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1 / 1)

('

来喜看了苏壹一眼,“老爷,虢国公府的人来了。”

沈从仪对苏壹道:“哥哥先去休息,我去看看。”

苏壹今天是真累了,他无力的点点头,“好,你别太晚了。”

看着苏壹的身影彻底进入进内院之后,沈从仪脸上的表情瞬间变得严肃。

来喜低头道:“老爷,马大人死了,临死前他交代了藏账本的地方,我们……”

沈从仪抬手,来喜瞬间闭嘴。

沈从仪闭上眼睛,脑子里不自觉出现苏壹的身影。

良久后,沈从仪轻叹一口气,“这件事就当不知道,想办法把账本的事情透露给都察院的人。”

来喜脸上出现一抹诧异之色,最终他低头道,“是,我这就去办。”

“去吧。”

沈从仪站在原地抬头看向天空,此时一朵乌云恰巧散开,柔和的月光洒向大地。

沈从仪之前主动接触黄河口决堤事件的官员,其实就是想浑水摸鱼,想办法在其中谋好处,只有这样他才能更快的向上爬。

但等到苏壹从海外回家,沈从仪再次看见 、触碰、拥有到苏壹之后,他突然就不想冒险了。

他要一步一步,稳扎稳打的走在官场上,他要和哥哥安安稳稳的过日子。

翌日,一大早苏壹便去宫里候着,这时候沈从仪等人在早朝上。

苏壹坐在宫内一处狭长的房间里,这房间摆了一排的书架,上面放着各种各样的古籍。

昨天晚上没有睡好,如今苏壹坐在椅子上哈欠连天,他闭上眼睛养精蓄锐,不知怎么的就睡了过去。

“苏大人?苏大人?”

不知过了多久苏壹突然听见有人在叫自己,他猛地转头,便看见一个年纪不大的内侍。

“苏大人,几位大人在崇德殿门口等您呢,请您跟我来。”

苏壹连忙从椅子上站起来,他整理了了整理衣衫,“有劳公公。”

年轻内侍笑了笑,“不敢当。”

苏壹跟在内侍身后走了一段路,又转了两个弯,才看见站在崇德殿门外的沈从仪和夏原善。

沈从仪看见苏壹,往他这里快步走过来。

沈从仪压低声音道:“太子正在里面,咱们待会再进去。”

苏壹点点头。

话音刚落,司礼监掌印太监周平芳从里面走出来。

“皇上叫几位大人进去?”

“有劳周公公。”

三人走进室内,一拐弯,苏壹就看见一张宽敞的屋子里放着一张大案。

那大案上摆满了奏折,嘉佑皇帝坐在那大案后面的椅子上,太子高嗣直则站在一旁。

夏原善在接触到太子的眼神之后,心中咯噔了一下。

“你们的折子我看了。”嘉佑帝背靠座椅上道,“朝廷对于商户的处置是太祖皇帝在位时期就定下的规矩,不得轻易更改。”

苏壹微微低头掩盖住脸上的神色。

夏原善眉头微皱,向前一步劝诫:“皇上,借商人之力,整修官道乃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不仅能缓解国库空虚,还可使大虞百姓少做一份徭役,此乃两全之法。”

“修路之事可日后再议。”

苏壹刚想冒险开口,一旁的沈从仪便开口了。

“皇上,臣以为修建水泥路刻不容缓。从西北边关送一份军报到京城快马加鞭十多天才能送达,中间若是遇到恶劣天气,送信的时间又得延长。

水泥路坚硬,表面平静,易通行,若是官路改成水泥路,则可以大大缩短送信时间。不仅如此,水泥路还和可使朝廷行军时间大大缩短,即便是遇到下雨天气,也不会影响通行。”

沈从仪一番话说下来,皇帝脸上露出沉思之色。

其实嘉佑帝心中也知道水泥路的确是个好东西,只不过他不信任商人。

沈从仪接着道,“水泥路不仅有利于军中消息传达和军队通行,还有利于地区与地区之间的传播,比如前阵子朝廷在几个地区推广的番薯。

那番薯在闽中地区已经种植三十年有余,此等高产作物,中原地区的百姓竟无一得知。从太祖皇帝开始,朝廷便格外注重农桑,可那闽中地区的官员明明知道番薯的高产,却只关注番薯不易储藏的特点而放弃推广,这不仅是地方官的懒政,更体现了中央朝廷对地方监管的无力。

皇上,一条水泥路便可以直通当地,打开当地原本闭塞的土路,轻而易举的增强朝廷对地方的控制。”

此时太子开口接话,“商户在官路上经营服务区,若有恰逢遇上朝廷的行军,行军路线的确有暴露的风险,官路上只能有驿站。”

苏壹脑子里突然想到一个办法。

“既然如此,改成商户拍卖驿站的广告权怎么样?等驿站建起来之后,在驿站旁边立一个碑,石碑上写清楚这段官路和驿站是由什么人出资修建,这户人家做什么生意,朝廷再做一面锦旗,把锦旗作为

', ' ')('

奖赏,赐给商户。”

所有人齐刷刷的看向他。

太子:“打广告?”

