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将这些草分别细致包好,珍重的放进包裹中。
这段旅程就算中道而止。
回到军营后,陈涛向杜宣缘说明情况,做出忧心忡忡的模样,很是为难地表示最近军中人心浮动,他不能轻动,请杜宣缘率队将黄家老小兼战俘押送回皇城。
早有所料的杜宣缘故作惊讶。
她表现出有些抗拒的模样,几番推脱下,终于“不慎”说出她与卫国公有些龃龉的事情。
陈涛便哈哈大笑道:“不论昔日如何,而今你衣锦还乡,立此大功,保不齐也能得个国公之位坐坐,何必惧那依靠祖上荫蔽、女儿肚皮的老匹夫?”
杜宣缘终于半推半就应下这件事。
待到他们出发的时候,半个定北军营都空了,纷纷挤在营外相送,乌泱泱的人群一眼望去仿佛大军压境。
——至于他们送的人究竟是谁,只有他们自己心里清楚。
程归也在队列之中。
临出发前,杜宣缘笑着对她说:“走吧,去向你请主簿之职。”
押送的人马兼俘虏、犯人共近千人。
杜宣缘骑着那匹随自己四处奔波的“凡马”走在载着陈仲因的马车边上,他们几乎被落在队伍最后边,走在队伍最前边的便是陈涛那名亲信。
因为是押送队伍,头几天他们都走大道,情愿绕一绕路,晚上也要在官驿歇脚。
只是在第五日,他们在山间行进时,队伍突然停下。
不多时,瞭望的哨兵来报,前边有塌方,路都被堵死了,一眼瞧不到边。
无风无雨的,怎么好端端突然出现塌方了呢?
不等士卒去问杜宣缘该如何是好,陈涛那亲信便先下令掉头。
因为山路狭窄,人多了不好换方向,便让前排做后排,就这样往回走。
杜宣缘闻言但笑不语,只示意身边士卒依他所言。
山路曲折漫长,距离上一个岔路口已经走了大半天路程,原本越过这段被塌方阻拦的路线便是下一个驿站,结果此路不通,要折返回去定是赶不及的,更别提日已西斜。
不过近千人在此,也不惧什么豺狼虎豹。
待太阳彻底下山后,他们就地生火休息。
星光灿烂,万里无云。
还是叫人纳闷怎么好端端发生这么大范围的塌方。
看守俘虏的士卒短暂解开他们手上的镣铐,将干粮与水丢了过去。
第182章 回家
俘虏吃东西的时候,士卒们手持兵器站在一旁看守。
每次到饭点都要来站一次岗。
不过这些俘虏还算老实,这几天都没有什么异动,看守的士卒也松懈不少。
他们正靠着树干闲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