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正规军之外,地方民兵武装也在快速组建起来。
这些军队是半农半军的性质,而非职业军人,需要在劳作之外的时间进行军事训练。
他们主要任务是保卫地方,以及维持基本地方秩序,若是碰到敌人攻城的话,也需要守卫城市和村寨。
这支力量的发展也相当迅速,从无到有,只用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就发展到了近万人。
当然,他们的战斗力和武器装备,就要差很多了。
很多民兵连步枪都没有,哪怕是膛线都磨平的汉阳造,他们也无法做到人手一支,很多人使用的是大刀,长矛,弓弩等冷兵器。
眼下龙文成的红18师,已经拥有正规军一万七千多人,民兵武装一万人左右,一共两万多人的武装力量。
部队装备有轻机枪三百余挺,重机枪一百余挺,花机关两百五十多支,火炮20门,骡马五千余匹,战马两千匹。
骑兵团规模有所扩大,因为河套地区战马不少,整个红18师骑兵团人数扩充到一千七百多人。
各步兵团编制在两千五百人左右,基本都是加强团的规模,甚至可以抵得上一些旅级编制了。
同时还有警卫营五百多人,以及炮兵营三百人,再加上辎重部队。
红五军团的发展也不小,部队规模从原来的两万人,快速发展到了三万三千多人,同时还发展出来一万五千人左右的民兵武装。
整个西征军的正规军军力,已经达到五万多人的规模,而民兵武装则有两万五千多人。
这两个月时间内,龙文成一直在派遣侦察兵,穿成便衣,打探敌军动向。
西北三马已经开始联合,并且在黄河以西的宁夏地区,集结起来超过五万人的兵力,还有八万多人的地方武装,也被组织起来,做出进攻的态势。
当然,三马的全部兵力,自然不只是五万多人。
但是考虑到东北军对河西走廊虎视眈眈,还有西北军也不是什么善茬,他们的兵力不可能全部集中起来,对河东地区发动进攻。
这五万人的部队,已经是能够调集起来的最多兵力了。
所以双方兵力对比是八万对十三万,优势在我!
十二月下旬,西伯利亚寒流南下,原本还在咆哮的黄河,在一夜之后全部结冰,河床上冰层厚度超过三十厘米,甚至可以跑卡车和坦克。
也是在这一晚,马家军的骑兵部队,开始大举越过黄河,向河东地区发动进攻。
西征军第一时间就得到了消息,命令沿途部队,稍作抵抗之后,就向后撤退,同时地方武装部队,和一些留守部队,则坚守在城池之中,不要轻易出战。
董军团长和龙文成,以及西征军司令部的参谋们,在这天晚上,制定了一个大胆的行动计划。
第二日清晨,整个灵武县都被马家军的骑兵围堵的水泄不通。
同时还有数万名地方武装部队,也在外围驻扎,封锁了进出灵武县的所有道路。
此时的灵武县内部,只有西征军警卫团的两千人,以及地方武装龙五千人,总共七千多人的兵力。
董军团长坐镇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