夏原善:“立个碑?”

沈从仪:“赏个锦旗?”

周平芳:“只给荣誉奖赏?”

苏壹被几双眼睛盯着丝毫不慌,“能拍得起广告权的商户肯定不缺钱,对于他们来说社会地位才是最重要的。朝廷给他们立碑、赏他们锦旗,这些奖赏对于商户来说已经是无上荣誉,比起金银珠宝的赏赐,他们更稀罕这个。”

司礼监掌印太监周平芳倒吸一口凉气,心想苏壹这法子也太损了。

那些商户可是又出钱又出力,结果朝廷只是轻飘飘的给商户一些名声上的奖赏。

这不是空手套白狼吗?

结果周平芳转眼一看自家皇上,便发现皇上的坐姿不知何时发生了变化,从最开始的背靠着座椅,到如今不自觉的挺直身子,一只手放在腿上,满脸都是跃跃欲试。

苏壹继续道:“只要朝廷放出消息,说要建驿馆招商拍卖广告权,让商行承担驿站和路段建设,因为建好之后要立碑署名,为了自家的名声,商户们即便是再想偷工减料也的掂量掂量。”

众人听完,就察觉出苏壹说的这些完全是阳谋。

沈从仪立马接上苏壹的话,道:“当然这种待遇并不是一辈子,立碑建路的商户都是为国为民的善人,一旦他们犯事,朝廷有权把给予他们的一切待遇收回,立的碑也要收回。届时,空出来的广告位再进行新一轮招商,拍卖得来的钱,可用以日后官道修缮。”

众人倒吸一口凉气,心想这俩人真不愧是两口子。

苏壹在心中给沈从仪点了个赞,就这么干。

于是,今日宫里破天荒的开了一次晚朝。

然后古代宫廷朝会高大上的形象,就在苏壹心中碎了一地。

一间空荡的屋子里站了二三十人,这些讨论起来如同一百只鸭子再叫。

没错,这些大臣讨论着讨论着就突然吵起来了。

沈从仪和夏原善两个舌战群儒,怼的几个老大臣脸红脖子粗,叫嚷着要去太祖皇帝的陵墓前告状。

苏壹看见这一幕,一秒幻视现代社会的联合国大会。

“世界就是一个巨大的草台班子”,这句话的含金还在持续上升。

在苏壹心中,沈从仪一直都是不善言辞的人,他实在没想到沈从仪的战斗力如此强悍。

说起话来逻辑清晰,条理清楚,还能引经据典,顺便攻击一下别人的短处,无形之中给“敌人”造成人身攻击。

苏壹:……就,还挺帅的

“和谐”的晚朝就这么吵吵嚷嚷的结束。

最后嘉佑帝通过苏壹、沈从仪和夏原善上书的“由商户承担水泥官道修缮和驿站的决定”这份折子。

苏壹:……

所以,皇上开这个晚朝只是想通知一下朝臣,顺便听朝臣吵一次架对吗?

水泥路初成

四月初十,沈从仪代表朝廷去陇省边关重整边防。

苏壹这边则开始为朝廷修建水泥路提供原材料。

作为水泥的发明者,苏氏商行被皇上给予了开采石灰矿的任务。

从这一天起,苏氏商行开始正式为朝廷办事,对外自己是皇商也不为过。

而且,朝野上下谁不知道皇上不信任商人,偏偏苏壹就是这么个意外,不仅被皇上授官,如今连开采矿山的任务都交给了他。

苏壹担心自己会飘,便主动找了李先生分析这件事的利弊。

毕竟,苏壹可不想最后无缘无故的被弹劾,然后下狱。

最后苏壹想出的办法是,对外夸皇上,往死了跨。

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打着皇上的名义去做,俗称拍皇上马屁。

苏壹担心日后会有人弹劾他挖矿时贪污,又考虑到如今旷工们的辛苦与危险之后,果断把采矿区变成了国有企业。

对矿工们进行收编,提高矿工待遇,配套宿舍、食堂、医务室一个一个开始建。

', ' ')

最新小说: 顶级维修工,隔壁太太请我修水管 演员的诞生 囚春台 前夫更爱养妹,我和离婚律师出双入对 黑天 都市古仙医 女同事的秘密 夫人重生后,强行带全家改命 ?????????????? 双穿大唐开超市,小兕子超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