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元末:朕才是真命天子 > 第313章 江北战役打响

第313章 江北战役打响(2 / 2)

濠州的事情忙完,朱亮祖一天也没多待,当即率领102师拔营,向着来安方向行军,前往战役出发地点集结。

接下来的几天,和州到采石矶的江面上十分忙碌,往来的船只不断,运送着各种物资和部队,鲁锦也在这边盯着扩军和调兵遣将的事情。

俞通海和张德胜的40军整编后被调到镇江集结,准备渡江。

叶升的116师整编后,被鲁锦调去已经改名的镇江府,三个团分别镇守镇江、丹阳和金坛三城,一边守城一边练兵,这样等东征的时候就不用调来调去了,直接从丹阳就能出发。

卞元亨也从定远把兵接了过来,经过简单整训之后,前往镇江集结。

吕珍和闫都宪接到各自的一千新兵后,也在水师的运送下,于夜间从泰兴偷偷渡江,吕珍直接让手下将领,带着这些新兵潜伏到泰兴城外的村子里,又私下里召集一些以前跟着自己贩盐的手下,让他们分别去乡下召集兵力,不要声张。

然后联络泰兴当地的情报小组,在情报人员的帮助下,分批分次往城里藏了三百多人,还让这些人带进去一百颗手榴弹,和一些骨朵、矛头之类的兵器,把短矛的矛杆藏在卖柴的柴捆中送入城中,到了城内再组装到一起,准备随时策应城外的部队起事。

和吕珍这边相比,闫都宪的泰州就比较简单了,李华甫本来就是泰州判官,面张四还是泰州千户,他们在城里本来就有兵,再加上有李华甫这个当官的掩护,很容易就把一些兵器和火器送入城中,闫都宪带去的那一千新兵,也被他们藏到了泰州郊外的庄子里,只等城里起事,他们就能在城外募兵响应。

与此同时,原本守在镇江路的常遇春109师,还有刚刚重建的廖永坚107师,两个师六个团的兵力,也被鲁锦调去了当涂县,暂时在那里驻守练兵。

同时让常遇春派出斥候哨探芜湖的情况,让他们准备向芜湖和池州路进兵,顺着长江江岸一路打过去。

这是鲁锦给华南方面军准备的底子,常遇春这样的大将之才,如果不能用来单领一路大军,就实在太可惜了。

到了初八这天,收到命令的郭子兴也渡江来到了建康,鲁锦在府衙召见了郭子兴和曹良臣。

“这次扩编升职的,都是跟我渡江的有功之臣,按理说第八团没有战功,是不应该给你们升职的。”

郭子兴闻言不动声色,鲁锦叫他们过来不就是为了扩军的吗,现在说这个无非是想压一压他们,或者给他们施恩,让他们承情,所以他也没出声。

鲁锦这时又说道,“但接下来攻打浙东还需要很多兵力,新扩编的兵力都算上也不够,于是我思来想去,还是觉得你们第八团拿来扩编最合适。

“郭指挥投咱们圣武军时间也不短了,第八团的番号也算靠前,良臣更是原第四团的老将,现在通海、通源、张德胜他们几个都已经升到了督师,也不能让你们这些老将一直干看着,所以我准备把你们的第八团扩编成117师。

“不过事先说好,你们没有战功,若是直接授予督师职位,难免让人说闲话,因此扩编后的117师,由郭公来担任代理督师,良臣担任代理副督师。

“你们的职位都是暂代的,想要把这个代理两字去掉,还要在这次的东征之战拿出真本事出来,这样给你们扶正,别人也说不出什么闲话,都明白吗?”

“明白!”曹良臣当即抱拳领命。

郭子兴也感激道,“多谢大帅给咱们这个机会,这次咱一定好好表现。”

鲁锦听出他话中的意思,当即笑着道,“这次郭天叙跟着第四团渡江,表现的就很不错,这次扩军也升到了团指挥使,郭公你可得好好上进啊,不然将来就要让自己的儿子超过去了。”

郭子兴话里的意思是鲁锦以前故意不给他机会,是在故意压制他,他虽然不说但不代表不懂。

鲁锦也用郭天叙的事情回他,虽然我是压制了你,可你儿子我可没压着,只要好好打仗,作战用命的,我想压制也压制不住,毕竟有功不赏如何服众,你自己一直没有机会,还不是上次作战的时候不够积极?

