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嫣然接过绢帛,然后仔细地看了一遍。
众人看着赵嫣然,等着赵嫣然下达命令。
马云禄道:“曹军正好在辽东发生叛乱的时候来攻,肯定不是巧合!那公孙恭一定是和曹军勾结上了!”
董媛问道:“曹军突然发动,我们是否要暂时停止进击国内城?”
赵嫣然摇了摇头,决然道:“不!错过这一次,想要一举荡平高句丽,可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曹军虽然发动进攻,但凭借张郃和他麾下的数万兵马,应该可以抵挡住,我们不必自乱阵脚!如今真正叫我有些担心的,还是辽东那边的叛乱!”
马云禄和董媛闻言,相互看了一眼。
马云禄问道:“叛军想必只是少数,公孙康扫平叛军应该只是时间问题,夫人何必担心?”
赵嫣然思忖片刻,然后看向马云禄和董媛,道:“云禄、姐姐,我要立刻赶回辽东,去处理辽东叛乱的事情,这边攻城之事,就交给你们了,务必尽快拿下国内城!”
董媛、马云禄抱拳道:“是。”
当天晚上,赵嫣然领着一队亲兵,秘密离开军营,日夜兼程地赶回辽东郡。
这天黄昏,赵嫣然一行人抵达了襄平城的东城门外。
一名亲兵立刻上前,然后朝城门喊道:“快打开城门,大都督回来了!”
这时,城门上一阵骚动。
紧接着,一名军官探出头,看见赵嫣然率领大军,出现在城外,先是吃了一惊,然后抱拳道:“大、大都督,您、您怎么回来了?”
赵嫣然扬声道:“打开城门。”
那名军官不敢抗令,连忙应诺一声,然后令手下官兵打开城门。
赵嫣然率领众亲兵,进入了襄平城。
那名军官跑下来,然后拜道:“小人拜见大都督!”
赵嫣然问道:“城中究竟发生了何事,为何要关闭城门?”
那名军官闻言,连忙说道:“回大都督的话,只因公孙恭发动叛乱。所以,公孙将军下令,全城立刻戒严,严禁任何人进出。”
赵嫣然没有说话,只是看着那名军官。
那名军官被看得有些不安,立刻垂下头。
赵嫣然问道:“公孙康将军还没有扫平公孙恭的叛乱吗?”
那名军官闻言,连忙说道:“回、回大都督的话,叛军残余还隐藏在城北一片城区,并未向我们投降,将军还在搜捕,战事还未能结束。”
赵嫣然点了点头,然后率领众亲兵,朝城中治所走去了。
在路上,赵嫣然碰见了匆匆赶来的公孙康。
公孙康见到赵嫣然,立刻下马拜道:“属下拜见大都督!”
赵嫣然道:“公孙将军不必多礼!”
公孙康站起身,然后抱拳道:“属下惭愧,没想到胞弟会突然反叛,实在无颜见大都督!”
赵嫣然道:“公孙将军不必自责!公孙恭是公孙恭,你是你!夫君英明,绝不会因此而怪罪你的!”
公孙康点了点头,然后露出一副不知该说什么才好的神情。
赵嫣然道:“随我到都督府议事。”
公孙康应诺一声,然后骑上马,跟在赵嫣然的身后。
不久,一行人来到了都督府,并进入大厅。
赵嫣然走到上方,然后转过身,看向公孙康,问道:“公孙将军,叛乱是怎么发生的?”
公孙康叹了口气,然后抱拳道:“事情是这样的。大前日的夜里,末将应舍弟之邀,前往舍弟府上赴宴,哪知在宴席之上,舍弟竟突然发难,想要胁迫末将叛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