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上两天这样的日子,他就能见到她了吧!
*
明明是同样的太阳,云城的太阳比广城的要更白一些。
苍白的太阳似乎已无法给地面带来温度,然而棠记小吃店的火热,却一点没有因为转凉的天气,而受到丝毫的影响。
这几日,夏棠下架了菊花米线,上架了另外两种新的菜肴:酸木瓜煮鱼和木瓜火腿鸡。
酸木瓜煮鱼,每天用的鱼是老张从山溪里新鲜捞出来的长胡子鱼,鱼肉嫩滑,木瓜酸爽,味道让人难忘。
而木瓜火腿鸡,则更是一绝。
鸡肉选用的是农家的“溜达鸡”,先用草果、盐巴等等腌制半个消失,再和佐料一起炒到变色,随后加入宣城本地的特产——火腿片。放到锅里炒出味道后,再加入酸木瓜片、辣椒面、姜葱等炖煮到烂熟出锅。
这两道菜都不算是云城的本地菜,刚一上架,难免让食客们怀疑。
甚至有客人好奇上面的名字,却始终没有敢点。
夏棠的办法是,上架的第一天,给每一桌都送一小碗木瓜火腿鸡或酸木瓜煮鱼,到了第二天,便再不会出现这个问题了。
两道都是炖煮的菜肴,在这个逐渐变凉的秋天,更适合人们的味蕾。
配上小吃店卖的农家米酒,简直是一绝。
一时间,棠记小吃店人流量变得更大。
有些街坊排不到位置,干脆在门口拿着锅盔等着,直接买一盔子鱼或者鸡回去,和家里人一起享用。
这样的一份酸木瓜煮鱼或者木瓜火腿鸡,买一份送一碗米饭。夏棠卖六毛钱,每天都能卖两大桶,加上米线的收入,一天的利润能达到五十块钱。
生意好,饭店更忙碌,夏棠靠着门口的告示,又请了两个人。
一个是姓兰的大姐,是住在后街的街坊,一个叫朱村花,是机械厂烧锅炉老朱的女儿。两个人慢慢适应着小吃店的活计,渐渐的也做开了。
陈敏芝来的时候,夏棠的最后一桶算拒挂煮鱼刚刚卖完。
见到她进来,便笑着招呼她过来,给她递了一盔子的木瓜火腿鸡。
“喏,专门给你留的,回去热一下就能吃。”
陈敏芝打开盖子,那一股子鲜美咸香又酸爽的味道扑鼻而来,让她忍不住的笑了:
“我每次过来你就送吃的,再这样下去,我该长胖了。”
“长什么胖?这不是挺瘦的吗?”
夏棠看着陈敏芝的身后,
“笑笑呢?上次见面后,我就没见过你带她了。”
笑笑是陈敏芝的小女儿,如今才5岁,正是惹人疼爱的年纪。
她胆子有点小,之前陈敏芝也说要经常带她过来,练练胆儿。
陈敏芝抿了抿唇,表情比刚刚僵硬了一些:
“跟她奶奶在家呢。”
夏棠没说话了。
陈敏芝家里头的那一堆事情,她或多或少也知道些。
也知道她跟那个婆婆并不对付。
看样子,那个婆婆八成是不愿意让陈敏芝把笑笑带过来了。
不带就不带。
夏棠没说话,将手浸在了冰凉的自来水中。
她正认真清洗着明年需要的洋芋,听到陈敏芝很快换了一个话题:
“对了,你听说吗?夏露露今天结婚了。”
夏棠讶异:
“你之前说过她结婚的事儿,不过怎么今天就结了?”
要知道,一般厂里年轻人的结婚,最少也得准备两三个月。
什么下礼、订婚、请人、买三大件、办婚宴……各种各样的流程,说起来,还是挺多的。
怎么到夏露露这里,这么快就结完了?
“可不是么。”
“听说男方那边并不着急,是夏家一个劲儿的催着结。那个谢明辉如今让人拿了短处,倒也没法说出个‘不’字儿。”
陈敏芝的声音中带着幸灾乐祸,
“只是我也没想通,这夏家人都怎么了?先是夏冬,后是夏露露,都对结婚这件事儿那么积极的?结婚能干啥?拣大洋啊?”
夏棠抿了抿薄薄的嘴唇,不由得被陈敏芝的话给逗笑了。
她心里并不明白夏露露为啥结婚这么仓促,但隐隐的觉得,自从自己重生之后,有些事情便和上辈子不太一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