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之道,最高明的盈利方法,就是降本增效,放在治国上也是一样,首先要提高一产的产出,草原上虽然不能捕鱼和种树,但农牧还是可以搞的,如果当地的农牧产出极大的提升,能满足驻军和官员俸禄,那么还有没有其他的盈利点可以发掘,为朝廷赚到更多的钱?”
众人顿时蹙眉沉思,他们实在想不出鸟不拉屎的草原除了牛羊能有什么产出。
鲁锦见他们迷茫的样子,只得再提示道,“所以说你们还是不擅长经营,不要把目光都盯在农牧上嘛,难道草原上除了一产,就不能发展一些第二产业吗?
“中国最缺铜矿,但草原上的牧民却不擅长冶金之术,如果朝廷能在漠南漠北找到铜矿,且每年能给朝廷上交几百万贯铜钱呢?你们还会觉得这块土地没有价值吗?”
“那当然不会。”众人顿时摇了摇头。
鲁锦这才道,“所以我才说,经济调控,如果朝廷能在草原发现可以盈利的产业,再加以引导,每年给朝廷赚来大笔的收入,不仅能维持驻军和官员俸禄,还能带来不少盈余,那草原不就可以长治久安了吗?这岂不是比动用几十万大军连年北伐要好,这便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用法。”
众人闻言都沉思起来,什么经济调控,用俗话说白了其实就是经营,怎么经营,让朝廷赚到税赋,那当然能长治久安,说句不好听的,如果草原能给朝廷每年挣来几百万两银子,即便发生叛乱,朝中官员也肯定第一时间劝皇帝发兵去镇压平乱,毕竟那可都是钱啊.
而明朝宣德年间,朱瞻基先是放弃了朱棣好不容易打下来的交趾,还有已经纳入羁縻统治的三宣六卫,放弃了中南半岛直达印度洋的法统,等到朱瞻基一死,所谓的‘三杨’甚至连长城以北的所有土地都直接不要了。
而他们的理由就是儒生们经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得其财不足用,得其民不足使,只会空耗粮饷,留之何用?不如弃之.’
说白了便是入不敷出,统治成本太高,朝廷又找不到盈利点,如果交趾每年给朝廷几百万两银子,漠南漠北给几百万两银子,你看那群儒生还会弃地缩边吗?怕不是对外用兵比谁都积极!一言以蔽之,还是利益的问题。
而鲁锦现在引导他们的,就是重视经济政策,想办法挖掘盈利点,不然就算他活着的时候打下再大的疆土,后世子孙如果不能盈利,早晚也会弃地缩边。
秦从龙就是之前元朝的省级大官,而且还是在岭北行省当过官的,他实在无法想象,草原能有什么赚钱的生意,但是鲁锦说有铜矿,这倒的确有可能,毕竟牧民生产力落后,千百年来除了在那块土地上放羊啃草,几乎就可以把蒙古那块地当作还未开发的处女地来看,上面能挖出什么都不奇怪。
揭过这个话题,秦从龙又问道。
“大帅所说的这个统治成本,倒的确精炼,把朝廷统治地方当作生意来看,还真就是这么回事,今后若能将草原纳入版图,或许真能找到些许盈利的产业,让草原长治久安,不过刚才大帅所说的另一个例子,这经济调控在治国上,还有何作用?”
鲁锦这时又说道,“找到草原的盈利产业,让北境从此长治久安,这是国家大事吧,那么与之相对的,治理黄河算不算国家大事?”
众人齐齐点头,陶安当即道,“当然算,黄河流经陕甘中原齐鲁淮扬,占了半个神州,而黄河又经常泛滥,如果不重视治水,那此番暴元惹出的事端,便是很好的例子,只是这经济调控和治理黄河又有何关联?”
“当然有关联。”鲁锦当即解释道。
“儒生形容盛世的词句,一般都有哪些,河清海晏,还有什么黄河清,圣人出,懂些治水的都知道,黄河最难治的,其实是泥沙。
“黄河在秦汉时,还称为河,什么时候变成黄河的,我也无法考证,但从黄河清,圣人出这句话也能看出,天下人对治黄河最大的期许,就是让黄河变清,那是不是只有圣人出世,黄河才能变清呢?
“我告诉你们,这都是扯淡,人为治理黄河,一样能把黄河变清。”
众人闻言顿时竖起了耳朵,自家大帅难道还懂治水?
就听鲁锦再次说道,“今天不是天文地理课,我就不深入来讲了,我只讲治黄河跟经济政策的联系。
“黄河可以以兰州和开封为节点,分为上中下三段,兰州以西的上游区域,可以称为水源段,治理方法应该水源涵养为主,主要手段是控制农牧规模,不要过度开垦,不要过度放牧,不要破坏环境,节约用水,养水,让水源处能有更多的水流淌下来。
“那么黄河的泥沙是从哪来的呢,其实主要是中游,也就是兰州到开封这一段,这一段的两岸山陕甘肃,河南等地,多黄土。
“从秦汉到前宋,都城要么在关中,要么在洛阳,开封,千百年下来,大肆砍伐树木,开垦土地,导致水土大量流失。
“而草木根系盘根错节,就如同渔网,可以牢牢的抓住泥土,可是草木烧光了,砍光了,雨水再一冲刷,就变成泥沙流入黄河了,黄河也就变黄了,然后一路淤积,到了下游便开始胡乱改道,四处泛滥。
“杨宪你是山西来的,你跟大家说说,山陕之地是不是多黄土。”
杨宪当即点头道,“的确如此,没想到主公竟然对山陕地理也如此精通!”
其他人也是恍然大悟,黄河三段论,还有泥沙来自中段的说法他们还真是第一次听说。
鲁锦则是继续说道,“所以治黄河,兰州到开封这一段,就应该以保土固沙为主,开封往下到入海这一段,以堵和疏为主,高筑堤坝,锁住黄河,不要让她胡乱改道,以防洪为主,还要蓄清刷黄,储蓄清水,将下游的泥沙冲入大海。
“这三段中,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中段的保土固沙,和下游的蓄清刷黄。
“保土固沙怎么做?最重要的就是不要砍树,朝廷应该下达政令,山陕河南各地,禁止伐木,不仅要禁止伐木,还要多种树种草,让草木扎下根系,锁住泥土不要流进黄河,山陕北部还要防风固沙,种草方格固沙,种树防风。
“那么问题就来了,柴米油盐酱醋茶,柴排第一位,你不让百姓砍树,百姓煮饭用什么,建造房舍,打造器具,都要用到大量木头,你不让砍树,那百姓还怎么生活?
“这就需要国家层面的宏观经济调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