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房屋主要还是木结构充当主要框架,之后再填以砖石为墙。
烧砖烧瓦都不便宜,砖瓦房已经是大户人家才能用得起的营造方式。
民间多的是纯木板房或者泥墙、茅顶。
赵辉需要先和蒯祥商量好所需的各种建材和工期。
蒯祥显然已经深得家传,很快就理出了那些大院、小院所需的梁柱大小和数量,对需要的青砖、地砖、瓦片也如数家珍地算出数目来。
“一开始小子还以为是公主府规制的殿阁,既然驸马爷只是要兴建民宅、工坊,那就容易多了。”蒯祥试探着问,“只要不是大木,我们香山匠户人家还是有来路的。寻常也备着些普通人家建宅所需的木材,驸马爷能把木料钱一并算进来吗?”
“质量好,价格公道,这样自然可以。”赵辉有意结交他,“我看你是行家,又与我同年,这事你帮我操持好就是。匠人和力工进场后,你和阮司副一同管理,采买的事都报余司正,我再去内府支出来。”
“多谢驸马爷!”蒯祥也有点兴奋,“虽说是民宅,但小子以前一直只打下手,还没一次主持营建这么多宅子。小子一定尽心尽力,帮公主殿下和驸马爷把外宅和工坊修得漂漂亮亮!”
赵辉笑着点头,只觉得碰巧捡到宝了。
当年只去过北京故宫,游览时记住了这个姓氏比较生僻的名字,据说是紫禁城营建的一个重要人物。
谁想到他现在还这么年轻?
南京城是人、财、物汇聚之地,只要有钱,很容易就把人手和物资都组织起来。
宝庆公主府要一口气在府内兴建这么多宅院的消息还是传到不少人的耳中,特别是其中还有个工坊。
一方面像是要大雇仆役了,另一方面驸马似乎真的准备做个工匠?
不仅如此,连公主府新的典正和司副也全都不太简单。
司副阮白虽然名声不显,但与他一起从交趾来做太监的阮安却是懂营造的太监,如今已在北京那边帮着管事。
典正却是鼎鼎大名,现在赵辉又跑到内府见她了,因为她似乎是另一个宝。
“风晴,马典正宿房安排好了吧?”赵辉一去就问徐风晴,然后又对昨天刚刚到府里来的典正马蓬瀛连连拱手,“区区公主府典正,实在委屈了。”
马蓬瀛很好奇地看着他。
以她的阅历,自然看得出这少年驸马是打心底里尊敬她。而据她所知,赵驸马掀翻宝庆公主府前任典正、司正的手腕可谓老到。
“驸马爷言重了。老身年事已高,本已请恩放归,不料太子妃娘娘又请贵妃娘娘让老身到公主府来。”马蓬瀛看着赵辉,“听说是公主殿下的意思?”
“殿下在宫里时就极为敬重马典正。如今仍要劳动马典正,都是为了我。”赵辉如实说道,“想必典正也听说了,我喜欢琢磨巧械。诸多巧械,都离不了算学。殿下知道典正精通历数天文,故而请得太子妃娘娘说情。”
这马蓬瀛,赵辉也是与朱琼枝商量府里人事安排时听她说的。
王景弘和太子妃张氏都说听朱琼枝的意见,而朱琼枝知道赵辉有心往这个方向发展,就说了宫里这个奇人。
说她奇,因为她不仅以女子之身在这个时代学了一身算学、历法、天文本事,更是从洪武朝到永乐朝,受到朱元璋、朱棣的亲自征召,三度入宫在尚宫司担任女官。
因为她的出色,朱棣甚至直接让她儿子刘政做了她老家昌黎县的儒学训导。
现在马蓬瀛已经年近六十,她在宫里原本的女官品级就比公主府典正要高了。赵辉说是委屈她了,有一定道理。
赵辉昨天和她初步聊了聊,在好奇的心态里了解了一下之后就确认了她的算学功底确实不浅。
在赵辉看来,她以后能发挥的作用极大。
此刻他把自己当初帮朱琼枝磨制眼镜时的垫布、记录手稿都带来了:“马典正请看,这是我为公主殿下磨制眼镜时琢磨出来的。马典正精通历数天文,我也奉旨研制可察远处之千里镜。有马典正帮忙,这事成算又大了不少。”
“千里镜?”马蓬瀛大为好奇,“能看那么远?”
赵辉信心十足:“只要磨制得当,休说千里了,日月星辰都能看得更加清楚!”
他就是要打动这马蓬瀛,好让她出力。
本来就对天文十分感兴趣的马蓬瀛自然心动。她已经看过公主那副眼镜,果然十分精巧。
眼下看了他那别出心裁的垫布,又看了看他的记录和手稿,马蓬瀛顿时惊讶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