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元末:朕才是真命天子 > 第379章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第379章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1 / 2)

第379章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原历史上的脱脱,是1354年被罢相的。

1351年红巾军开始造反,当年八月,芝麻李等人占了徐州,掐断了运河漕运,再加上方国珍掐断了海运,导致大都彻底失去了漕粮供应。

不过当时脱脱的主要精力都在对付刘福通,没顾得上漕运这边。

1352年,脱脱亲自率军镇压徐州,将徐州城屠光,重新打通了漕运之后,自己就拿着假的芝麻李首级回大都邀功去了,然后留下部队继续追剿残余的江淮红巾。

1353年年初,张士诚起义,不过很快又被元廷招安,因此漕粮并没受到威胁,脱脱也没亲自过来。

1354年,已经被招安的张士诚再次起义,并自称周王,占据高邮,再次掐断了大运河,这脱脱就不能忍了,召集蒙、汉、藩、高、数十万联军,亲往高邮镇压,也正是在这一战的时候,脱脱被临阵罢相的。

不过即便是原历史上的1354年,当时元廷的局势也远没有现在败坏的那么严重。

当时朱元璋手下大概有四五万兵,其中两万精锐主力,地盘却只有一座滁洲城,还没开始渡江呢。

张士诚虽然霸占了高邮,但还没来得及占领淮扬所有的盐场,也没从通州南下进犯苏州。

整个江浙行省虽然被徐宋偷袭给捅过一次杭州,但很快就被打回江西湖北去了,江浙行省几乎还算是完整的掌握在元廷的手里。

但是在这个时空,现在才1352年底,从淮安到扬州的江北所有盐场,包括整个江浙的平原菁华地区,就已经被鲁锦全控制了,这小铁锅不发疯就怪了。

谁来承担这个责任?当然是脱脱,也只能是脱脱,谁让他是丞相,谁让红巾军是在他执政的时候惹出来的呢

脱脱之前因为沛县的粮草被烧,徐州又打不下来,在全军马上就要断粮的情况下,不得已退回了淮北,不过他并没有直接拍拍屁股回大都去,现在的局势远比原历史要恶劣的多,如果说淮扬沦陷还勉强可以接受,那鲁锦占领江浙就相当于釜底抽薪了。

没了江南的粮草供应,元廷中央就算想要再次集结大军镇压,都难以凑出足够的军粮,而如果不能筹集更多的大军,就无法抢回沦陷的江南,这是个死循环,直接把脱脱给卡住了。

如果他不能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就算现在回了大都,靠着在大都屯田过日子,也只能是苟延残喘,过一天算一天,躺平混日子,拿不出足够多的军队反攻回去,这帮红巾早晚要成了气候把他们赶回草原,那现在回大都又有什么用。

现在脱脱也是看明白了,和徐州芝麻李相比,鲁锦才是那个心腹大患,芝麻李最多占着徐州挨打,但鲁锦却已经有了一次攻略半个行省的战略进攻能力,谁的威胁更大,一目了然。

于是从徐州撤回淮北后,他就带着主力来到了淮安对面,一边和朱亮祖在淮北浮桥的桥头营寨对峙,准备试探一下圣武军的实力,看看这帮红巾究竟有何与众不同,为什么这么能打。

一边又派人从海宁州(连云港)出海,走海路去江浙侦察情况,看看还能不能联系到江浙官员,问问现在江南的局势到底怎么样,究竟还有没有挽回的可能。

哪怕只是能抢回一部分土地,能继续给自己供粮也好,只要有一笔足够多的粮食,让他用来募兵,那他马上就回大都摇人,什么草原蒙古,北方汉人,吐蕃藩兵,高丽武士,统统给他们叫来,他还就不信了,这么多兵还打不过区区几个红巾?

只可惜,老天爷并不给他这个机会,派去江浙探查情况的使者还没回来,却先等来了皇帝派来的使者。

至正十二年年底的腊月二十八,淮河两岸天降大雪,元军士卒都缩在军营里冻得瑟瑟发抖,因为粮食紧缺,一天只能吃两顿,还打了败仗,士气低落的聚在一起烤火取暖,要不是有脱脱管着他们不许离营,这帮玩意早就散到四处去抢劫淮北的百姓了。

正在这时,皇帝的使者从辕门进入大营,河北来的那些汉人士卒还在想着皇帝老儿是不是派人来犒赏他们的,而脱脱身边的那些怯薛军士卒却一瞬间明白了怎么回事,顿时放声嚎啕大哭。

使者来到脱脱的中军大帐中,当即捧出一方锦盒,将盖子打开,里面赫然是一颗鸭蛋大的蜡丸密旨,那使者顿时面带冷笑的看着脱脱,得意道,“丞相,陛下有诏,快接旨吧。”

脱脱看着那使者得意的模样,顿时明白了怎么回事,之前千防万防,还专门派人回大都拦着,可到底还是没能拦住,现在皇帝的诏书到了,他也只能苦笑以对。

帐中左右文武见这情况,哪还不知是朝中有奸人陷害,顿时对那使者怒目而视,如果眼神能杀人的话,这使者恐怕已经被千刀万剐了!

