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
姜晚舟和程大勇站在新交付的“阳光花园”小区门口,望着进进出出的业主们。
“程工,一会儿咱俩打好配合。”姜晚舟叮嘱道。
程大勇点点头:“放心,我就在你后头。”
她迈步走向物业管理处,敲了敲敞开的办公室门,声音清脆:
“你好,请问物业刘主任在吗?”
一个穿着西装的中年男人从文件堆里抬起头,胸牌上写着“刘强-物业主任”。
“我就是,有什么事?”
程大勇往前站了半步:“老刘,这是姜经理。我们一起搞了个装修劳务服务社。”
刘强愣了一下:“老程?你这是...”
姜晚舟顺势递出文件夹:“刘主任,我们想跟你谈个合作。”
刘强接过文件夹,却没有立即看:“什么合作?”
姜晚舟笑着提议:“我们想给物业出500元场地费,换两个特权。”
“第一,业主拿钥匙时,只需顺手递上我们的装修工人推荐卡。”
姜晚舟从文件夹里抽出一张卡片,上面醒目地印着:“巧工匠”装修劳务服务社和她的Call机号码。
还有句广告语:“巧工匠,不托大,只托底!”
“第二,我们希望在小区门口摆一张桌子,成为唯一的装修服务展示点。”
刘强嗤笑一声:“小姑娘,你知道这小区多少户吗?三百多户!500块就想买独家?”
姜晚舟不慌不忙地从包里拿出一个信封,放在桌上:
“刘主任,我打听过了,隔壁小区物业收20块就让散工摆摊。我出500要独家,你稳赚不赔。”
她顿了顿:“我们只接装修公司看不上的小单子,不会影响他们的大生意。”
刘强拿起卡片端详:“就一个Call机号?连工人信息都没有?”
“我们工人多,业主可以随便挑,手艺都靠谱。”姜晚舟又看向程大勇,“而且不管啥装修活儿计,都有市建公司出来的程工做技术监理,质量放心。”
程大勇忙点头:“我管工人技术,你放心。”
刘强盯着这个看起来不过二十出头的姑娘,觉得她眼里有种超越年龄的精明。
“成交。”他将信封收进抽屉,拍拍程大勇的肩膀,“看在老程面子上。”
程大勇笑笑:“改天请你吃饭。”
这几天,姜晚舟和程大勇跑遍了建材市场,选定最显眼的位置租了个铁皮房。
程大勇把“巧工匠”装修劳务服务社的招牌挂在墙上。
姜晚舟用红漆在房门上龙飞凤舞地写下“装修工人登记处”,底下用更醒目的红色标注:
“工人交10元登记费,保三个月有活。”
“赵老板,借个凳子用用。”她朝隔壁建材店的老板赵卫东招呼道。
赵卫东好奇地打量着她:“小姑娘,你这是要干什么营生?”
姜晚舟一边摆好凳子一边回答:“给装修工人和业主牵线搭桥。你店里每天那么多来买材料的,肯定有人需要工人,到时候麻烦你给引荐引荐。”
赵卫东嗯了一声,转身回了店里。
姜晚舟的铁皮房前陆续来了几个工人。
第一个是刷墙的老王,五十多岁,背有点驼,但手上的老茧看得出二十多年的手艺。
“姑娘,你这真能有活?”老王怀疑地递上十元钱。“上周在丽景苑干完活,包工头卷了俺们工钱跑了。”
姜晚舟接过他的钱和身份证,说道:“王师傅,三天内没活,我退你钱。”
她麻利地登记他的身份证,在工人登记卡上写:“王德贵,油漆工,工龄22年,刷墙每平米8元。”
水电工小张是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刚从农村来城里闯荡。他登记时坚持要姜晚舟在卡片上注明日结,哪怕工钱少两成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