“哈哈哈哈。”郭子兴闻言尴尬一笑,当即说道,“青出于蓝胜于蓝,倒也不是坏事,咱老郭岁数大了,也不知道还能替大帅打几年仗,咱家这几个小子早点顶用才好,反正他们升的再快,我也是他们老子。”

鲁锦点点头,“正好郭天叙这几天也在扩军练兵,暂时就住在城外大营中,他听说我将你召来,可是着实高兴了一天,听说昨日还给你准备了好酒呢,一会你们父子见了面,可得好好聚聚。”

“哈哈哈哈,还算那小子孝顺。”郭子兴当即捋着胡子笑道。

曹良臣则是在一旁问起了正事,“大帅,这次东征什么时候出兵,具体是个什么章程?”

鲁锦解释道,“你们最多只有一个月的扩军练兵时间,从我这出去就先去扩军,具体的东征安排,这次东征分为南北两路,同时进兵,你们117师隶属于南路军序列,主将是朱寿,到时可以让朱寿给你们安排,他会给你们开会说清楚的。”

“是,那我就没问题了。”

两人当即就告退就忙活扩军之事去了。

鲁锦这边也在和冯国用、杨恒等人商量新兵的装备问题,这次扩军那么多,兵甲的缺口是个很大的问题。

兵器倒不是很缺,这次渡江之后,庐州那边送来了积攒大半年的七八万支大枪,再加上缴获的十几万元军的兵器,新扩编的部队做到人手一支兵器是不难的,关键还是甲胄。

这次渡江之战,从当涂和采石矶开始算起,一直到攻下建康城,累计缴获了四万三千多副各式甲胄,铁甲和皮甲差不多各占一半。

之前从庐州也送来近三万副制式布面铁甲,第一轮扩军的时候已经分下去了一大半,还剩一万多副,只够再装备三个团。

华东方面军的总兵力,不算那个骑兵团和炮团的话,一共是28个步兵团,而且炮团和骑兵团本来就有甲胄,另外杨璟、俞通海、张德胜、以及朱寿和张温的火枪团,这五个团也是本来就有甲胄的。

渡江后送来剩下的那些甲胄,还可以再装备三个团,这就是八个团了,还差二十个团的甲胄。

这20个团里还有两个是新扩编的先登团,他们本来各自就有一个营的甲胄,还缺六个营的甲胄而已,算一个半团的缺口。

从上个月九月初十补充铁甲,到十一月十五东征开始,中间还有两个月的时间,这两个月铁厂又能生产大约一万六七千副制式铁甲,如果只配发给各团的四个战兵营,辅兵营不发甲胄的话,这样又能装备五个团。

如此一来,就还只剩大概14个团的缺口。

缴获的43000副各式甲胄,如果只装备战兵,不给辅兵,连勤杂人员都不算的话,那每团四个营的战兵就是3200人,这缴获的四万多副甲胄,差不多正好能装备13个团,就只差一两个团的缺口。

暂时也只能这样了,再多的甲胄鲁锦也不可能凭空变出来。

然后缴获的两万多副元军铁甲,也优先给主攻部队使用,剩下的皮甲分给二线部队,最后用来填线的镇守部队,暂时则分不到甲胄,比如镇守常州和溧阳的部队,距离后方最近,这两个团就不用装备甲胄了,反正离着近,等将来再生产出新的,也可以就近给他们补充。

这样一来,华东方面军的兵甲缺口就差不多能糊弄平了,只是现在需要甲胄的又何止只有杨璟的部队。

马上要开始的江北战役,肯定也要扩编很多部队,而鲁锦现在连未来一个多月的甲胄产量都已经预支出去了

时间就在这样紧张的准备中一天天过去,终于到了十月十一这天,已经抵达来安前线的朱亮祖和廖永忠向鲁锦发信,35军六个团的大军集结,开始向东面的扬州路进军,江北战役正式打响!

(本章完)

最新小说: 重活一次我要选择自己的人生 军工霸主从1985开始 入伍被叫三爷爷?司令为我颁军功 此生定不负你 娘娘媚骨天成,帝王将相皆俯首 可以穿书后,我靠捡垃圾赚翻了 1991?????? NBA???????????? 让你赶工期,没让你名扬海外! 1991我的年代华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