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小说网 > 穿越历史 > 天幕直播靖难,朱棣你别跑! > 第255章 大礼议之生母待遇

第255章 大礼议之生母待遇(2 / 2)

族谱上也是这么记的,逢年过节祭祖,得先给过继爹娘磕头。

这……这规矩好像也是这么个理儿?”

他看向身边几个同样出身底层的侯伯,寻求认同。

礼部右侍郎,一位面容清癯、蓄着山羊胡的老臣,此刻站了出来,神情严肃,声音不高却极具穿透力:

“冯国公所言乡俗,乃民间过继小宗之法,岂可等同于帝王承继大统?

此乃天壤之别!伦常纲纪,国之根本!

张璁‘继统不继嗣’之说,看似机巧,实则混淆视听,动摇国本!

嘉靖帝既以孝宗皇帝(明武宗之父)之嗣子身份入继大统,

于礼法而言,孝宗皇帝便是其皇考,兴献王便只能是皇叔考!

此乃万古不易之礼!若人人皆可因‘继统’之名而追尊本生,则尊卑失序,礼崩乐坏,国将不国!”

他一番引经据典,掷地有声,引得不少文官纷纷点头附和。

就在这时,一个站在后排、年轻些的翰林院编修,大概是急于表现,又或许是觉得张璁之论确有新意,忍不住小声嘀咕了一句:

“其实……若论变通,此事倒与太宗文皇帝(朱棣)靖难之后承继太祖(朱元璋)大统,颇有几分神似之处?皆是承继皇统,而非严格遵循父子嗣继……”

他声音虽小,但在场都是耳聪目明之辈,尤其“靖难”二字,如同投入滚油的水滴!

“竖子住口!胡言乱语!”老侍郎气得胡子直翘,厉声呵斥。

“荒谬绝伦!”其他文官也纷纷变色。

而武将勋贵这边,更是瞬间炸了锅!

“放屁!”

“找死!”

蓝玉、傅友德等人怒目圆睁。

他们可以争论嘉靖的事,但谁敢拿靖难说事,尤其是跟“大礼议”这种破事相提并论,那简直就是触碰了他们的逆鳞!

更关键的是,奉天殿门口,刚刚踱步出来想透口气的燕王朱棣,正巧将这番议论听了个清清楚楚!

尤其是那句“靖难继承制”,如同烧红的烙铁,狠狠烫在他的心尖上!

朱棣的脸色,“唰”地一下变得铁青!

那双原本带着几分对后世子孙闹剧感到不耐和无聊的眼睛,瞬间燃起两簇冰冷的怒火,锐利如鹰隼般射向那个口无遮拦的年轻编修,仿佛要将他生吞活剥!

一股凛冽的杀气,无声无息地弥漫开来,让那年轻编修如坠冰窟,两股战战,几乎瘫软在地。

周围瞬间死寂一片,落针可闻。

殿外的死寂和殿内压抑的气氛,并未阻止天幕继续揭示后续。

画面显示,虽有席书、方献夫等官员支持张璁,但他们的奏疏根本未能上达天听。

杨廷和一派的力量,依旧牢牢压制着嘉靖帝及其支持者。

奉天殿内,朱元璋将殿外的喧嚣、朱棣的暴怒、群臣的噤若寒蝉尽收眼底。

他那双阅尽沧桑的眼睛微微眯起,嘴角勾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带着浓浓嘲讽的冷笑。

他不再看殿外那场因口误而几乎酿成大祸的风波,目光重新投向天幕,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殿内几位重臣耳中,带着洞悉世情的冰冷:

“哼,吵吵嚷嚷,引经据典,左一个‘伦常’,右一个‘国本’,说得比唱得还好听!咱看这帮子文官,还有那帮跟着瞎嚷嚷的,真在乎嘉靖那娃儿管谁叫爹、给谁立庙?”

他顿了顿,浑浊的眼中精光一闪,如同看穿一切迷雾的老狐,

“醉翁之意不在酒!

他真正想干的,是想借着这个由头,把明孝宗、明武宗留下来的那些老臣子,尤其是那个杨廷和为首的一伙人,从朝堂上给掀下去!换上他自己的人!

这‘大礼议’,不过是一块再好不过的敲门砖罢了!

给亲爹娘追个帝号?嘿,在这些人眼里,怕是连个屁都不算!”

朱元璋的话,如同冰冷的钢针,瞬间刺破了殿内许多文臣武将心头那层或真或假的义愤与礼法外衣。

徐达、汤和等老成持重的勋贵,脸上露出深思之色。

太子朱标也若有所思地看向父皇。

朱棣虽然余怒未消,但也被老父这直指核心的论断吸引了注意力,暂时压下了怒火。

奉天殿内,气氛变得微妙而复杂。天幕中关于嘉靖帝生母待遇的争论仍在继续,但在洪武君臣眼中,这场看似关乎孝道伦常的“大礼议”,其底色已悄然染上了浓重的权力倾轧色彩。

最新小说: 抄家?激活军火库后,我杀疯了 我的抖音通万朝,老祖宗兴奋麻了 大虞第一驸马爷 大宋的智慧 三兴大汉:从汉灵帝的侄子开始 手眼通天 乱世悍卒,先抢大将军花魁娘子 穿书成弃妇,反手搬空夫家去流放 烽火重燃:玉微归 侍女千千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