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这天,一声惊雷打破了青峰山的宁静,沉睡的万物在雷声中渐渐苏醒。时光故事馆里,夏听听和沈砚正在布置“惊蛰故事展”,他们把过去一年收集的最精彩的故事,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出来。
“听听,你看这个,”沈砚指着一张照片,那是“少年故事队”在雪地里堆的“籽实雪人”,照片上的雪人戴着红围巾,眼神灵动,仿佛在诉说着冬日的故事,“这张照片见证了我们去年冬天的温暖。”
夏听听拿起一本画册,里面是沈曼青画的青峰山四季,每一幅画都充满了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姑姑的画里,藏着她对故事的执着,”她轻轻抚摸着画册的封面,“这些画也是我们故事的一部分。”
午后,“少年故事队”的孩子们在兰草坡上寻找“惊蛰的迹象”。小宇在老槐树的树洞旁发现了一只刚苏醒的松鼠,松鼠睁着圆溜溜的眼睛,好奇地看着周围的世界。北非女孩在草丛中找到了一只破土而出的竹笋,竹笋尖尖的,带着春天的力量。他们把这些发现带回故事馆,与大家分享。
“沈老师说,惊蛰是万物苏醒的日子,也是故事醒来的时候,”小宇兴奋地说,“这些小动物和植物,都带着新故事的种子。”孩子们围坐在故事展前,分享着自己找到的惊蛰迹象背后的故事,有雪下生命的蛰伏、春日里的第一缕生机,每一个故事都带着惊蛰的活力与希望。
秦老带着老人们在故事馆里举行“惊蛰仪式”。他们用兰草编了许多小铃铛,挂在故事展的周围,微风吹过,铃铛发出清脆的声响,寓意着唤醒沉睡的故事。“这是老祖宗留下的规矩,”秦老点燃一炷香,香烟袅袅上升,“惊蛰这天,要叫醒故事,让它们在春天里绽放光彩。”老人们围坐在香案前,默默祈祷新的一年故事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