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有些心慌,也很不安。
但小姑那又扩大的洞府,给了他一些底气。
他觉得,或许到时候,整个池氏一族跟谢池坳的人,都要仰仗小姑的洞府。
小姑这里不愁水,又能产粮食,还开了铺子。
大不了,铺子里卖粮食。然后水,回头找个借口,弄出去。
虽说,山上寻到了水源,但他估计,到时候那里的水源,同样也会干枯。
届时,可能要辛苦小姑,往那地方灌水了。
因为想这些,脑海很乱的他,根本就没听到他娘在喊他。
直到房门口传来他娘的声音,他才回神。
“娘,啥事?”
“谢池坳的人准备明天下山,他们初来乍到,不认路。
老族长的意思,你明天带着大家下去。
不过这事出突然,你还是先去跟小凤打一声招呼。”
池康听小姑说,那个气温,每个地方是不同的。
他很想知道,安平县以及附近的安宁县,又是多少。
因此,他在点头过后,就来找池鱼。
“小姑,明儿我要下山,你要不要也进城?
咱们趁机多去几个地方,看看这次的灾害是只有咱们这里,还是有别的地方?”
池鱼果断摇头:“是去要去,但不是现在。”
她要先将地里的东西刨出来,留下一部分自己耕种,再把给衙门的留下出来。
剩余的,才给族里人分。
眼下天越来越热了,她估计再过几天,最低气温都能达到三十七八。
也就意味着,白天的温度,得四十几。
那些东西,越早种下去越好。
等土豆跟红薯都给出去了,她也好外出。
这次出去,可能得等过段时间才回来。
至于哥哥嫂嫂们,可以打着跟随的名义,进空间居住。
外头太热,没有空调什么的,还不如住在空间里舒服。
横竖空间里的作物,已经没办法加速。
那么多地,可以慢慢耕种。
而且,秦牧四月还要去府城参加府试,她想到时候跟着去。
既然她都去了,那哥哥嫂嫂们,自然也要跟着。
目前来说,池家坳这边,短时间内,不会缺水缺粮。
她只要能赶回来过端午即可!
池康还不知道她小姑的计划,听她说不是现在去,只能很遗憾地点头离开。
他还要回新宅子去,跟钟玉凤说一声。
免得对方作为新婚妻子,连他在哪都不知道,还要傻傻的等他回家吃饭!
等池东一跟池康离开后,池鱼便将门关起来。
看到过来的哥哥嫂嫂们,她就把自己方才的打算说了出来。
池巧自然是妹妹在哪,她就在哪。
倒是黄大妮跟陈小麦有些顾虑。
一个是怕亲家住这边,对他们抛下儿女离开这,有意见。
另一个则是,小儿子还没成亲,有些不大放心。
池鱼见他们沉默不语,就说:“那等十五那天,大哥大嫂跟我走。
二哥三哥,二嫂三嫂,你们留在家里,正好后院那边的地,也要人浇灌。
另外杂货铺还开着,也得有人看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