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撒出来一些。
那种预感成真的感觉特别强烈,周国正蹭一下站起来,戴上师爷赶紧捧过来的官帽就跑了出去了。
来人是李煦的大儿子李鼎,周国正去苏州府时见过,当下心里就有谱了,激动而又惶恐地要跪,李鼎又不是当官的怎么敢受。
忙伸手搀扶:“周大人,小子不敢,快过去吧,不能叫那位等着啊。”
这一天县里的人就看见县令大人跟着了屁股的猫似的,骑着马跟一个年轻人往城外去了。
胤祝给龚叔扫了扫坟摆上一些供品,龚叔的坟被他之前派人来用水泥修过了,但周围也没什么落叶,应该是有什么人经常来这边打扫。
他住的那个小院子在阿奇回去之后就没有留人看守了,因此这个坟很有可能是县里叫人来打扫的,他这个身份对苏州的官员来说应该早就是上下都知道的了。
胤祝蹲下来跟龚叔聊了会儿天,这才起身去找皇阿玛他们。
这城外的春光还挺好的,但吴县的百姓没有那么闲,康熙他们沿着绿草如茵的山坡走了好久才看见一个扶着藤筐的佝偻老叟。
康熙抬手止住了后面的一众跟随,只带四爷走了过去,还没到跟前老叟就感觉到有人抬头看了一眼,笑道:“贵人看着眼生,不是我们这片儿的人吧。”
康熙笑道:“外地来游玩的,想跟您问问咱们这边的粮价如何。”
老叟笑道:“你们是粮商吧,问小老儿可是问错人了,小老儿家中无地,若不然此时也不能来此地捡野菜。”
康熙接下来的话一时无法出口。
四爷便问说:“这是什么野菜,只吃这么些怎么吃得饱?”
老叟还是那一张笑起来就显得更为沟壑纵横的脸,“我有个纸扎手艺,还有个儿,去县城给大户人家做工,一家人能勉强糊口。这叫灰灰菜,热水焯一下,加些盐巴腌起来就能吃到夏天。”
聊到老叟家里为何没地时,胤祝过来了,众人都在另一边装作很忙地看风景,他就不知道要不要过去皇阿玛那边。
老叟看见胤祝倒是笑着招招手:“祝小子,这边来。”
然后跟康熙说道:“难怪看着你面目熟悉,你是祝小子那个在京城的爹吧?”
康熙笑道:“正是,早年家中有点事便把孩子放到了这边,多亏你们这些乡里帮忙。”
老叟跟着笑:“哪是我们帮忙,祝小子没少帮我。”
他家的地怎么没的,就是因为不认字被城里的地主给坑走的,祝小子还帮他打过官司呢,可惜他们不识字,白纸黑字的写着同意用十几文的价格把地典卖给人家,官府根本不认同他们的说法。
那两年冬天没吃的,都是祝小子那个管家给他们送一些剩菜剩饭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