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不得不防(1 / 2)

进攻奥斯曼帝国?

弗兰茨当然不会这么选择,此时奥地利帝国最需要就是发展,农业、工业、殖民地、军工、文化、交通、金融等各个方面奥地利帝国还有很多潜力可挖,并没有到要不得不使用武力扩张的时候。

而且即便是使用武力扩张,弗兰茨为什么不去打那些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弱国?非要去和英法这种列强级别的国家死磕?

东爱琴海和塞浦路斯并没有太多可以直接利用的资源,至于所谓的战略价值也很有限,毕竟奥地利帝国在东爱琴海就没什么利益。

唯一有价值的就是塞浦路斯岛,但对已经掌握了克里特大岛的奥地利帝国来说也很鸡肋。

夺取塞浦路斯不但要得罪英国,还要分兵把守。

弗兰茨对海战的理解有限,但他很清楚从古至今海战最忌讳分兵。

奥地利帝国海战之所以能接连取得胜利,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奥地利帝国狭窄的海岸线限制了奥地利海军上限的同时也使得奥地利海军很难被真正击败。

奥地利帝国海军每次都可以集中兵力与英国人的分舰队进行决战,甚至经常在局部战争取得兵力优势。

相反英国海军虽然强大,但每次只能派出一部分来到地中海战场,结果不是被伏击就是被群殴处处陷于被动之中。

奥地利帝国得到东爱琴海和塞浦路斯之后,不管开发与否都必须要派兵驻守,这就引申出了另一个问题。

奥地利帝国真把奥斯曼帝国周围的岛屿占了个遍,那战争结束之后俄国和奥地利到底谁才是英国和奥斯曼的头号死敌还不一定呢。

从严格意义上讲东爱琴海和塞浦路斯对于奥地利帝国来说是一块飞地,而且不同于在非洲的殖民地,弗兰茨很难用除直接移民以外的非常规手段使奥地利人占据多数。

除此之外,哪怕是弗兰茨解决了以上问题,他也没法阻止俄国继续蚕食奥斯曼的遗产。

而当俄国获得奥斯曼的遗产之后,控制了东爱琴海的奥地利帝国对于俄国来说就又成为了下一个奥斯曼,反之亦然。

东爱琴海这块飞地还会带来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希腊完全失去了扩张的方向和可能。

如此被动的外交局面肯定不是弗兰茨想要的,不过在和俄国讨价还价之前,弗兰茨更希望可以拒绝这场战争。

当然弗兰茨自然不会直接拒绝沙皇的提议,毕竟沙皇也是要面子的。尤其是对于尼古拉一世这种人,拒绝他比拒绝他的提议本身更麻烦。

“陛下之鸿图霸业令人甚为佩服,然巴尔干、高加索、哥萨克、波兰之奸贼却不得不防.”

弗兰茨并不会对着俄国的经济或者政治制度指手画脚,那些话会有人和尼古拉一世说。他只会说俄国现在面临的最直接问题。

1850年签订的《康斯坦察条约》,让俄国获得东波斯尼亚、南塞尔维亚、保加利亚、多布罗加,以及瓦尔达尔河以东地区。

这对于俄国来说确实是一次巨大的胜利,然而巨大的胜利背后隐藏着巨大的隐患。

这里是巴尔干,一个火药味最纯粹的地方。俄国不遗余力的强硬政策理应在几年内便将当地的叛乱镇压,最起码应该转入地下才对。

然而很不幸即便是此时俄国在巴尔干地区的驻军已经突破了二十五万,当地的叛乱依旧是此起彼伏,毕竟俄国人不可能真的搜遍每一座山的每一个角落。

很多时候游击战和反游击战打到最后就是双方意志的比拼,通常来说哪一方能承受更大的伤亡和损失,哪一方就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俄国人的强硬政策确实极大地削弱了巴尔干地区各族的实力,但却坚定了他们的信心,尤其是那些受迫害的普通民众,他们的支持才是巴尔干地区反抗军总能死灰复燃的关键。

当然仅有意志也是远远不够的,英国和奥斯曼的支持也是让俄国人焦头烂额的关键所在。

圣彼得堡。

最新小说: 明末黑太子 救了被女配虐待的小可怜后gb 寒门科举王 降生大商:封地于商丘 随身军火库,从打猎开始踏平洪武乱世 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 穿越古代,嫂子送来一对双胞胎 抗战之国之劲旅,从少将师长起 娇软美人二嫁:疯野糙汉沦陷 模型带我横扫异界殖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