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索桥藤绳烂了(1 / 2)

一旁的二族老在他缓口气之际,就顺着这话继续说下去:

“小鱼,这冬瓜和南瓜,可都是耐放之物。

寻常人没点本事的,根本就弄不来。

更别说,是弄来这么多了。

这银子,你安心收着,我们不能叫你劳心劳力,还要给大伙儿倒贴。

我们几个是这样想的,那些冬瓜和南瓜,先卖个五六天,之后就不卖了。

余下的那些,都先留在地窖中。

要是灾情结束的快,到时候就切了,家家户户多分一些,当添道菜。

若是结束的晚,家家户户的粮食都不多,那就用来救济大家。”

池鱼没想到,他们会以族里的名义,为大伙儿囤粮食。

想了想,她说了句,稍等。

等她起身离开,再进来后,就跟陈小麦一人扛着一袋粮食过来。

这粮食,并不是空间里产出的,都还未脱壳。

她把粮食放下后,又出去了一趟。

等地上放了五袋粮食后,她才找地方坐下说:

“族长,打小我就没了爹娘。

虽说是兄嫂他们将我养大的,但平日里也没少受大家的照顾。

既然族里在为大家囤粮食,为得是以防万一。

那我也想尽一份力,给族里捐一些。

这些都是没脱壳的,经得住放,到时候隔段时间拿出来晒晒就行。”

她还记得,原主第一次嫁人的时候,族里家家户户都给她添妆了。

她那两大箱好皮毛,可都是大伙儿你家一张,我家一张,攒下来的。

不仅如此,她和离的时候,族里的壮劳力,只要得空的,也都去给她撑腰了。

所以,区区几袋粮食,她送给族里以防万一,还是可以的。

五袋,即便一袋是一百斤,那也才五百斤。

这还是没脱壳的,等去壳后,顶多也就剩下三四百斤。

这些熬成粥,也只够三百多号池家坳的人,吃几顿水饱!

池东一本来是来感激池鱼,顺便送钱的,哪知还能得到这么多粮食。

看着地上那一袋袋的谷子,三个老头感动的心头发胀,鼻尖泛酸,眼眶发红。

他们都觉得,池氏一族这辈子最大的幸事,便是老池家出了一个姑娘。

不愧是他们池氏一族,几十年来的头一个姑娘。

也不愧是他们池家坳的气运所在。

有这么一个姑奶奶,他们池氏一族想不好都难!

三个老头子从老池家走的时候,皆是仰首挺胸。

而被喊来扛粮食的池氏儿郎,心里则是想着,有小鱼姑姑在,就算有再大的灾害,也用不着慌。

他们只要按照族里的要求去做即可,小鱼姑姑一定会保佑他们的!

池鱼等人走远,才将院门关起来,带三嫂进空间。

翌日清晨,天才蒙蒙亮,她就起来了。

她出来后,把黄大妮也放出来,之后跟陈小麦往山下而去。

或许是最近这段时间,大伙儿都没下山。

又或许是下山的人,都是走大路,以至于近道这条小路,杂草丛生。

原本被走出来的小路,几乎都要找不到。

池鱼手中拿着木棍,跟陈小麦一人带着一顶斗笠,敲敲打打朝前走。

等姑嫂两人走到天堑需要过索桥的地方时,所花的时间,是以往的好几倍。

最新小说: 大明:我鄢懋卿真的冒青烟 三国:我刘谌,三十天拯救炎汉 穿越侯府世子,我找长公主借功德 回到清朝做买办 大梁边卒:娶妻越多我越强 儒道至圣:从替考书童到万国帝师 游子的漂泊岁月 疯批帝王:小乖不怕,朕在 渣夫兼祧两房又换孩,我撕他全家 卧底的我只想活下去却被迫干狠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