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
【1%…15%…48%…】
进度条在杜宇泽的屏幕上缓慢爬行,像一条吞噬着秘密的绿色长蛇。会议室里,死一样的寂静。航电小组的精英们,此刻像一群被无形锁链拷在一起的囚徒,彼此间隔着安全距离,谁也不看谁。昔日的战友情,袍泽谊,在杜宇泽那几句诛心之言和眼前的冰冷扫描面前,脆如薄纸。
沈青云站在墙边,双臂抱在胸前。她没有看杜宇泽,也没有看高建军,她在看她的兵。那个平日里最爱开玩笑的小李,现在正低头反复擦拭着自己的工牌。那个技术骨干老张,手无意识地在裤缝上摩挲,指尖已经磨红。他们脸上的表情,是她从未见过的组合——屈辱,怀疑,还有一丝恐惧。
“你满意了?”沈青云终于开口,她的质问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干涩而沙哑,“这就是你想要的结果?一支互相猜忌的团队,还有什么战斗力可言?”
杜宇泽的手指没有离开键盘,甚至没有一点多余的动作。他像一尊与设备融为一体的雕像。“一支内部有害群之马的团队,才叫没有战斗力。它会在最关键的时候,从内部腐烂,把所有人都拖进地狱。我不是在摧毁它,沈工,我是在排脓。”
“排脓?”沈青云往前走了一步,逼近杜宇泽的控制台,“用这种羞辱人的方式?把他们当贼一样审问,扫描他们的个人电脑,这是对一群为国奉献了整个青春的科研人员最大的侮辱!”
“奉献和背叛,是两个概念。”杜宇泽终于停下了操作,他侧过身,面对着沈青云,“王振在万米高空,面对着失灵的飞机时,他有没有感受到侮辱?他的命,是不是比你们所谓的尊严更重要?”
“强词夺理!”
“我只相信数据。”杜宇泽打断她,“情绪是廉价的,真相是昂贵的。而现在,我正在支付寻找真相的成本。”
高建军一直沉默地观察着一切。他没有制止两人的争吵。他在看杜宇泽的屏幕,也在看沈青云的反应。他需要确认,这把外来的手术刀,是否真的能切除病灶,而不是把整个器官都毁掉。
就在这时,屏幕上的进度条跳到了100%。
【扫描完成。】
【正在进行数据比对与异常标记…】
房间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所有人的动作都停了下来,几十道视线,全部汇聚在杜宇泽的屏幕上。尽管他们看不到具体内容,但那完成的提示音,像一声法槌的敲击,宣判着某个结果的到来。
杜宇泽的表情没有任何变化。他快速浏览着生成的数据报告。数以T计的信息被他的程序解构、分析、重组。物理痕迹可以被擦除,但电子世界的熵增不可逆。每一次文件的异常访问,每一次不合规的编译,每一次加密数据的传输,都在硬盘的磁道深处,留下了无法被常规手段抹去的“疤痕”。
【数据标记:734号个人工具箱。】
【异常发现:内衬纤维层检测到非标聚合物微粒。】
【成分分析:C17H14F6N2O,高强度含氟聚酰亚胺,与‘劫持器’外壳材料匹配度99.8%。】
找到了。杜宇泽心里没有一丝波澜。这只是第一步。一个物证,还不足以定罪。他需要动机。
他的手指在另一个窗口里敲击。一条加密指令被发送出去。
【指令发送至:庞清泉。】
【查询指令:航电小组所有一级工程师及以上人员,近六个月内个人及直系亲属大额资产变动。最高优先级。】
他关掉指令窗口,站起身来。
“高部长,我需要把航电小组的所有个人工具箱,都拿到这里来。”
这个要求让刚刚缓和一些的气氛再度紧张。
“工具箱?”沈青云几乎要失控了,“你查了电脑,现在还要查我们的工具?你到底要把我们逼到什么地步?”
“一个猜想。”杜宇泽没有理会她的质问,而是转向众人,“那个干扰器,外壳用了一种非常特殊的陶瓷聚合物。耐高温,绝缘性极强,而且几乎没有电磁信号泄露。这种材料,不是标准配备。任何人在处理它之后,哪怕再小心,身上或者工具上,也可能留下微乎其微的颗粒。”
他顿了顿,环视着每一个人。“我的程序,在某个地方,找到了这种颗粒的痕迹。”
这句话像一颗投入深潭的石子,激起了剧烈的涟漪。人们开始下意识地检查自己的衣服,回想自己最近接触过的东西。那种无形的压力,瞬间增加了十倍。
高建军没有犹豫:“照他说的做。把所有工具箱都拿过来。”
几名警卫立刻行动。很快,二十多个大小不一、贴着各自姓名和编号的金属工具箱被整齐地摆放在会议室中央的地板上。它们曾经是工程师们最信赖的伙伴,此刻却像是一排等待审判的被告。
杜宇泽没有立刻指出那个编号。他像一个耐心的猎人,在收网前,要给猎物最后的、也是最致命的心理压迫。
他踱步到那堆工具箱前,然后停下,转向了人群中一个最不起眼的角落。
“陈工。”
一个五十岁上下的男人抬起头。他戴着一副深度近视眼镜,头发有些稀疏,脸上带着一丝茫然。他是陈工,陈建国,航电小组最资深的工程师之一,负责精密仪表的校准和终检。一个平时沉默寡言,除了技术问题几乎不发表任何意见的人。
“杜、杜顾问,有什么事吗?”他的声音有些小。
“没什么。”杜宇泽的语气很平和,“我只是想问问,陈工您在小组里多少年了?”
“二十六年了。”陈工扶了扶眼镜,“从这个基地建立,我就在了。”
“二十六年。”杜宇泽重复了一遍,“几乎是把一辈子都放在这里了。令人敬佩。”
沈青云皱起眉,她不明白杜宇泽想干什么。陈工是她最敬重的老前辈之一,技术精湛,为人踏实,整个航电小组的年轻人,都受过他的指点。把矛头指向他,简直是天方夜谭。
杜宇泽蹲下身,在一个工具箱前停下。箱子上贴着标签:734-陈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