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话刚说到这,苏夫人又拍了拍她的手,说:“是你们教得好!”
池巧再次“谦虚”回道:
“是这孩子本就心善,我们都不识字,也不懂大道理。
山里的孩子,能吃饱穿暖就不错了,我们也只是尽量不委屈她。
夫人方才说,土豆跟红薯推广开,是利国利民的大事。
不知那玉米,为何没被推广开?
若非之前从我们安平县县丞夫人那得到一些,之后又想办法种出来,还不知那也是高产作物。”
苏夫人听到这话,不知想到什么,沉默了下后,直接转移话题。
“要说利国利民,我大褚国开国至今,池小娘子乃第一人。
她种出来的红薯土豆,还有那个可以加固城墙的草木灰水泥,都不是常人能想出做出的东西。
周姐姐好福气,好生令人羡慕。
你们放心,那些果子交给我,定然不会叫你们失望的。
别的我帮不了,出点力气,动动嘴皮子的事,还是可以的。”
说到这,她特意停顿了下,又扫了一眼正跟秦牧说话的池鱼,之后继续道:
“周姐姐,我过来之前,跟我家大人商议过。
像现在这样大的果子,实属稀罕,更别说那甜味。
这些东西,便是送到京城当贡品,都使得。
只是池小娘子,想用此换粮食,才拿会对外叫卖。
我也不想按斤论两卖,打算果子一律按个头来。
比较小的,像杨梅,一个需得五斤粮食。
个头稍微大一些的,柿子跟梨,一个得十斤起步。
而那葡萄,则是论串卖,一串二十斤粮食。
回头我这边统计好,什么果子具体什么数目,会命人送过来,让你们过目的。
届时宴请时,你们若是得空,可过来看看。”
说完这话,她居然从袖兜中掏出一张帖子,递给池巧。
池巧接过帖子,看她要走,就出声留人。
“这会儿太阳还大,苏夫人若是不介意留在这里吃个便饭,也好尝尝我的手艺?”
苏夫人摇头:“不了,听我家大人说,秦大人想走科举考下功名,今晚要准备排队进贡院。
咱们往后多的是时间,回头得空我再过来。
到时定然亲自尝尝,周姐姐你的手艺!”
说完这话,她说了句告辞,之后又扬声跟池鱼说了一句,便转身离开。
其实她不太能了解,秦牧这般举动是为何?
他在军中都已是五品的千户,又何必那般执着一个小小的秀才功名?
虽说他眼下对外是庶民身份,但那千户的官职又不会因此没了。
池鱼是聪慧,但之前已经和离,前面那个只是个小小的秀才,何须去介怀?
罢了,考就考吧,至少能证明,他文武双全不是?
池鱼不知苏夫人满心疑惑地走了,她等人走远,才上前关门。
池巧等大门关上,立即看向秦牧:
“阿牧,你也累了两天,明天还要科考,先躺会儿。”
话落,看向池鱼:“小鱼跟我去做饭,晚上做些清淡的。
稍后将阿牧的考篮再检查一次,尤其是笔墨纸砚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