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一一在幼儿园交到了第一个朋友“石头”之后,她那小小的世界便被涂上了更加绚烂的色彩。
石头,人如其名,长得虎头虎脑,结实得很。他是向日葵班里最大胆、最调皮的孩子,却偏偏喜欢跟在最安静、最乖巧的一一身边,自诩为她的“护卫”。若有哪个小朋友想抢一一的玩具,石头总是第一个挺身而出,鼓着腮帮子,用他那稚嫩的声音喊道:“不许欺负江一一!”
这小小的幼儿园,俨然成了一个小小的“江湖”。而一一和石头,便是这江湖里最奇特的一对搭档。
石头的母亲,名叫李悦,是一位与我截然不同的女性。她总是穿着剪裁得体的职业套装,妆容精致,步履匆匆,身上带着一股雷厉风行的精英气息。她是一家外企的市场总监,信奉“科学育儿”,坚信孩子从零岁起就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石头的周末,被英语、乐高、小主持人等各种早教班排得满满当当。
每天在幼儿园门口接送孩子时,我与她都会碰面。她对我这个看起来有些“不务正业”、总是一身素色便服的“单身父亲”,充满了善意的好奇与一丝不易察觉的、源于理念不同的不解。
“江先生,今天又是一个人带一一啊?真不容易。”她会微笑着打招呼,目光却会不经意地扫过我脚上那双看似普通、却已穿了许久的布鞋。
“习惯了。”我总是报以温和的微笑。
真正的“碰撞”,发生在一个寻常的午后。
我去接一一放学,李悦正拉着石头,有些无奈地在跟他讲道理。看到我,她像是找到了倾诉对象,主动走了过来。
“江先生,我得跟你聊聊。”她顿了顿,似乎在斟酌词句,“我们家石头说,今天下午发水果点心,一一吃苹果的时候,安安静静地坐在那儿,一句话都不说。老师让她跟旁边的小朋友分享一下,她也只是把苹果递过去,抿着嘴笑笑。石头都替她着急!”
她看着我,语气里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专业判断:“一一是不是太内向了?现在是性格养成的关键期,要多鼓励她表达自己,融入集体。不让以后会吃亏的。”
我能理解她的好意。在这个时代,“能说会道”似乎已经成了一种必备的生存技能。
我低下头,看着正仰脸望着我的一一,她清澈的眼眸里没有困惑,只有安然。我为她理了理鬓角的碎发,然后才抬起头,平静地对李悦说:“多谢你的关心。不过,蝉鸣一夏,石默千年,各有其乐。她有她自己的节奏。”
李悦愣了一下,显然没料到会是这样一个回答。她张了张嘴,似乎还想说什么,但看着我那双古井无波的眼睛,最终还是化作一声轻叹:“好吧……江先生你……很有想法。”
她眼中的不解又深了一分。我知道,在她看来,我这种“顺其自然”的育儿方式,近乎于“佛系”,甚至是“不负责任”。
我没有再解释。道不同,不相为谋。我只需守护好我的女儿,让她按自己的心意,自在成长。
送走李悦和依旧在闹腾的石头,我牵着一一的小手,走在回家的路上。
“阿爹,”一一忽然开口,“石头妈妈说我,你不生气吗?”
我笑了:“为何要生气?她只是担心你。就像天上的鸟,会觉得水里的鱼不会飞,很可怜一样。但鱼在水里,自得其乐,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