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元末:朕才是真命天子 > 第425章 元末灭孔指南(上)

第425章 元末灭孔指南(上)(2 / 2)

“是。”

等李定邦领命而去,鲁锦又看着詹鼎道,“你也去把冯先生和允中叫来,看看他们知不知道。”

“是。”

片刻之后,一群文武大员到齐,鲁锦才问道,“皖南战役即将结束,接下来就要打婺州路和衢州路了,刚才国器跟我提起了衢州路的南孔,建议我做好处置南孔的准备。

“但是我对孔氏南北二宗的脉络不是很清楚,诸位先生谁知道详细的,可以说一说。”

汪广洋闻言当即拱手道,“臣倒是略知一二,愿为主公试言之。”

“先生请讲。”

汪广洋这才道,“孔氏原本只有一脉,祖籍鲁地的曲埠,祭拜孔子之事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时的鲁哀公,那时”

“停,我知道孔仲尼是谁,我只想知道南宗和北宗是怎么分开的,以及他们后来的传承。”鲁锦立刻打断道。

“是。”汪广洋于是开始从宋朝的孔氏南迁讲起。

具体情况跟鲁锦了解的差不多,不过还要更复杂一些。

靖康耻之后北宋灭亡,赵构南渡,紧急下诏让当时的第48世衍圣公孔端友,带着祖宗牌位和象征正统的木像,还有一部分孔氏族人南下,然后南宋朝廷在衢州给孔端友新修了家庙,让他在衢州安家,仍被封为衍圣公。

但是金朝那边也没闲着,他们为了跟南宋抢正统名分,于是就找到了同为第48世的孔氏次子孔端操,也即孔端友的亲弟弟,把他立为金朝的衍圣公,仍留在曲埠。

自此孔氏南北分裂,孔端友和孔端操这哥俩一个北朝衍圣公,一个南朝衍圣公,各自传承了好几代。

南孔的传承比较清晰,南孔的始祖孔端友肯定是正牌的嫡长子无疑,北边的孔端操只是个次子。

之后南孔自孔端友以下,又传承了五代,传到第53世孔洙的时候,南宋被元朝灭国了,当时忽必烈诏孔洙去大都,想让他继承衍圣公的爵位,但是孔洙拒不奉诏,说自己祖坟就在衢州,他得留在衢州守孝,爵位自己可以让给北宗,以后就别找我们家了。

忽必烈也没难为他,就放他回去了,然后立了北宗为衍圣公,南宗自此失去爵位,沦为普通乡绅,只在衢州讲学,混读书人圈子,还传出一段‘让爵守孝’的美名。

而且南孔的家风也比较好,依托衢州建立民办学校,走平民路线宣讲儒学,主打一个实用,为后来朱熹的理学和王阳明心学在南方传播打下了基础。

鲁锦听到这里又问道,“那这么说南孔才是孔子嫡传?”

汪广洋想了想说道,“那倒也不是,因为南孔那个‘让爵守孝’的孔洙绝嗣了,其本人没有子嗣,所以传给了旁支,现在南孔的当代家主孔希辂便是孔洙的旁支,确切的说,孔子的嫡长这一脉已经绝嗣了。”

鲁锦闻言顿时眼前一亮,绝嗣了好啊,断子绝孙连旁系都死干净才好!

于是他又追问道,“那北宗又是怎么回事,金朝不是立了一个衍圣公吗,按理说北宗本来就有个衍圣公吧,忽必烈为何又要另立孔洙?

“还有,我听民间传说,北宗血统不正,这又是什么说法?”

汪广洋再次解释道。

“这事还是跟金国亡国有关,臣刚才就说过,金国和南宋并立时,南北各立了一个衍圣公,也就是说当时就已经有两位衍圣公了。

“然后金国被元所灭时,金朝册立的北宗已经传到了第51世的孔元措,当时这个孔元措被蒙古所掳,把他带去了汴京,后来因为孔元措被长期扣押在汴京,曲埠的孔庙无人祭祀,慢慢的这祭祀之事就改由其堂弟孔元用代理。

“之后蒙古为了控制山东,就另外册封了这个代理祭祀的孔元用为衍圣公,于是当时就出现了蒙古册立的孔元用,金朝册立的孔元措,南宋册立的孔万春这三位衍圣公并存于世的局面。”

“好家伙,这够乱的,那后来呢,北宗不可能一直留着俩衍圣公吧?”鲁锦顿时吐槽道。

汪广洋点点头,“确实没留多久,蒙古册立的那个孔元用后来很快战死,于是北宗的爵位就传给了其子孔之全,但孔元用这一脉毕竟只是个旁支,立他为衍圣公,难以抵住天下悠悠众口,于是蒙古全面控制山东之后,就再次扶孔元措为衍圣公,孔元用这一脉就直接被废了。”

鲁锦听到这里更疑惑道,“那这么说北宗也没断啊,这不是又从旁系回到孔元措这一支了吗?怎么就说断了传承呢?”