兵部主事石普顿时跪在脱脱面前哀求道,“丞相,不可接诏啊,这定是朝中奸臣构陷丞相,欲置丞相于死地,如今大军处境艰难,若是再没了丞相,那这局势还有谁能挽救,这大元的江山恐怕就要完了啊,丞相!”

参军议事纳速剌丁也激愤道,“是啊丞相,不能接诏!汉人有句话叫‘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如今丞相领兵在外,陛下的诏令虽然到了,但丞相只要先别开封,就能当作不知,等丞相带领我们取得战功,到时再携大胜之威,带着未开封的诏令回去,如此还能有挽回的余地!”

“唉”见此情况,脱脱顿时叹了口气,整个人都好似泄了气一样,这才轻轻摇了摇头说道,“陛下诏我若我不从,便是违抗皇命,那君臣之义何在,这岂是臣子所为?”

纳速剌丁闻言顿时红着眼睛瞪了那使者一眼,这才道,“这摆明了就是朝中奸臣构陷丞相,那小人早已觊觎丞相之位多时,若丞相一定要听从诏令,则大事去矣!

“而吾等早已追随丞相经年,如今他对付了丞相,更怕吾等回去报复,必欲置吾等于死地而后快,既然早晚都要死于那小人之手,不如今日就死在丞相面前吧!”

言罢纳速剌丁锵啷一声抽出腰间佩刀,当场当着使者和脱脱的面,直接横刀自刎,血滋的一下就喷了出来,当场倒地身亡。

如此变故,顿时把那使者吓了一跳,好啊,还说不是权臣,你若没有谋逆之心,为何身边将领都成了死士?

于是当即壮着胆子继续逼问脱脱,“丞相莫非想要抗旨?”

脱脱眼看麾下部将惨死于面前,心头更加悲凉,闭着眼深吸一口气,这才接过那封蜡丸密旨,当着众人的面捏开看了一眼,果不其然,里面正是将他罢相流放的圣旨。

左右文武顿时嚎啕大哭,脱脱则是摘掉帽子,恭恭敬敬的放在一边,这才朝着北方大都的方向叩拜道,“微臣愚钝,蒙陛下垂青,将军国大事委托于臣,臣每日殚精竭虑,如履薄冰,生怕辜负陛下重托,如今陛下为臣卸去这副重担,实在是天大的恩德。”

言罢,这才起身,将左右瘫坐在地,泣不成声的文武挨个扶了起来,然后将自己的盔甲送给了月阔察儿,对他道歉道,“让也速陷入敌手,是我大意了,未能帮你报仇,实在遗憾,我无以为报,如今只有这副甲胄可以护身,不过今后也没用了,赠给你了。”

“丞相!”月阔察儿闻言顿时红着眼睛拉住脱脱的手,不愿他走。

脱脱却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你可是大元太尉,我走之后,你要好好约束士卒,若无全策之前,不可贸然再攻江北,这庐州贼绝非徐州李贼可比,要小心。”

“是,属下一定谨记!”月阔察儿顿时哭着答应道。

言罢脱脱又转身看向福寿,“福寿,诸将之中你最稳重,你又是大元的也可扎鲁忽赤,执掌军法,我走之后一定要严肃约束诸将,让他们一定不可违抗陛下旨意。”

“嗯,我知道,丞相放心,待我们回朝,一定想办法劝说陛下将丞相诏回来。”福寿当即说道,却引得那使者一声嘲笑,似乎是觉得福寿不自量力。

福寿皱了皱眉,脱脱也没看那使者一眼,又拉着福寿的手拍了拍,“我那坐骑是剌子模进贡的好马,赠给你了。”

福寿当即又道,“我一定替丞相好好喂养,等着丞相回来。”

脱脱没再说什么,转身看向那使者问道,“陛下将我贬去云南,可是现在南下的道路被贼寇占据,我该如何南下?”

那使者当即道,“这就不劳你操心了,我们早就给你准备好了,先从海宁乘船去广州路,再广州转道去云南。”

脱脱点了点头,“那就走吧。”

言罢再也没有回头,跟着使者走出大帐,外面的漫天飞雪顿时吹进帐内,吹到众人的脸上,众人只感到一阵彻骨的寒意。

哈麻似乎是担心出什么意外,一刻也不敢耽误,脱脱接旨之后,当天就押着他往海宁州而去,想要把他快点送走,而淮北的元军大营这里,则进入了短暂的群龙无首状态。

不过并没有让他们等上多久,第二日腊月二十九,朝廷就再次有使者来到军中,给他们送来了第二份命令。

最新小说: 让你赶工期,没让你名扬海外! 1991我的年代华娱 被绿后:我一天一百万生活费 开局退婚抄家?我靠蜀锦逆袭首富 八零:换嫁小渔村,我成全家团宠 风舞南诏 我在港娱吃瓜看戏 元末:朕才是真命天子 公主在上,太傅别乱来 这个识别万物错的太离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