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勃不会愿意一直做哈维的小兄弟,他的内心可能也有与哈维一样的野心和狂躁,时刻准备着挣扎而出。
现在,有心人教唆,并且承诺了一定的支持,鲍勃自然就没有把持的住,在背后给他哥致命一击。
商战手段就是如此的朴实无华。
哈维也算是人人喊打了。
和韦恩斯坦合作过的片商会用这样词来形容韦恩斯坦兄弟,“下流的商人”、“寡廉鲜耻”。
从90年代开始,哈维就大打奥斯卡公关战。
他的公关方式,除了寄送电影dvd给评委这种惯有手段之外,还有送礼物、电话轰炸、举办内部放映招待会等。
如果当年遇见强劲对手,他会一面雇佣专业“水军”抹黑对手,还会买断多个娱乐媒体专栏密集报道为自己的影片造势。
这个过程自然会得罪八大影业。
如果没有八大影业幕后推动,鲍勃顶多就是能够发动他公司的亲信出来指证哈维,那些女明星可不敢去撬动哈维这样的好莱坞巨头。
这样好处,就是没有人会怀疑到郝运的头上。
贾诺确实很为郝运这个未来的老板考虑,如果他亲自赤膊上阵,将来等到他加入fc影业,也会被人怀疑幕后的推动者。
现在韦恩斯坦兄弟阋墙,就不会有人怀疑到郝运的身上了。
另外,还有流媒体开始崛起,诸如netflix、亚马逊等新势力,也不介意在这件事上添一把火。
郝运没能留在好莱坞亲眼见证哈维被捕。
2010年12月30日下午4点,著名当代作家史铁生突发脑溢血,被紧急送往医院,情况非常的危急。
郝运得知消息后,立刻从洛杉矶飞往国内。
可惜,在他落地之前,史铁生已经于12月31日凌晨3时46分过世。
正如他曾经说过的那样,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他走在2010年的最后一天。
第1051章 铁生走了
郝运赶去医院慰问了一番史铁生的遗孀和家人,并且派了一些人手参与到后事的筹办当中。
中国作家网发布了首都作协的讣告。
讣告称:“多年来他与疾病顽强抗争,在病榻上创作出了大量优秀的……他为人低调,严于律己,品德高尚,是作家中的楷模。他的去世,是我们的重大损失。我们将在充分尊重家属意愿的基础上进行后面的安排和纪念活动。”
黑米围脖也出了一条公告悼念史铁生。
这是黑米围脖自发推出的一项功能,如果某个时段有对社会和人民贡献很大的人去世,就会出一个悼念标识。
史铁生在某些人看来,或许只是一个“小众”的作家,但是在文学水平江河日下的现在,他的文字却因为有着强大的感染力,成为文坛不得多得的风景线。
完全符合黑米围脖悼念要求。
最重要的是黑米围脖的幕后老板是史铁生的榜一大哥。
郝运曾经有段时间特别迷茫。
他走出了村庄,成了一个有见识的井底之蛙。
然而,这种见识并没有立刻变成他奋斗的驱动力,而是陷入了一种“我爸为什么不是有钱人”、“为什么我梦寐以求的生活别人却可以轻松获得”的愤世嫉俗。
这种愤世嫉俗,在鱼龙混杂的中专学校,甚至有可能成为他堕落的理由。
幸运的是他至少还没有放弃学习。
当他在课本上读到那篇《我与地坛》后,终于算是从迷茫之中走了出来。
郝运喜欢电影《活着》,但是见了《活着》的原著作者他也并没有多么激动。
莫言在文坛的地位或许比余华、史铁生都高,但是郝运却并不喜欢他的文字,对他这个人也没什么感觉。
唯独见到史铁生。
就觉得见到了一个把他从迷雾之中引领出来的智者。
文无第一,说的是文章的好坏很难分出谁第一第二,因为每个人的审美和评价标准不同。
那么,在郝运如果觉得史铁生是最好的作家,那他确实就可以盖过其他任何人。
2011年1月4日,是史铁生60岁的生日。
他没有来得及吃上生日蛋糕,不过这天下午,在首都798艺术区,他的朋友们依然来参加他的生日聚会。
郝运低调的出席了“人生最后的聚会——史铁生追思会”。
只是不管他多么低调,只要出现了,自然就难逃利眼的媒体记者。
他瞬间就陷入了媒体记者的包围当中。
“郝运,请问你是来参加史铁生追思会的吗?”有记者迫不及待的问道。
“是的。”郝运点点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