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祝:“这感情好啊十三哥,我就拿两个非常要好的朋友,一个叫李卫一个叫谢无量。李卫虽然他是个逗比,但大事上从来不掉链子,多棘手的手他都能捋顺随。谢无量拳脚功夫很厉害,他就有点耿直,却不是没脑子。现在她们应该知道了我已经来到京城的消息,等他们来京城找我,我介绍你们认识。”
十三就想到当日被造句“逗比”的大哥了,脑海里浮现的李卫的印象就是大哥那样的,好笑的同时又觉得怅怅的。
四爷笑道:“那我也一定得见见你这两个朋友。”跟十三说道,“你是不知,十五差点不跟我回来,就担心他的朋友回来找不见他人,一路上也没少说起他们。”
被十五认可的朋友当然是要查一查的,当初回来四爷就把这些情况跟康熙说了,他没有私底下查,也不知道皇阿玛那边有没有收到关于那二人的消息。
“龚叔没了之后,他们俩一直很照顾我。”胤祝说道。
“那等他们来了京城,咱哥儿几个好好请他们吃一顿酒。”十三又忍不住觉得皇阿玛过分了,怎么能舍得只把十五交给一个老太监带大呢。
“你们见了我的朋友,一定会觉得相见恨晚。”李卫肯定投四哥脾气,另一个就一不定了。
谢无量就是胤祝那个从山东逃黄河水灾过去的朋友,一家子只剩他和一个瞎眼老娘,当初要饭要到他家门口的。
胤祝给了他们一大盆米汤,后来谢无量带着他娘在县城郊外定居了下来,每次经过胤祝家住的那个小镇,他都过去帮忙劈个柴什么的。
一来二去就成了好朋友。
没成好朋友之前,觉得很高冷的一个人,熟悉之后就发现这其实是个脑子不怎么会拐弯的,还特别讲义气。
因此谢无量和李卫一开始是很看不惯对方的,是处着处着,谢无量帮李卫打走几次破坏他生意的地痞无赖,李卫帮谢无量化解过几次地方胥吏的为难,他们俩才成为好朋友的。
他们还商量着,做生意的时候进行一下桃园三结义,等到赚了钱给一直考不上的胤祝花钱买个官什么的。
胤祝知道李卫才是当官那块料,坚持要给李卫买。
他参加科举都是因为009的督促,并不是为了做官。
李卫却认为他兄弟很有本事,只是没有被好的上官赏识才一直屡试不第,既然屡试不第,那就不试了,直接拿钱买呗。
然后一点钱都没有赚到的三个人因为捐资买官的事还进行了一场投票。
至今想起生活在江南的日子,胤祝都觉得很好很难得,说实话让他在宫里长大未必有长在江南快乐,所以他心里一点都没有怪康熙生而不养什么的。
其实仔细说起来,他这些皇宫的兄弟们基本上过得也都是没有爹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