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氏十分高兴:“这么说老爷不用在外奔波了?兴许就此到京里任职?这多年来,只有我管着……”
这时她那大儿子陈佐却回来了:“娘,急急忙忙唤我回来作甚?”
汤氏满脸都是喜意:“你三弟那事……”
陈佐一惊:“娘!不是让沈管事给他送了三十两银子去吗?又出了什么事?”
“是好事!”汤氏说道,“虽是你三弟为那狐狸精争风吃醋惹的祸事,如今却因祸得福了……”
她仔细说了说之后就道:“沈管事已经派人去问真假了,但应该不假!明日一早,你带沈管事再亲自登门,一是当面向他母亲道个歉。另外看看赵府有什么为难处,能帮一定要帮!”
做了驸马的媒使,那就是天家结亲的一个公证。多这样一层关系,总比普通的一个伯爵好。
勋臣之家何其多?伯府在其中是最低等。
陈佐听到这样的展开,一时也是呆住了。
……
赵辉不知道平江伯府的后续,他先去了一趟府军后卫,拿了已经办好的公文又去了后军都督府。
这份调动是特事特办,从卫里到右军都督府都走得很快。
薛禄显然已经知道了情况,眼神很复杂地打量了他好几遍,然后说道:“你去领了牌符好进出皇城,宿卫的差使不用担。还未恭喜驸马爷。”
赵辉看他站起来行礼,一点都不敢怠慢:“都督哪里话?我到现在仍像是做梦。”
“一街之隔就是礼部,这事情今天必定传遍京城官宦人家了。”薛禄却不敢受他的礼,“虽然大礼未行,但驸马爷已经是位超伯爵,我不敢受。陛下既命驸马爷改授府军前卫,以后倒要与驸马爷多亲近。”
“往后还请薛都督多指教。”
薛禄啊!
直到此时,他仍然没有爵位,仿佛只是个大明普通的高级武将。
然而赵辉却知道,他后来获封侯爵。
这无非是以前从老歪脖子树看起,看到了明亡时有哪些勋臣死国留下的一点印象。
眼下,由薛禄负责筹建府军前卫,这当然是他得到朱棣信重的表现,而且他的荣宠会一直持续下去。
对赵辉来说,最大的优势无非知道大的历史走向,从而指导他的决策。
这就够了,因此他对薛禄表现得十分尊敬,又在他面前请教了一些问题。
问的都不是府军前卫的职差,而是大明的“上流社会”人物,赵辉现在需要了解更多一点。
毕竟赵辉马上也是勋戚之一了。
从后军都督府离开之后,他又到了海寿那里去说了平江伯夫人已代为答允之事。
看他效率如此之高,海寿倒一时有些想不明白。
之前那百般推辞是假的?一天之内就搞定了这件事?
赵辉则回到了北城狮子桥,这才发现家门前已经是门庭若市、人头攒动。
消息传得真快,南京城的诸多人家也是真踊跃。
他不由得呆了:朱棣这个窝打得有点猛啊。
昨天听海寿说了赵家需要有那么多提前准备的事,赵辉还曾腹诽过朱棣为什么不赏赐个千两万两的帮他解决一些小问题。
可是朱棣已经提醒过他了,不能敛财骄纵。
现在朱棣没赏,那么这若市门庭就与赵辉无关。
TMD,看看他们提的礼物,哪个穷人家的驸马经得起这样的考验?
造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