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禁言:“禀丞相,今浓雾弥漫,东吴水军来势汹汹,虚实难辨,属下以为,应以乱箭驱之,勿轻追击,以免中伏。”
曹操转视毛玠。
毛玠拱手道:“丞相,东吴水军善战,此番挑衅,意在诱我出寨,图谋围剿。我与于禁将军所见略同,主张以乱箭拒敌。”
曹操点头,神色略显黯然,心中暗叹于禁、毛玠水军之才平庸。
同时,他又暗自庆幸,幸有蔡瑁、张允在侧,否则何以抗衡东吴?
见于禁与毛玠神色不安,相视苦笑,曹操异样之态显然令二人心生疑惑。
难道丞相不纳我等之策?
“同意你们的建议,东吴战船一旦靠近,就用乱箭射退。”
“另外,再调遣三千士兵增援,确保东吴有来无回。”
曹操忆起苏晨的话,果断应允。
于禁和毛玠闻言,松了一口气,恭敬地答道:“遵命!”
随即,
于禁与毛玠迅速集合部下,在战船前摆开阵势,只待江东船只进入射程,便万箭齐射,逼退敌人。
……
与此同时,
陆口港外,
三十艘装满稻草人的战船蓄势待发,准备直捣曹营。
岸边,
孙权与众人望着这一幕,周瑜立于他身旁,二人关系亲密无间。
刘备与关羽、张飞亦前来为诸葛亮送行。
“军师此行危险重重,务必小心。”
刘备紧握诸葛亮之手,忧虑地说,“若有不测,立即击鼓示警,我会让关张二弟驾船紧随,随时接应。”
自闻诸葛亮之计,刘备虽觉可行,心中却仍难安。
毕竟,
草船借箭之计颇为大胆。
若曹军不发箭而派船攻击,逃脱将极为艰难。
相比之下,诸葛亮显得从容不迫。
“主公勿忧,我已做好周全准备。”
“曹操多疑谨慎,不会轻率出战。”
“一来,蔡瑁、张允已被周瑜除去,曹操身旁无善水战之人;二来,江面雾气弥漫,几步之外便视线模糊,曹操不明我军虚实,自不敢轻易动手。”
“因此,我必能安然归来。”
“主公稍等片刻,看我如何戏耍曹操,携十万箭矢而回,换取十万石粮草。”
诸葛亮轻摇羽扇,从容言道。
刘备郑重点头,紧握诸葛亮之手以示信任。
“军师既如此说,我便放心了。”
“报……”
此时,一传令兵驾舟靠近,高声报告:“军师,曹操战船已离岸,泊于江心,似有防备我军之意。”
诸葛亮闻言,朗声大笑:“果然,那曹贼怯于主动出击。”
“我只遣数艘简陋小舟试探,便令曹操全军戒备,吾对后续筹划愈发笃定。”
刘备闻此,心中愈安。
曹操连小舟之计都未能识破,自是不敢妄动,军师此行必无恙!
“军师,请速登舟!”
“吾与吴侯随后便至,为军师助威。”
刘备言罢,实则欲让孙权、周瑜见识诸葛亮之智。
遂邀孙权、周瑜同往。
“甚妙!”
诸葛亮含笑点头,正欲登船,鲁肃缓步而至,笑问:“孔明,可否让吾一同见证‘草船借箭’?”
“子敬若愿同行,吾求之不得。”
“请上船,热茶已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