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也是这么想,大家都希望搞‘分组种植’,可就是没人敢带头这么干。”
“王红兵是生产队长,也是大队干部,他不带头谁带头?”
“他被六一年的责任田搞怕了,但他已明确表态,如果谁愿意出来当队长领着大家干,他可以让位,而且不会阻拦这件事。”
“如果大家信得过的话,我可以让玉强领着大家干。”
“我就要你这句话!有不少人都有这个想法,觉得玉强有文化、有魄力、胆大敢闯,是最合适的人选,就怕他不同意。”
“这事我确实需要和玉强商量一下,这样吧,最晚麻个给你回话。”
“痛快,我等你的好消息!”
彩云觉得,新上任的省委主要领导,深入农村调查研究,出台的“省委六条”,强调农村一切工作要以生产为中心,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允许和鼓励社员经营自留地和家庭副业,这与割资本主义尾巴是一个很大的转变;允许生产队建立不同的生产责任制和部分农活可以责任到人,与“一大二公”以及农业学大寨精神,也有很大的变化。
总之,她觉得农村的形势正在发生变化,向着有利于促进农业发展的方向变化。
午饭时,她问玉强:“您对‘省委六条’怎么看?”
“是个好文件,就是太笼统,要是再细一点就好了。”
“作为省里的文件,能写到这一步已经不简单了。”
“总的感觉,就是种田的事生产队说了算,这个文件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我也是这么看,具体怎么办,各个生产队可以自由发挥,只要有利于国家、集体和社员个人就行。”
“您在会上提的‘分组种植’,大家反响很强烈,不知道能不能实现?”
彩云把上午王红奎和她谈的情况全都告诉了玉强,并问他:“你敢不敢带着大家一起干?”
“只要您支持,我就敢!”
“好,不愧是我的儿子!但这事必须慎重,等我和你二叔、尚虎叔商量一下再定。”
有翠对此有点担心,他跟婆婆说:“你这不是把玉强朝火坑里推吗?老王家那么多人,没一个敢带这个头的,我们小门小户的,势单力薄,不应该出这个风头。”
“什么叫出风头?有了这么好的政策,还不行动等什么?”
“王红兵那么精明的人,还是大队干部,要是好事能轮到我们?”
“你不懂,别瞎掺和。”说完就出去了。
有翠又跟玉强说:“你现在有老婆有孩子,不管做什么事,都要替我们想一想,万一要是再来运动,我们可能都要受牵连。”
“现在政策越来越好,你不用担心,我自有分寸。”
“你别什么事都听妈的,这种事干好了,大家受益,干砸了你一人倒霉,我觉得你没必要冒这个风险。”
“不光是我妈,我也憋着一股劲想试一试,机会难得,冒一点风险也值得。”
“妈去哪了?”
“可能在二叔那里。”
“小红的棉衣实在太小了,去年加长加肥凑合一年,今年说什么也要做新的,你跟妈好好说说。”
“你都说了好多次了,再说好吗?”
“我说不管用,你再试试。”
正说着,彩云进来了,她跟玉强说:“我和你二叔,还有尚虎叔反复商量,他们觉得包产到户绝对不能碰,如果王家人都同意分组干,可以考虑,我也是这个意思。”
“既然他们也这么想,那我们就下决心干。”
“那就这么定了,我去找王红奎。”
玉强也跟着出来,他跟母亲说:“妈,有翠又提小红做棉衣的事了,你看怎么办?”
“今年确实该做新的了,棉絮家里还有,麻个我去买点布,很快就能做出来,过年穿上没问题。”
“那就好,要不然她又该闹了。”
王红奎听到彩云的回话后感到很高兴:“太好了,他在前面冲锋,你在后面掌舵,我们的‘分组种植’一定能成功!我现在就去找王红兵。”
“王红兵和玉强之间的关系你也知道,如果他不同意,你也别勉强,否则,将来不好做工作。”
“这你尽管放心,他要是不同意,我们老王家的人饶不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