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元末:朕才是真命天子 > 第399章 辽东的重要军情

第399章 辽东的重要军情(2 / 2)

鲁锦点点头,‘贞洁烈妇’这个习俗虽然是封建糟粕,但确实是汉人的文化,或者说是儒家的文化,生产力低下的蒙古人和女真人,可不会讲那些规矩,他们的男人若是死了,留下的孤儿寡母都会被死者的兄弟收继,弟弟娶嫂子的不在少数。

可辽东百姓居然把‘贞洁烈妇’这样的词汇挂在嘴上称赞,就说明辽东现在的汉化程度不低。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情报,方便以后制定对辽东的政策。

“你继续说,除了这些民情,沈氏去辽东都买卖些什么?”

沈荣当即继续说道,“其实大多都是往辽东卖,他们那里造不出铁锅,也缺布匹,那边天冷,没有衣是肯定过不了冬的,因此沈氏去辽东也多是贩卖些铁器,和布匹。

“还有粮食,他们那边种地的少,粮食自然也不够吃。”沈荣说到这里还看了鲁锦一眼,这才说道。

“如今大帅赶走了浙东的元虏,断了大都的漕粮,还断绝了北方的海贸,恐怕今年辽东就更难以为继了,辽东现在应该很缺粮食。”

鲁锦闻言再次点了点头,这又是一条重要的情报,既然辽东缺粮,那鲁锦就能凭着粮食贸易在辽东站稳脚跟,组建情报局。

沈荣则是继续道,“大宗货物就是铁器、布,粮食这三样,还有酒水,不过不多,返程时就没什么货物可带了,多是些山中的药材,如辽参之类,再有就是皮革和皮毛,都是些打猎猎来的玩意。

“有时也会买卖些牛马牲口,但海运牲口不便,一条船也载不了几头牛马,还容易晕船受惊,因此大多都是先走海路运货到辽东贩卖,买了牲口只能从陆路去往大都,再沿着京杭运河贩往沿途各地。”

鲁锦闻言顿时眼前一亮,连忙打断他问道,“你从辽东走陆路去大都运牲口?走的是哪条路?是走的燕山河谷,还是走的傍海道?”

因为是重要军情,鲁锦忍不住就说话声音大了些,把沈荣吓了一跳,等反应过来才连忙道,“回大帅,走的是傍海道。”

鲁锦又立刻追问,“傍海道现在能走牲口和商队了吗?最宽处有多宽?一年四季可有不同?可能通行大军?”

听到鲁锦这一连串的问题,沈荣顿时正色严肃起来,仔细想了想才说道,“傍海道如今最窄处也有差不多一里宽,宽处可能有五六里,商队通行自是无碍的,只是小民不懂带兵,也不知大军能不能通过。

“至于季节方面,傍海道夏季雨水多,道路十分泥泞,秋季之后就好很多,不过那时天也就开始冷了。”

鲁锦闻言十分惊喜,暗道辽西走廊这条路总算是成型了,最窄处也有五百米宽,这样的宽度已经足够大军行军,怪不得徐达会在这里筑造山海关。

鲁锦之前对辽西走廊形成的时间还没有具体概念,但他还是知道一些历史常识的。

汉朝打箕子朝鲜,曹操打乌桓,隋唐征高句丽,当时还都是从河北走燕山中的河谷到辽东,那时候辽西走廊还在海里泡着呢,曹操还在碣石山观过沧海,就可想而知了。

辽西走廊真正成为通道,还是在宋金辽的时候,不过那时还叫傍海道,而且并不能作为常用通道来看。

当时的傍海道宽度只有一两米,甚至只能容许单人通过,一到夏季多雨或者涨潮时,海水甚至会淹没傍海道,那时候金辽通往河北的主要道路还是走燕山河谷,只在情况紧急时才会冒险走这条路。

现在又经过辽河泥沙两百多年的堆积,辽西到河北这段海岸线,总算是扩宽到能常年通行大军的地步了,确定了这条情报,鲁锦十分惊喜,然后才点了点头,“你继续说。”

“大帅,辽东除了这些就没什么可说的了,小民也只是去做生意,而且也很少亲自去,再往更内陆的地方,就更加不知情况了。”

鲁锦闻言点点头,也没过多苛责他,沈氏毕竟只是商贾,于是他又问道,“那沈氏总有经常跑辽东航路的船把头和水手吧,还有负责辽东生意的掌柜之流,这些人现在可还能找到吗?”

“能找到。”沈荣当即肯定道,他已经知道鲁锦想干什么了,现在正是立功的好机会,他当然要主动配合。

“大帅若是需要了解北方民情的水手和船把头,还有掌柜伙计之类,小民愿将这些人全部举荐给大帅,他们中有去过山东的,有去过大都的,也有去过辽东和高丽的,还会说蒙古话,女直话和高丽话,就算当个通译也是能做到的。”

说到这里,沈荣还一指自己的长子沈森,当场举荐道,“这是犬子沈森,也学过高丽话和女真话,大帅若有用处,尽管将其带去使唤,绝对稳妥可靠,还不快给大帅见礼。”

沈森连忙起身上前作揖道,“小民沈森,拜见大帅,愿为大帅分忧效力。”

鲁锦看看这父子俩,顿时笑道,“哦,你倒是聪明,知道我需要这类人才,这些人我自然需要,不过我还想找些辽东和高丽的当地人,最好是会说汉话的,又对元虏心怀怨愤之辈,这样的人沈氏能帮我找到吗?”

“这个.”沈荣蹙了蹙眉,实话实说道,“有没有心怀怨愤,这个小民不敢说,但要找些会说汉话的当地人,这倒不难,沈氏以前在那里做生意时,也会找些当地的商贾帮忙筹措货物,到时可以直接把这些人找来。”

鲁锦点点头,又问道,“高丽也能找到这样的商贾?”

“能。”

“那日本呢?就是倭国,会倭国话,知道倭国详情的人,你可能找来?”鲁锦追问道。

“这个.”沈荣踟蹰了下才说道。

“不瞒大帅,自元世祖两次东征倭国之后,倭国便与中国交了恶,两国再也没有通商,反倒是常有倭寇袭扰咱们中国沿海,沈氏也没去倭国做过生意,自然没有会倭国话,知倭国民情的人。

“不过若大帅一定需要,也不是没办法找。”

“什么办法?”鲁锦当即问道。

沈荣这才解释道,“沈氏虽然不曾跟倭国贸易,但不代表高丽人没有,高丽与倭国隔海比邻,往日也多有通商,自然能从高丽找到一些懂倭国话,知倭国国情的人。”

“很好,那你能帮我找几个这样的人吗?”

“大帅但有命令,小民自当全力为大帅寻找,只是时间不敢肯定,可能会需要一两年时间。”沈荣当即起身抱拳应承道。

(本章完)

最新小说: 娘娘媚骨天成,帝王将相皆俯首 可以穿书后,我靠捡垃圾赚翻了 1991?????? NBA???????????? 让你赶工期,没让你名扬海外! 1991我的年代华娱 被绿后:我一天一百万生活费 开局退婚抄家?我靠蜀锦逆袭首富 八零:换嫁小渔村,我成全家团宠 风舞南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