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然怎么样?你现在不是没被绑着吗?那道旁就有树,你去找刚才那老丈借根麻绳,实在不行把腰带解下来,吊死在树上不就行了,我看刚才那棵歪脖子树就不错,你放心,你要忠你的君,殉你的国,尽管去就是,若是有人阻拦,我保证帮你拦着。”陶广义再次讥讽道。
“你,你,无耻之尤!”
“嘁,既然怕死就老实缩着,还逞什么口舌之利?还说老子无耻,我好歹还知道自己姓陶,是炎黄汉种,不像某些人,明明有个汉姓,却数典忘祖,觉得蛮夷鞑子是自己主人,果然是一条忠犬。”
“你,姓陶的,啊啊啊,本官跟你拼了!”
嘭一声,还不等杨惠碰到陶广义的衣角,本来还在一旁看戏,负责护送(押送)他们去建康的内卫军军官,就一脚将杨惠踹倒在地,这才站出来说道。
“好了,都别吵了,少在这里寻死觅活的,想死到建康再死,别给老子找麻烦,赶紧启程,船找到了,今日还要去刘家港呢。”
杨惠一个进士出身,平日里自诩斯文,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儒生,哪里被人如此欺辱过,但他胆子又小,又没勇气自杀,被士卒踹翻在地也不敢还手,只得委屈万分的自己爬起来拍打衣裳,那模样幽怨极了,甚至还偷偷用袖子抹起泪来。
众人都不再理他,宁安庆这时又好奇的对那军官问道,“刘巡检,若是去建康的话,直接乘船走太湖到溧阳不是更快吗,或是走陆路去建康也可,为何要去刘家港?”
刘巡检当即道,“这是上面的吩咐,听说是殿下的意思,要你们从刘家港乘船走长江去建康,然后先让陶先生去看看建康的船厂,最后再去觐见殿下。”
“船厂?什么船厂,陶兄不是说那位殿下许你一个枢密院尚书吗,莫不是要你去造战舰?”宁安庆顿时好奇道。
陶广义也有点懵,“我也不知道啊,按说应该是让我去造火器才对,可就算是造火器,我也比不过殿下,谁知到底是什么意思。”
“到了建康不就知道了,走吧。”
刘巡检主动结束了话题,立刻领着一行人乘船先去了刘家港,又转乘大船去建康。
两日之后,众人才刚到建康的龙湾码头,立刻就被旁边龙湾造船厂的一号干船坞里,矗立的巨大船体吸引了目光,那是一艘史无前例的巨舰!
任谁从这里经过,都会忍不住被它吸引。
这条船长大约有二十余丈,宽四丈左右,不算桅杆,仅船舷就有四五丈高,就那体型往那一放,说是一栋大殿也不为过,而且造型也十分奇特,不像是传统的平头船,而是又尖又薄,如刀锋一般的船艏!
“这就是殿下让我看的船?”
“应该是吧,咱们先上岸,我去派人进城找帅府,再找船厂的人问问。”刘巡检当即说道。
于是一行人就上了码头,站在旁边的土岗上近距离望着那条船,还有不少当地的百姓,也好事在站在此处围观。
船身周围包着一圈脚手架,有许多工匠正在脚手架上忙碌着,传来一阵叮叮当当的声音,船坞不远处还有一排蒸汽烘干房,正冒着氤氲的蒸汽,如同起了一层薄雾一般。
陶景明好奇道,“这船好生奇怪,船舱侧舷上居然开了三层四十余个窗户,这不怕一个浪头打过来,船舱进水吗?”
“应该不会,你们看那上下的船壳刷的漆都不一样,下面是红色,上面是白色,红色的才应该是泡在水里的部分,白色的露在水面上,窗户都开在上面,只要浪头不太大,应该进不了水吧。”宁安庆也看着那船分析道。
陶广义摇了摇头说道,“如此巨大的船只,应该不是在江河里游的,这怕是一条专门打造的海船,还有侧舷那些窗户,倒是让我想起了一种可能。”
“爹觉得是什么?”陶景明当即问道。
陶广义这才捋着胡子道,“听说圣武军的水师之前在崇明沙附近击败了方国珍的水师,圣武军的水师船少,方国珍船大且多,最终圣武军却能以少胜多,就在于战船上安装了火炮。
“你们说,若是眼前那些侧舷的窗口里都安上一门炮?”
“.”
众人瞬间全都瞪大了眼睛,宁安庆惊讶道,“这应该不会吧,如果每个窗口代表一门炮,这一面就有四十多个,两面加起来还不得有八九十门大炮?
“咱们在婺州看到的禁卫军炮团,一个炮团也不过六十余门,这一艘船岂不是比一个炮团还要厉害?”
陶广义顿时摊了摊手道,“这有何不可能的,你没看到圣武军的编制吗,他们的普通步兵团里没有大炮,所有火炮都放在禁卫军炮团里集中使用。
“而且送咱们来的刘巡检,就是参加过渡江战役的,之后东征战役负伤了才退役转隶内卫军军官,据他所说,殿下渡江时的小茅山之战,就曾集中两个炮团128门火炮齐射,当场把月鲁平章的十万大军打死了近两万,这说明火炮本来就该集中使用,数量越多威力越大!
“所以在一条船上装八九十门炮有什么稀奇的,如果每门炮都能打两三里,这条船往那一放,两舷火炮齐齐发射,方圆五六里的敌船根本连靠近的机会都没有,就要被打成蜂窝!”
陶广义阐述着自己对火炮战术的理解,听的众人都震撼不已。
啪啪啪——
就在这时,他们身后传来一阵鼓掌声,众人顿时回头看去,发现是刘巡检从船厂带来的一个中年官员,来人正是负责督造这条海船的汪大渊。
“主公果然没看错人,这些日子许多人都在猜测那些窗户是什么,只有陶万户猜对了真相?”
“敢问阁下是?”陶广义当即拱手问道。
“鄙人汪大渊,字焕章,无甚官职,倒是受殿下所托,在此处监制这条船。”汪大渊自我介绍道。
“原来是汪先生,失敬失敬,这条船真是用来装火炮的战舰?”陶广义当即追问道。
“不错,按殿下的说法,这应该叫做96炮二级战列舰。”
“这么多炮?!”宁安庆顿时惊讶道。
陶景明也问道,“汪先生,这条船可有名字?”
“有的,殿下亲自赐名‘远望一号’。”
“好奇怪的名字”
陶广义这时也对汪大渊问道,“敢问阁下,殿下叫我来看这条船,不知是何用意,既有先生在此处监造船只,应该就没在下什么事了吧?”
“诶,怎么能没陶万户的事呢,这船是我监造的不假,但是那96门重炮,可就要着落在你的身上了啊。”
“让我造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