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刚落,一个穿着保安制服的中年男人就黑着脸走了过来。
“干什么的!谁让你们这么早施工的?不知道商场有规定吗?九点之前不准有噪音!”
李磊刚要上前理论,周莉莉却伸手拦住了他。
她迎了上去,脸上带着客气的微笑。
“王经理,您好,我是三楼新租户的老板,周莉莉。”
“这是我们跟商场签的合同,您看,上面写明了,装修期间,只要不影响九点后正常营业,都可以施工。我们装修款和押金可都是一天没欠缴清了的。”
王经理接过合同扫了一眼,脸色稍缓,但依旧板着。
周莉莉像是没看见,继续微笑着说:“我们也是想抓紧时间,争取早日开业,给商场也添添人气不是?您放心,所有产生噪音的大活儿,我们保证九点前全部结束。这不,给兄弟们带了点早饭,您也吃点?”
说着,她从何慧中手里提过一个袋子,里面是热气腾腾的包子和豆浆。
伸手不打笑脸人。
王经理看着眼前这个说话滴水不漏,又会做人的年轻女人,脸色彻底缓和下来。
他摆摆手:“早饭就不用了。记住你们说的话,九点一到,必须停掉大功率设备。”
“一定一定!”
看着王经理离开的背影,何慧中长舒一口气,对周莉莉竖起了大拇指。
李磊也咧嘴一笑,拍着胸脯保证:“你放心,咱们是正规军,绝对误不了事!保证二十八号,还你一个崭新的铺子!”
接下来的七天,周莉莉和何慧中亲眼见证了什么叫“京市速度”。
墙体隔断一天成型,水电线路两天铺好,吊顶地砖三天完工。
工人们就像上了发条的机器,李磊更是亲自上阵,卷着袖子搬板材、调油漆,忙得像个陀螺。
到了二十八号下午,当最后一块保护膜被撕下,李磊抹了把脸上的汗,对周莉莉喊道:“周大老板,过来验收!”
整个店铺焕然一新。
明亮的射灯下,米白色的墙壁和浅色木纹地板显得格外温馨雅致。
一排排定制的货架和柜台摆放得错落有致,连一颗螺丝钉都看不见。
地面光洁如镜,空气中除了新家具淡淡的木香,再没有一丝灰尘。
李磊的工人们不仅把施工垃圾清理得干干净净,甚至还用抹布把每个柜台都擦了一遍。
“漂亮!”何慧中由衷地赞叹,她用手摸了摸光滑的柜台边角,心里佩服得不行。
周莉莉满意地点点头,对李磊说:“哥,辛苦了。账目你直接跟慧中对,一分钱都不会少你们的。”
李磊连忙摆手:“哎,莉莉你这就见外了!以后有什么活,招呼一声就行!”
说完,他便带着工人们,风风火火地撤了。
二十九号,京市的火车站人头攒动。
顾盼和蔡茜一人牵着一个娃,身后还跟着周莉莉的婆婆周玉芬,她怀里也抱着一个。
正是甜甜、想想和小汤圆。
一个月不见,小汤圆又长大了不少,黑葡萄似的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四周。
当她看到周莉莉时,却愣住了,小嘴一瘪,扭头就往奶奶怀里扎,一副“你是谁,我跟你不熟”的样子。
周莉莉的心像是被针扎了一下,又酸又软。
她伸出手,声音都放轻了许多:“汤圆,妈妈抱。”
周玉芬笑着把孩子递过去:“这小丫头,认生了。你多抱抱就好了。”
周莉莉赶紧接过女儿,熟练地解开衣扣给她喂奶。
熟悉的味道和温暖的怀抱,终于让小汤圆放松下来,小手抓着妈妈的衣服,大口大口地吃起来。
看着女儿依赖的模样,周莉莉心里那点失落才烟消云散。
回到租好的两居室,周玉芬一边安顿孩子,一边絮叨:“这一个月,多亏了盼盼,她奶水足,元宵和汤圆都跟着吃了母乳。我还给孩子们添了米糊和蛋黄,都长得壮实着呢。”
周莉莉拉开冰箱门,指着冷冻室里码得整整齐齐的一排排储奶袋,对婆婆说:“妈,你看,我也存了不少。你以后热奶的时候,先用凉水解冻,再用四十度的温水泡着,千万别用开水。”
周玉芬看着那满满一冰柜的“存粮”,惊讶得合不拢嘴:“哎哟!你这孩子,真是……什么都替我想到了,这下我就放心了。”
屋子里,孩子们的咿咿呀呀,大人们的笑谈,让这个临时的小家充满了暖意。
何慧中看着眼前这一切,忍不住感慨:“莉莉姐,店开好了,家人也来了,咱们这就算是彻底在京市扎根了。”
周莉莉抱着女儿,看着窗外,目光落在不远处的星光百货大楼上。
“扎根?”
她笑了笑。
“根才刚种下去,离枝繁叶茂,还早着呢。”
她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锐光。
“货齐了,人到了,店也亮了。”
“现在,就差一把火,把我之前建的那几个群,彻底烧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