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讨价还价(2 / 2)

傅友德顿时震惊的看向他,冯国用今年才28岁,还很年轻,生得十分魁梧,身板像个武将,却穿一身文官圆领袍,没想到这么年轻便已经做到了枢相,宋朝时的枢密院和中书省并称东西二府,二府长官俗称二府相公,其中中书省主政,枢密院掌军,因此,能执掌枢密院之人,便有枢相或者武相之称。

傅友德闻言不敢怠慢,连忙再次拱手作揖道,“原来是枢相当面,失敬失敬,不知冯枢相此次北上,可是淮北发生了什么事情?”

冯国用挑了挑眉,“你在徐州竟然不知?那算了,等你见了大帅,自己去问吧。”

“额,那也好,在下就不叨扰了,相公好走。”

和冯国用告别之后,傅友德愈发觉得淮北有大变动,应该是和朱亮祖的主力北上有关,莫非他们打完了江浙,腾出手来了?准备找脱脱的元军主力决战?可是他这一路上也没看到有江南来的主力北上增援啊?

就这么怀着满肚子疑问,傅友德和彭早住终于来到了建康城,结果他发现建康这里的兵力也不算多,大概只有一万多兵的样子,可这里是鲁锦的首府啊,这些兵是不是少了点?还是说主力都去打浙东了,还没回来?

两人被引到帅府,等了半个时辰,才终于被带去拜见鲁锦,夏煜、包毓和李善长等人也在。

傅友德并非那种粗傻的武夫,这人还是很会来事的,拜见之后便先拉起了关系,说起了两家之前的睦邻友好,互通有无,鲁锦还提醒他们筑城防守,造茴茴砲,若是没有鲁锦相助,他们绝守不住徐州云云。

不过这次脱脱来势汹汹,他们虽然守住了,但到底是准备的不够充分,李二死于城下,彭大暂避宿州,没想到却死于赵均用之手。

这里还要多谢鲁帅来信提醒,只可惜彭大没看到那封信,不然也不会惨死了。

说到这里,彭早住眼睛都红了,当即拜道,“请大帅助我报杀父之仇,只要能杀了赵均用那厮,今后小子愿为大帅效犬马之劳。”

鲁锦见状当即上前,亲自将他扶起,安慰道,“你小小年纪便有此志,有此决心,何愁不能为父报仇呢。”

拍了拍他的肩膀,鲁锦又看向傅友德,“那你们如今有什么打算?”

傅友德当即实话实说道,“我们现在粮食紧缺,徐州的粮草只够维持四个月左右,若是没有粮食,那大家就只能逃荒了,明年就算春耕播种,也绝撑不到来年夏粮收获,眼看一场饥荒就在眼前。

“我从徐州来时,大帅麾下士卒已经占了淮北的丰沛和砀山三县,如今我们北面被堵,东面也是大帅的城池,西面是刘福通的城池,南面又是赵均用那小人,眼下已经走投无路。

“大伙商量了,各路义军里,就鲁帅最是仁义,以前便对我们多有照顾,所以我们想举城带兵来投鲁帅,还望鲁帅收留,出些粮食助我们渡过难关。”

鲁锦却不置可否的模样,又问道,“那你们现在有多少兵力,多少城池,几员将领?”

傅友德当即道,“这次为了抵抗脱脱,虽然损失惨重,但现在徐州、萧县、下邑(夏邑),永城,睢宁,这五座城池仍掌握在我们手中,徐州加上其他各城之兵,全算在一起,总兵力还有四万一千多兵,另有四万青壮民夫。

“能掌军的万户将领,目前还有在下,毛贵,薛显,彭早住,李喜喜和程良弼六人。”

鲁锦点点头,什么狗屁的万户,他也就是这么一听,红巾军里的万户不值钱,有一两百的兵就敢称千户,千把人就敢叫万户了,军职虚的很,因此他根本没当回事,徐州现在有多少兵力才是重点。

然后他又问道,“那赵均用那边呢?”

