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方国珍归降
杨璟把丘楠扣在这里,除了有意向他展示圣武军的实力,让方国珍不要产生误判之外,另外也是为了趁机发动渡江行动。
他之前一直担心自己渡江进攻绍兴路的时候,方国珍的水师跑来捣乱,现在好了,使者暂时扣在这里回不去,方国珍也不知道鲁锦这边的态度,这样他就更不敢轻举妄动了。
腊月十三,渡江行动发起,方国珍的水师果然没来。
杨璟之前让张龙侦察地形,挑选渡江地点,最后也没选择在萧山渡江,那里是钱塘江的入海口,江面太宽了,而且还有潮水,导致水流流向不稳定,架设浮桥十分困难。
于是最终的渡江地点,选在了富阳与杭州之间,一块后世称为双浦镇的地方。
钱塘江从东南的浙中山地中流出,在富阳境内连续转过几个大弯之后,到双浦镇这里又来了个急转弯,然后再转过一个大弯才直流入海,导致江水流速大大减缓,同时这里的江面也不太宽,距离入海口还有好几个弯道,几乎不会受到钱塘江大潮的影响。
再加上双浦镇本身地势平坦,适合大军集结,而且双浦镇对面,也就是后世的滨江区闻家堰这里,地形较为狭窄,适合集中兵力从一点渡江,先头部队渡江后,也容易在对岸建立桥头防线,为后续部队渡江争取更多时间。
这一段的江面宽度也仅有七百米,水比较浅,拿根竹竿都能轻易插到江底,方便固定船只,建造浮桥也比较容易一些。
确定了渡江位置,华东方面军立刻开始行动,不断有从运河里拖来的漕船,被拉到钱塘江边,然后沿着西岸一路逆流而上,向着双浦镇这里汇聚。
对岸的江浙行省平章定定也在时刻关注着圣武军的动向,从前几天发现圣武军在搜集船只,往钱塘江里划的时候,他就知道杨璟这是要渡江了。
定定顿时急得连连派人去找方国珍,让方国珍派水师来助阵,但方国珍的使者都已经到杨璟这边了,来了好几天,到现在还没回去,方国珍也怕再次触怒了圣武军,那之前的降表和金银不就白送了吗?
于是就以给两个兄弟治丧为由,死活不肯出动水师,定定急了,又接连派出几拨信使,最后方国珍干脆又找理由,说他上次去刘家港打贼军水师,损失惨重,不光兄弟死了俩,手下士卒更是折损了上万,舟山、台州和温州家家挂着白幡,朝廷只一个劲的催着他用兵,却一文钱抚恤也不给,那他坚决不出兵。
临战闹饷,这也算是前宋留下的好传统了
定定气得要死,却又毫无办法,其实方国珍那边也急,想着丘楠怎么还没回来,不会是杨璟做不了主,又被送去建康见鲁锦了吧?
腊月十三,用于架设浮桥的船只和大军,全都在双浦集结完毕,定定这个怂货一溜烟就跑去了绍兴城里,还让人在海边准备了船只,随时准备往海上跑路,只让庆元路万户全驹儿,罗木营万户普贤奴,这父子俩率三万兵去闻家堰阻挡圣武军渡江,这就是整个浙东地区元军最后的机动主力了。
晌午巳时初,杨璟下令开始渡江,数千名船工驾着漕船从双浦镇向对岸延伸,钱塘江两岸的双浦镇和闻家堰,圣武军和元军双方大军云集,全驹儿和普贤奴派出大量弓弩手,到岸边射击圣武军这边架设浮桥的船工。
杨璟这边则是在江岸集中了两个禁卫师炮团的大部分火炮,足足上百门大炮,朝着对岸元军的弓弩手阵列狂轰滥炸。
这一段江面只有700米,而炮团的重榴弹炮和野战炮,都能轻松打出1500米以上的射程,轻型榴弹炮在用全装药打开榴弹时,也能打出1200米以上的射程,这种超远的射程,完全压制了对岸元军的弓弩手,炮声一响,元军顿时被打的溃不成军,船工则趁机继续架设浮桥。
被拉来看戏的丘楠顿时惊得目瞪口呆,丘楠并不擅长军事,但是他也听说方国珍此次水战战败,是因为圣武军水师大量装备了火铳,没想到不光是水师,陆战这里竟也有那么多火铳,而且这些大火铳的射程远远超出他的认知,居然隔着一里多宽的江水,还能将对岸的元军打退一里多地。
在火炮的压制下,元军无力继续阻挠架设浮桥,于是三条浮桥很快延伸到对岸的闻家堰,主力部队紧随其后,第一波次渡江的是两个禁卫师的火枪团,八千多火枪兵渡江后,很快在炮火掩护的范围内列阵完毕,组成八个大方阵向着元军压去,双浦镇这边的火炮也停止了射击,张龙的骑兵一团紧随其后,骑兵纷纷下马,牵着自己的坐骑快速向对岸走去。
庆元路万户全驹儿,见圣武军的炮击停止后,立即挥师前来与刚渡江的火枪兵决战,准备趁着圣武军立足未稳之际,来个半渡而击,结果他的前军刚到火枪兵方阵对面,就被连绵不绝的三排轮射当场打崩,全驹儿当场被打成了筛子,只剩他儿子普贤奴还在中军指挥。
刚刚渡江后的骑兵一团趁机对元军溃兵发起冲击,当场将元军彻底冲溃,俞通海和张德胜也带着40军主力开始源源不断的渡江,普贤奴一看圣武军的大部队已经渡江,敌军还有数千骑兵的优势,当即不敢继续对抗,只得一边收拢溃兵,一边往北,向着最近萧山县城逃了过去。
杨璟当即叫来传令兵喊道,“立刻给张龙传令,要骑兵不惜一切代价,务必在野外将这股元军全部歼灭,不可让这三万人逃去任何一座城池!”
“是!”
只要能在野外消灭掉元军最后这股机动兵力,不让他们逃去各城加强城防,那接下来再继续攻打绍兴和庆元路就会容易许多,也可以给绍兴、庆元两路的元军残兵一个有力的震慑。
给骑兵下完令,又见40军全部渡江完毕后,杨璟又把郭子兴等人叫了过来。
“郭子兴。”
“末将在!”
“你带117师两个主力团,再加三个补充团,外加六门山炮,一个陷阵营,总共两万余人马,去攻打诸暨和浦江二城,拿下浦江后,暂时驻守彼处,向婺州(金华)派出哨探,时刻注意婺州和衢州两路的元军动向,随时到杭州向我汇报。”
“末将遵令!”
郭子兴很是兴奋,加入圣武军这么久,终于有他独自领兵的机会了,虽然只是攻打两座城池,但诸暨和浦江可不是一般的小县,而且浦江位于金衢盆地的东面山口,一旦拿下这里,就等于封闭了盆地的东大门,如果之后要攻打婺州路和衢州路的话,很可能也会继续用他的部队当主力。
前途很光明!前提是这次独立领军得打好才行.
“徐用。”
“末将在!”
“你率110师两个主力团,外加两个补充团,一个陷阵营,六门山炮,沿曹娥江攻打嵊县和新昌,战事结束后,向关岭山一线设防,监视台州的天台县,有情况随时到杭州向我汇报。”
“是!”
两路偏师安排完,杨璟又叫来传令兵,当着丘楠的面,让传令兵给40军下令,让俞通海和张德胜率40军主力,沿着绍兴路、庆元路(宁波府)和宁海攻击前进,打到宁海和象山为止,同时派出哨探向台州方向警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