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元末:朕才是真命天子 > 第296章 小茅山会战(五)

第296章 小茅山会战(五)(1 / 2)

第296章小茅山会战(五)

邱初一和刘六结伴下了山,两人边往山下走,邱初一一边问道,“咱们下山去哪投军?是直接去当涂,还是先去找山下的大军?”

刘六摇了摇头,“俺也不知道呢,先下去看看再说,看看义军能不能打赢.”

“嘘,别说了,那边有人。”

刘六正说着呢,突然被邱初一拉了一把,刘六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只见半山腰一块平台的八角亭里,正有一群人站在那里向战场眺望,为首是个身穿锦袍,员外模样的人,旁边还有个手执芭蕉蒲扇的中年儒生,身边还聚集了一群各色打扮的百姓。

刘六当即道,“走,咱们也过去看看。”

邱初一看了一眼,小声道,“那人好像是隔壁乡的沈员外。”

“管他是谁,他能看,咱们也能看。”

两人凑到人群前面,见人群里也有上山来避祸的百姓,其中也不乏一些抱着跟他们同样目的的青壮男子。

那沈员外扭头看了眼刚来的邱初一等人,见他和刘六都穿着一身补丁衣服,脚上踏着草鞋,只看了一眼便回过头去不再理会,倒也不介意有泥腿子跟他们一起观战,而是自顾自的跟身旁的中年儒生说着什么。

就在这时,人群前面突然有人指着山下喊道,“要打了,要打了!”

众人闻言都忍不住向山下看去。

小茅山山脚下的战场,叶升带着一个营的骑兵在元军大阵侧前方虎视眈眈,另外三个骑兵营还在跟元军的骑兵纠缠。

元军本来也有三千骑兵的,但这连续几天的骑哨战打下来,现在就只剩两千了,这些从各处汇聚到一起的骑兵,本来就互不认识,也未经合练,装备也不如圣武军骑兵精良,根本不是对手,现在只能苦苦支撑。

圣武军和元军双方相隔六里,遥遥对峙,谁也打不到谁,有圣武军的骑兵在一旁骚扰,元军又不敢扎营。

想要挡住五千骑兵的集团冲击,非得有一两万步兵列成密集的枪阵,还要辅以远射兵种,才有可能挡得住。

可元军如果只列一道枪阵,那叶升就可以利用骑兵的机动性,绕去元军其他方向进行掠袭,相应的,其他方向的元军如果不想被骑兵突脸,就只能同样列阵防备,完全无法停下来安心扎营。

或许陈兆先可以用八万人在外围撑起一个巨大的空心方阵,然后留一两万的中军在里面扎营,但鲁锦的三万甲士就在几里外,圣武军又不是来看戏的,怎么可能给他安心扎营的机会。

“披甲,列阵,缓步行进!”

鲁锦在中军大纛下发出指令,传令兵立即奔赴各处,各部很快停下来,将士们纷纷卸下身后背着的麻袋,从里面掏出甲胄麻利的披在身上,然后将麻袋卷起来挂在腰后,戴上头盔,系好连体顿项的扣子,浑身上下顿时只露出一双眼睛和鼻子。

咚咚咚咚——

鼓声响起,全军在身后村庄补充了淡水,又开始在鼓声的节奏中向前移动,不过这次走的很慢,并不是行军,而是一边前进一边调整阵型。

禁卫军的四个车营在前,两百五十多辆大型四轮马车一字排开,整个大阵向前移动了大概一公里,然后车营原地调头,把车尾朝外,马匹朝内,每辆车中间都留出六米多宽的空隙,一是方便稍后车辆调头,留出转弯空间,二是给炮营留出射击阵位。

接着是两个炮营,四个八斤野战炮连,两个23斤重榴弹炮连,两个14斤轻榴弹炮连,一共128门火炮,依次进入车营留下的缝隙中,解开炮衣,调整炮口方向,瞄准前方的元军大阵。

四个八斤炮连在横阵的两端,然后是重榴弹炮连,32门轻榴弹炮放在最中间,他们稍后要跟着中路突击集团一起进攻。

车营和炮营组成第一条战列线,在他们后面,是依次排开的八个禁卫火枪营,共同组成第二条战列线。

再后面是杨璟的三个长枪步兵团战兵,三个团中间还夹着两个禁卫军的黑色重甲陷阵营,将三个团各自隔开,身后还有一个禁卫骑兵营,暂时由卞元亨带领,这些近战单位共同组成第三条战列线。

