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攻敌之必救(2 / 2)

廖永忠闻言抓了抓头发,他一个疍户渔民出身,没读过什么书,学的所有兵法都是跟着鲁锦还有那本速成兵法学的,对这些历史上的著名战役根本一无所知,于是就问道。

“那那个南唐的杨行密,他是怎么击败后梁大军的?”

冯胜当即说道,“当时黄河还没有夺淮入海,杨行密是借了地势,掘了淮河大堤,水淹七军,这才以少胜多,打赢了那场清口之战。”

冯胜说完还一副跃跃欲试,似乎想要仿效杨行密,再来一次水淹七军,打一场清口之战的样子。

然而其他人听完却面面相觑,总训导官高耀这时也开口说道,“能不掘河还是不掘的好,当今天下之所以冒出无数红巾,引起天下众怒,这开河便是首因,咱们若是再掘了黄河,既然能挡住脱脱,也要生灵涂炭,还会使大帅背负骂名。”

这话一出,众人再次陷入沉默,就在这时,一直没说过话的小将杨换突然举起了手,“我或许有个办法。”

众人闻言立刻向他看去,杨换连忙改口,“只是个建议,能不能行还得诸位将军定夺。”

“你说说看。”朱亮祖立刻说道,这一路打过来,杨换的炮团表现优异,虽然平时为人低调不怎么说话,但偶尔发言却总能说出一些有用的点子,因此朱亮祖也没把他当小孩看。

杨换这才说道,“按照刚才胡指挥的说法,是不知道敌军会从何处进攻,因此找不到防御重点,既然如此,那我们就主动把敌军引过来不就行了。”

“怎么引过来?”冯胜顿时皱眉问道。

杨换继续道,“我之前跟大帅读书的时候,除了学习炮术和数学,大帅偶尔也会讲一些战例和兵法。

“大帅曾言,他的兵法师傅有三位,一位林师傅,官拜大将军,统兵百万,一生转战上万里,胜多败少,为人老成持重,用兵老道,记忆超群,有过目不忘之能,而且著有多部兵书。

“大帅让咱们学的那本速成兵法,其实就是这位林师傅教导麾下大将的口述原话,只是被咱们大帅记下来了而已,这才抄录成册又转教给我们,诸位兄长既然读过那本速成兵法,应该也能从中看出这位林将军的厉害之处。”

赵仲中有些惊讶,“还有这回事?大帅怎么没跟我们说过。”

冯胜也皱了皱眉,“我也读过不少兵书和史籍,怎么从没听说过有一位统兵百万的林姓大将?”

杨换摇了摇头,“这我就不知道了,大帅也没说过几位师傅的来历。”

朱亮祖也来了兴趣,“那另外两位呢?”

杨换又道,“还有一位粟师傅,也是位大将军,曾经以三万对战敌军二十万重兵,还打出了七战七捷的耀眼战绩,后来又指挥过一场大型战役,用60万兵歼灭敌军八十万重兵集团,一战定乾坤,堪称用兵如神,常被大帅称为在世韩信,这位粟师傅最擅长用间,以及情报战,还有调动敌军。

“第三位师傅其实是这林粟二将的师傅,也是大帅说的师祖,师祖曾给粟将军的评价就是,调动敌军如臂指使。”

在场众人都听的一愣一愣的,冯胜更是皱眉道,“你没记错吧,如臂指使不是用来说己方指挥有方的吗,若真有人连敌军的兵都能如臂指使,那说一声当世韩信倒真不为过,可这又如何能做得到?”

廖永忠这时看了眼朱亮祖,突然想到当初鲁锦调动朱亮祖,先放庐州信使去六安,将他吸引到庐州,再用家眷要挟他回六安,不仅如此,半路上还派叶升为间,这又擅长用间,还能调动敌军如臂指使,怎么那么像那位粟将军的作战风格?

原来大帅是跟此人学的啊.