傅友德再次介绍道,“赵均用有宿州、蒙城、灵璧、虹县(泗县)、盱眙、五河、共六座城池,战前的总兵力约有三万,他此番和我们火并决裂之后,还有没有扩军备战,这我们就不知道了。

“而且他那三万兵,和我们的布置差不多,主力全在宿州,大概有两万人,其他各城都只有少则一千,多则三千的兵力,而且都不是精锐。”

鲁锦闻言顿时和李善长对视一眼,包毓和夏煜也面面相觑,这次收降解散的元军十几万人,傅友德、毛贵,再加上赵均用那边,两边加起来也有七万人左右,这全加起来就是二十万兵力了,短短时间,扩充二十万人,这也太离谱了。

鲁锦现在总算知道,朱元璋开国的时候为什么能同时三面、甚至四面开战了,还有明初的上百万大军都是怎么来的,光是打赢之后收拢的降兵降将,加起来就有上百万人。

老朱自己几十万,张士诚几十万,陈友谅几十万,还有北方那些元军和义军,全加起来绝对超过百万之数。

这些人投过来,你又不能把他们直接解散,后来这些降兵,大多都被老朱弄成了卫所军户,让他们自己种地去了,只有跟着他打天下的那些核心老兵,一直当作精锐野战军使用。

如果继续这么扩张下去,恐怕鲁锦也只能效仿这个方法了,整编一些生产建设兵团,把那些降兵扔到边关种地去。

鲁锦想了想才说道,“我可以收留你们,粮食也不是问题,但你们既然愿意来投我,那我丑话先说在前面,来了我这,就得守我的规矩。

“在我这,文官是文官,武将是武将,没有鞑子那种平章领军的做法,武将不许插手地方政务,你们要是愿意来,也只能选一样,当文官就不能插手军事,想带兵就别插手政务,这你们能做到吗?”

傅友德当即拱手道,“这个大帅放心,我们几人虽粗通文墨,但要让我们写文章那也是狗屁不通,咱自知没那个当文官的本事,因此都愿做武将。”

见他答应痛快,鲁锦点点头又说道,“我军中都是双长官制,每个武将都要配一个平级的训导官,掌管军法,后勤粮草,情报收集,内部反谍,军功评定,军心士气,并且掌管调兵权,没有训导官同意,主将不得调动军队,你们若是来投,也得按此规矩配置,能接受吗?”

傅友德闻言顿时皱了皱眉,犹豫半晌才问道,“这不就是监军?可监军若是捣乱怎么办,在下虽然没读过几本书,可也听过杂剧里奸臣胡乱指挥,导致军队大败的事。

“而且大帅不是刚说了,文是文,武是武,互不干涉,可现在又要在军中安插监军,这.”

鲁锦当即解释道,“我军中的训导官虽有监军之权,但和以往各朝那些监军可不一样,以往那些监军,只管催着进兵,打仗输赢与他们无关,都是主将独自担责,但在我这里,训导官和主将要共同担责,若是训导官捣乱导致吃了败仗,训导官同样要治罪,一个也跑不了。

“而且他们不能转为政务官,当了训导官,一辈子也只能在军中为官,跟随主将升迁调任,二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你要是打不赢,他也别想升官,如此便不会给主将添乱了,二人只会齐心做事,将部队带的更好。”

傅友德琢磨着这其中的道道,究竟有何不同,半晌没有接话,鲁锦见状则是又道,“我军中皆是这种安排,不论是跟我在巢湖起事的元从之军,还是后来投奔的,或是归降的,都是这个规矩,你们若是不答应,那我恐怕就没办法帮你们了。”

傅友德闻言这才抱拳道,“那便听凭大帅安排,只是我们带四万士卒和五座城池来投,不知大帅能给什么官职?”

鲁锦当即又问道,“你可听说过我军军制?”

“略有耳闻。”

鲁锦这才道,“你们都愿做武将,那按照我军军制进行整编,我军一个师是13500人,四万一千多人正好编为三个师,你们六个将领,我可以给三个少将督师,三个副督师,谁做正谁做副,你们可以自己决定。”

傅友德蹙了蹙眉,“在下听说大帅军中,督师上面还有军级一职,两个师就已经够编一个军了吧,能不能再给两个正副总管的军职?”

鲁锦闻言顿时笑道,“你倒是打听的清楚,不错,上面是有军总管,但你们只有三个师,六名将领,却只能编出一个半军,这个正副军总管,给谁不给谁呢?你们自己能分配好吗?”

傅友德当即反驳道,“不,我们还能编出一个师,如果有了四个师,这样就能编出两个军了,可以有四个正副军总管,大帅可别忘了赵均用那边的三万人,只要大帅出兵向宿州施压,其余各城由我们出面招降,他们绝对会立刻献城,这可也是我们的兵。”

(本章完)

最新小说: 一叶知秋:龙城故事 重活一次我要选择自己的人生 军工霸主从1985开始 入伍被叫三爷爷?司令为我颁军功 此生定不负你 娘娘媚骨天成,帝王将相皆俯首 可以穿书后,我靠捡垃圾赚翻了 1991?????? NBA???????????? 让你赶工期,没让你名扬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