊,于是引得众人更加赞叹。
当诗的部分终于写完,该进行到词的部分时,那位圣道先生再度出场,抽出了这一次的主题。
一切与先前一般无二,还是众人竞相斗艳,展现出各种足以引动文气天降的好词,最后孔伯升力压群雄,再度让众人折服。
于是在天庠之外的人看来,孔伯升这个“人族年轻一代第一”的头衔,算是坐稳了。
若是李和还活着,倒确实能与他争锋。但李和死了,于是在举人一代,无人能与孔伯升争锋。
便是许开,若与他比拼经义策论、诗文辞赋,也是不及他的,这一点连那些许开的支持者都不得不承认。
毕竟许开虽然也写出过《沁园春》《自题小象》这样的诗句,但也有不少像《咏雪》《明湖赋》之类说是打油诗都算是抬举的诗词,简直就是神一刀鬼一刀,远不如孔伯升稳定。
云青山打着哈欠写出一首又一首的诗词,水平不低,也引起了文气天降,但看她的神情仪态,显然只是随手为之。
黄图、张云漾姐妹则是绞尽脑汁地写出自己最好的诗词出来,也引动了文气天降,让现场人赞叹不愧是天庠学子、亚圣世家,确实远非他们所能比拟。
便在孔伯升打算进入第三场时,轮到“赋”的时候,那位圣道先生再度上台,便要抽出第三场的主题。
云青山打了一个响指。
于是当那位圣道先生展示签的内容时,签上四个字让在场所有人都注视向了那边。
【人人平等】
孔伯升露出一丝惊愕之色看向那位圣道先生,而那位先生也疑惑地摇了摇头,表示自己并不知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