朱亮祖察觉到了廖永忠的目光,顿时也想起了这档子事,他顿时没好气的瞪了廖永忠一眼,廖永忠倒也识趣,没当着大伙的面揭他老底

“咳咳咳咳。”朱亮祖顿时咳嗽一声打断众人,他怕廖永忠当众说出当初的糗事,连忙道。

“小杨指挥,我懂你的意思了,你是说要调动敌军,主动来我们选好的地方,与我决战,这样就不用处处设防,可以集结主力将敌军击败了是吧?”

杨换立刻抱拳道,“总管明鉴,我正是此意。”

冯胜又道,“说的容易,可是该怎么调动敌军过来,总不能把脱脱和那鞑子皇帝的家眷抓过来吧?”

廖永忠结合鲁锦以往的战绩,已经明白了杨换的意思,当即说道,“其实这事也简单,所谓调动敌军之法,其实也只有那一两种,或是在敌将身边安插间谍,诱使敌军前来,或是攻敌之必救,也就是所谓的围魏救赵,敌军不来也得来。”

“咳咳咳咳。”朱亮祖又是一阵咳嗽,看了廖永忠一眼,连忙提醒他不要继续说下去了.

胡海看了两人一眼,没明白什么意思,然后才说道,“用间就不说了,现在肯定来不及,那就只有攻敌之必救一招,可现在不就是找不到这个必救的要点,所以才为难的吗?”

杨换这时又突然开口道,“所谓攻敌之必救,其实也不一定非要有那么个明确的位置,可以只是一种战略态势,只要让敌军相信我们要去打这个‘必救’,那就可以做到调动敌军。”

众人闻言若有所思,朱亮祖直接问道,“具体怎么说?”

杨换又说道,“大帅给我们的任务,是拿下洪泽湖以东,淮河以南的这片区域,这次江北战役也就可以结束了,但这其实是大帅跟咱们说的,敌军又不知道我们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我军从扬州一路北上,势如破竹,如今已经打到了淮安城下,如此大好形势之下,敌军怎么知道咱们打下淮安后,会不会继续渡河北上?

“既然淮安下游数百里防线没有重点可守,那就干脆不守了,咱们可以直接转守为攻,在淮河上架起一座浮桥,派骑兵去四面哨探,尤其是淮河北面的沭阳和安东州(涟水),再派一个主力团渡河,到对岸扎营筑垒,营造粮仓,造出一副立刻渡河北上的声势。

“敌军定然以为我们要继续北上,淮河再往北,就到了齐鲁之地,以我军的发展势头,想要全据山东之地恐怕也用不了多久,一旦我们拿下山东,那几乎就相当于兵临大都城下了,元军绝不会允许我们继续渡河北进,一定会想方设法把咱们赶回淮河以南。

“一旦敌军想要把咱们赶回淮南,那么这条浮桥,不就成了我军之必救,敌军必取之处了吗?那么他们就一定会来浮桥这里阻击我们,这不就把敌军引过来了?”

“妙啊!”胡海当即击掌赞道,“攻敌之必救,还能这么反过来用,吸引敌军来攻我军之必救,这法子可行。”

廖永忠也举一反三,顺着这个思路延伸道。

“我们还可以将敌军引过来后,诈败诱敌,退回南岸,让江北的部队撤回来,敌军若敢渡过浮桥追过来,那我们正好可以集中上百门大炮的优势火力,击其半渡!

“待敌军崩溃后,我军再集中主力一拥而上,将敌军赶回河里,把来犯之敌歼灭于河岸滩涂之地,这样咱们刚打下来的地盘也就保住了!”

朱亮祖一拍大腿,“主动诱敌,击其半渡,就用这个法子!”

(本章完)

最新小说: 娘娘媚骨天成,帝王将相皆俯首 可以穿书后,我靠捡垃圾赚翻了 1991?????? NBA???????????? 让你赶工期,没让你名扬海外! 1991我的年代华娱 被绿后:我一天一百万生活费 开局退婚抄家?我靠蜀锦逆袭首富 八零:换嫁小渔村,我成全家团宠 风舞南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