汪广洋再次解释道,“那是因为孔元措此人也绝嗣了,他本人没有子嗣,于是就传爵给了自己的堂侄孔浈,可这个孔浈的母亲曾经改嫁过,改嫁之前并无子嗣,回来却带了个孩子说是孔氏子,故而孔氏北宗族人质疑孔浈并非孔氏血脉。”

鲁锦听到这里顿时冷笑起来,孔氏北宗果然名不虚传,为了权势可以毫无顾忌的跪舔侵略者,当然他们内部争抢衍圣公的爵位时,也是不择手段,恐怕这个孔浈是野种的传闻,就是北孔自己传出来的。

汪广洋还在继续道,“后来因孔浈的血脉不能服众,故而被当时的元宪宗直接废除衍圣公的爵位,导致北宗的爵位一直空缺了数十年之久,这就是主公说的,北孔断了传承的由来.”

鲁锦闻言顿时皱眉道,“你等等,元宪宗是谁?我怎么没听说过还有个宪宗?”

鲁锦虽然不是专门学历史的,可元朝几个皇帝的庙号他好歹有点印象,但是宪宗这个词却着实陌生的很,绞尽脑汁也想不到哪来个宪宗。

一旁的秦从龙这时插话道,“元宪宗便是蒙哥汗,世祖忽必烈建立大元后,追封三代先皇,创立大蒙古国的成吉思汗被其追封为元太祖,元太祖第四子托雷被追封为元睿宗,睿宗长子蒙哥被追封为元宪宗,然后就是元世祖忽必烈,如今大都太庙里祭祀的就是他们。”

鲁锦顿时恍然大悟,“原来是追封的蒙哥啊,我说哪来个宪宗。”

后世讲元朝历史时,大多都从忽必烈建立大元开始,毕竟之前只能算蒙古国,鲁锦还真不清楚忽必烈追封的几个皇帝的庙号。

等搞清楚了其中的关系,鲁锦才继续问道,“朝宗继续说孔氏北宗,被蒙哥废除几十年爵位之后,又是怎么续上的?”

汪广洋当即道,“蒙哥到死也没续上北宗的爵位,北宗续爵便是世祖建立大元后的事了,正因为当时北宗的衍圣公爵位空缺,世祖才想让南宗的孔洙回到北宗继承爵位,但是孔洙拒不奉诏,将爵位让给北宗了,世祖这才不得已册立了北宗第53世的孔治为衍圣公。

“另外民间关于北宗血统不正的传闻,除了中间空缺的这数十年之外,还有元仁宗时期,元廷罢免了孔治的后人孔思成的爵位,改立孔思晦为衍圣公,但是这个孔思晦之父孔浣却来历不详,因此民间便有传言,说是元虏为了控制北宗,生了个蒙古孩子去继承衍圣公的爵位

“不过此言真假不好分辨,毕竟都是许久之前的事了,当下的孔氏北宗衍圣公是孔克坚,听说是第55世孙。”

鲁锦听完总算是搞清了南北宗的来历和传承,于是总结道。

“就是说,北宗那个不管是不是鞑子的野种,北宗嫡系孔元措那一支都已经绝嗣了,爵位早已落到不知道哪来的旁支手里,是这样吧?”

“确实如此。”汪广洋当即点头道。

“然后南宗自孔洙那一代,嫡系也绝嗣了,现在南宗不仅没爵位,连家主之位也传给了旁支,是也不是?”

“是这样的。”汪广洋再次点头。

鲁锦闻言顿时就笑了,南北两宗都他妈断子绝孙了,你怎么还好意思继承爵位啊

(本章完)

最新小说: 娘娘媚骨天成,帝王将相皆俯首 可以穿书后,我靠捡垃圾赚翻了 1991?????? NBA???????????? 让你赶工期,没让你名扬海外! 1991我的年代华娱 被绿后:我一天一百万生活费 开局退婚抄家?我靠蜀锦逆袭首富 八零:换嫁小渔村,我成全家团宠 风舞南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