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哥哥们各有千秋,相互陷害的方式也是花样百出,我希望他们以后可以不要再为皇阿玛的龙椅相互伤害,而是能够组团去外面做列强!】
一个感叹号结束全文,胤祝深深呼出一口气,看着意识海内满当当的半页作文,为自己的文采小窃喜了一下。
这么多年不学,感觉写作文还是这么顺。
殊不知,隔壁的诚亲王担心道:“十五这些的是什么啊,云山雾罩的,不会得不了分吧。”
康熙直接踹了他一脚,“你弟弟的一片肺腑之言你是完全没有放在心上啊。”
诚亲王委屈:“皇阿玛,儿臣只是不知那些条约是不是小十五在胡诌。”
【科普词条,《南京条约》,中外不平等条约之一。1840年中英两方签订,是中国近代史上清王朝和西方列强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赔偿白银共两千多万两,被迫开放通商口岸等,使完整的中国成为一个半殖民地的社会。直到一百多年后,被清政府割让出去的香港才回归祖国的怀抱。】(1)
康熙捂住胸口,一阵心悸,但他早就有所预料,还是撑住了。
【科普词条,《虎关条约》,中外不平等条约———】
诚亲王傻眼。
第175章 不直视
接着词条又是科普《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无一例外的都有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的规定,甚至康熙派施琅花了那么多钱那么长时间收复的台湾都割让给那个番邦小国了。
康熙也跟人签过条约,但他第一次在条约中听到割让这个词。想到后人如何不出息, 他的脑子晕了一阵, 再想到的就是原来两国交战,胜利的一方可以做这么多事。
家大业大的习惯了,当初签订条约的时候,明明是大清胜利,他竟然没想到过让另一国赔钱。
只是没想到, 以后大清会被那些自己认为因为远隔重洋不能过来的西洋番国欺负成这个样子。
可恨又可恶。
四爷的眼神很沉很暗,在他们不知道的时候, 十五竟然还背负着这么大的胆子,大清后人如此不争气, 难道是他在夺嫡中败给了老八?
诚亲王:丢人丢到姥姥家了, 真有这么多条约。一定不是我后人干的,这怂包的样子不是老四家就是老八家。
太子本来应该是一种看笑话的心理, 但他想到后日之百姓, 大清覆亡时的百姓是否也如明朝的那般生死难过?
怪不得,十五会跟皇阿玛说他们的老祖宗残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