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元末:朕才是真命天子 > 第263章 谁出的鬼主意

第263章 谁出的鬼主意(1 / 2)

第263章谁出的鬼主意

闵子顺也知道,要是什么都不告诉他,很难取得李华甫的信任,让他做成这件事,于是只能说道。

“太详细的事我不能说,但我可以给李兄透漏一点,我们收到可靠的消息,元廷的中央大军,九月份就会南下,到时还是丞相脱脱亲自领军,这对义军来说,实在不是一件好事,所以我们准备用这封奏疏,把那脱脱再拖在大都几个月到半年,我们义军也好做更多的准备,此乃缓兵之计,李兄能听明白吗?”

李华甫又看了看那封奏疏草稿,上面说让脱脱现在开始屯田,今年还可以种晚稻,九月底就能收到粮食,可解大都缺粮的燃眉之急,脱脱筹集大军也需要很多粮草,此举也能为大军提供不少粮草,如果种晚稻来不及,那也可以种冬麦,来年五六月可熟,有总比没有好,总比全等着江南的粮食要强。

如果脱脱真的听了这奏疏的建议,确实可以拖几个月,多了不说,起码也能拖两个月的时间。

李华甫越想越觉得这奏疏上的内容有道理,不禁高看了一眼这庐州红巾,这究竟是哪个鬼才想出的主意,能想到用这玩意当缓兵之计?

可他还是有些怀疑道,“把这玩意送上去,脱脱就能留下种地?不过是屯田而已,他找其他人干不就行了,自己不还是能带兵南下?”

闵子顺当即解释道,“不会的,脱脱是个权臣,权臣自然要把所有大权都抓在自己手里,更何况这屯田乃大功,他怎会把这到手的功劳送给别人,如今他以丞相之身,又兼领太师之位,再兼领一个大司农,我看也未尝没有可能。”

李华甫闻言暗自点头,对方分析的有理有据,就连脱脱的性格和反应也做了考虑,可谓思虑周密,这玩意要是真能送上去,说不定真能让他们的计谋得逞,可是

“闵兄弟说的是很有道理,可是我为什么要冒着杀头的危险来帮你们义军做事?我现在可是朝廷命官,帮你们做事,我有什么好处。”

闵子顺顿时笑道,“朝廷命官?大元的朝廷恐怕都撑不住三年了,再说李兄本也是反贼出身,我不信你就这么看重区区一个州判之位。

“再说官身,做谁的官不是做?大元国祚将亡,李兄难道还想给元廷陪葬不成?何不早投下家,也为今后之事多多考虑。

“我家大帅亲口许诺,若李兄能助我们做成此事,便是立下大功一件,大帅可直接给李兄封官,李兄若想从文,可从正四品的知府做起,若想从武,可直接从领兵万人的从三品武将做起,任李兄自选,若是从武,今后立下战功,封爵也未尝没有可能。”

李华甫闻言不禁心头大动,这个条件给的,可真是不低啊,确实令他十分心动,他本来就是个反贼招安成的州判,对于再次反叛元廷,根本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只是毕竟初次见到这闵子顺,心里还是不敢立刻答应。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闵子顺居然又补了一句。

“早听闻李兄重情重义,为报昔日恩情,肯起兵劫狱去救王兄,可到底是没救出来,我家大帅也对李兄和王兄的事迹有所耳闻,常称王兄为义士,称李兄为知恩图报的忠勇之士。

“大帅深知李兄未能救出王克柔,心中有愧,因此为补李兄的遗憾,我家大帅说了,若此事办成,日后可从王氏挑选有用之才加以培养,给予官身,一是圆了王兄未竟之业,二是也让王兄的族人日后有个着落,三来,也是为了弥补李兄的遗憾,从今以后,也算是李兄报了王兄往日的恩情,如何?”

李华甫闻言顿时抬头直勾勾的看着闵子顺,当即一拍大腿道,“他奶奶的,你家大帅倒是真讲义气,我帮他做一件事,他连王兄的家眷子嗣也要帮着照顾,是条好汉,这事我帮你们干了。

“只是我虽与那高邮知府李齐认识,可也只是被他招安过而已,并无过多交集,我跟他不熟啊,有何理由让他帮忙上疏。”

闵子顺见他答应了下来,当即说道,“这事好办,理由我们已经帮李兄想好了,就说李兄受了招安,终于知道了这做官的好处,只是这泰州判官的官职还是太小,李兄想要再升一升,既然当初是李齐招安的你,那就一事不烦二主,干脆再去拜他的门子。

“李齐定然不肯轻易答应,到时你就把这屯田策说与他听,让他给脱脱上疏,这样他就能在宰相那里记一个大功,将来他发达了,也让他多带带你,你这屯田策不就顺理成章的递上去了。”

李华甫闻言眼前一亮,而后又忍不住吐槽道,“还是你们书生奸诈啊,这他娘到底是谁想出的鬼主意,你还别说,就李齐那样贪财抢功的小人,他还真会帮忙上疏.”

于是,又两日过去,李华甫便带着银子,还有闵子顺亲自教他的说辞去了高邮,找到李齐府上,求他帮忙升官。

李齐对这招安的反贼判官本就没什么好感,但人家既然愿意送银子,他也不介意接待一下,可听说李华甫是找他帮忙升官的,李齐就忍不住吐槽道。

“李华甫啊李华甫,不是我说你,老爷我自己还想升官而不可得呢,又怎么帮的了你。”

李华甫连忙上前谄笑道,“这升官吗,确实不容易,可有了门路自然就不一样了,想要升官,首先得有门路,小人不认识别人,只有知府大人这一条门路,既然当初知府大人能招安小人做判官,那自然能让小人再进一步。

“有了门路,这第二条嘛,无非又是两样,要么有功,要么有钱,小人自然没有功劳,于是就只能拿钱来孝敬知府大人了。”

李齐看着摆在桌上的十锭银元宝,闻言忍不住笑道,“呵呵,半年多没见,没想到你倒是比以前圆滑了。”

李华甫连忙陪笑道,“这都是小人以前有眼不识泰山,也没见过什么市面,以前哪里知道做官的好,要不是有知府大人提携,哪里有小人今天。”

“呵呵。”李齐又笑了下,但还是摸摸那些银元宝说道,“我虽喜欢这黄白之物,但只怕你这个忙我还是帮不上啊,毕竟我也只是个知府而已,你还想升官,我总不能给你拔成知县吧,我也没这个权利啊,你想升官,老爷我还想升呢。”

李华甫又连忙陪笑两声,凑近了道,“知府大人说笑了,小人刚才就说了,这升官得有门路,有了门路还得有钱有功,小人只有知府这一条门路,可知府不同,知府是能直接给丞相上疏的。”

“嗯?你什么意思?”李齐顿时皱眉问道。

李华甫连忙又说道,“知府大人想升官,给丞相送钱恐怕是不行了,丞相怎么会瞧的上咱们这些小钱,还是得有功劳才行,如今天下,什么功劳最容易得,什么功劳最受陛下和丞相重视,自然是有关红巾反贼的功劳。”

李齐又皱了皱眉,“怎么,你有红巾反贼的消息透露给咱,让咱能轻易立功?”

最新小说: 1991我的年代华娱 被绿后:我一天一百万生活费 开局退婚抄家?我靠蜀锦逆袭首富 八零:换嫁小渔村,我成全家团宠 风舞南诏 我在港娱吃瓜看戏 元末:朕才是真命天子 公主在上,太傅别乱来 这个识别万物错的太离谱了! 斗罗龙王之九龙破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