整个队伍的最后排,还有杨璟三个团的三个辅兵车营,这三个辅兵营加起来也有近200辆大车,放在最后面当作掩体,防止敌军绕后突袭。

将近三万甲士,不算叶升的骑兵,两万多人列成一道宽度近两公里的一字横阵,一边缓步前进一边调整队形,到了距离元军还有四里远的地方,终于列好阵停了下来。

等阵线布好之后,鲁锦的指挥位置也有了着落,被放在第二排火枪兵和第三排近战兵中间,位于全军正中,有亲兵推来几辆大车,拿出早已准备好的材料,很快在全军正中搭起一座三层高的望楼,鲁锦的中军大纛也跟着在望楼上立了起来,金鼓旗号也跟着立于望楼周围。

鲁锦登上三层高的望楼车,架起望远镜观察起了对面的元军,元军此时也在整理队形阵列。

对面的元军在骑兵的持续骚扰下,再加上鲁锦这边大军的缓步逼近,眼看着双方距离都不到四里了,月鲁帖木儿彻底没了扎营的打算,只能命令大军调整成迎敌阵型,也朝着鲁锦这边压了过来。

鲁锦用望远镜观察了一会,发现元军果然摆出前中后左右五军的保守阵型,顿时心中大定。

“击变令鼓,各部认旗!”

咚咚咚咚——

一面十分巨大的变令鼓被有节奏的敲响,身处于大阵各个方位的将领们纷纷侧目看向中军望楼。

鲁锦让亲兵摇动信幡旗,开始联络各部。

第一个摇的是黄心蓝方旗,代表车营,前方四个车营的营官看到后,纷纷挥舞各自的绿色三角营旗回应,中军这边又摇起红色五彩牙旗回应,表示看到信号。

这一来一回,就相当于对讲机测试,表示指挥系统顺畅,通信良好。

又是一阵变令鼓响,中军挥黄色红牙旗,两个炮营也摇旗呼应,中军挥五彩牙旗回应,然后是黄色双枪旗,代表火枪兵,红色黄牙旗,代表杨璟的近战兵,黑色白斧旗,代表陷阵营,白色黄牙旗,代表禁卫骑兵营。

各部认旗完毕,指挥系统良好,鲁锦又看了眼对面元军的动向,用望远镜里密位测了一下双方的距离,下令让炮营开始准备。

杨换收到信号,立刻组织炮营参谋制定射击参数,然后让传令兵分发给各连执行。

片刻之后,当即有数名身背三面炮营信幡旗的传令兵策马奔出,来到阵前,他们每人扛着一块二尺宽的木牌,上面贴着大白纸,用毛笔写着射击参数。

牌子上写着目标距离、炮弹种类,几号装药,发射仰角,炮击模式。

传令兵一边吹着急促的喇叭声,一边从各个炮位前路过,看到射击参数的炮长纷纷举起黄色三角旗,表示收到,没看清的就等着传令兵回来的时候再看一遍。

没过多久,各个炮位上就举起一串黄色小旗,开始指挥各炮装填弹药,调整射角。

四个八斤野战炮连,第一轮目标1500米,实心铁弹,一号装药,射角五度,一发试射转十发效力射。

两个重榴弹炮也是1500米,但是打的是榴弹,用零号装药,也就是减装药,射角十度,一发试射,这是为了温炮。

火炮射击时,炮管的冷热是射击的一个重要参数,第一发属于冷炮,不能使用大号装药,否则容易炸膛,要先用减装药或者标准装药先打一发,给炮管加加温,然后才能装填大号装药。

这个理论哪怕到了现代也没改变,冷炮发射第一发必须用牵引绳拉发,保持和火炮的距离,防止炸膛,第二炮才能站到火炮旁边手动扳机击发。

最中间的两个轻榴弹炮连,第一轮不参与射击,他们的射程不够,哪怕是最大装药,十度射角也打不到1500米,不过杨璟还是让他们装填了一发榴弹,等候命令。

各炮装填完毕后,炮长纷纷举起绿旗,表示准备完毕,随时可以发射。

对面的元军大阵中,月鲁骑马站在中军大纛之下,踩着马镫直立而起,此时已近未时,元军背东面西而站,下午一点多的太阳西照,酷烈的阳光刺得他们难以睁开眼睛。

大晴天的下午,二十多度的气温让人员众多的元军凭空多了几分焦躁。

最新小说: 1991我的年代华娱 被绿后:我一天一百万生活费 开局退婚抄家?我靠蜀锦逆袭首富 八零:换嫁小渔村,我成全家团宠 风舞南诏 我在港娱吃瓜看戏 元末:朕才是真命天子 公主在上,太傅别乱来 这个识别万物错的太离谱了! 斗罗龙王之九龙破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