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兵丁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干脆也一点都不吝啬自己的口水,给这些一看就没有读过书的屁民解释道:“我们陛下要招贤纳士,这是陛下招贤纳士的皇榜,但凡是觉得自己有治国之才的,都可以揭下皇榜,带上皇榜,入宫得到陛下面见,若是在御前奏对称旨的,辄予美官。”
大多数人一听,那跟他们有个屁的关系,他们大字都不识得几个,立马就散了,然而,还是有一些一看就像是读过书的,靠了过去。
很快便在那里指指点点了起来。
李可也立马向着那边走了过去,甫一靠近,便听到那几个一看就读过些书的士人小声地在商量道:“朱元璋,不过就是一个红巾贼子而已。”
“可笑的是,三年前,他就已经似乎是表现得求贤若渴,然而很多真正的有才之士,宁愿隐居,也不愿意出仕。以至于对方只能派人去强行征辟,你们说可笑不?”
“如今能主动去给他当官,大多都不过是跳梁小丑,没几个是真正有本事的。”
“我听说宋濂一早就被对方征辟了。”
“宋濂?只不过是一个没有风骨、见利忘义的穷鬼读书人罢了。”
“那还有刘基呢。”
“刘基?一个食着大元俸禄的叛徒也好意思提?”
宋濂,李可自然早就忘了,那是《送东阳马生序》的作者,已经是初三的课本上的内容了。不过刘基,李可知道,那不就是刘伯温嘛。
这些个八卦,李可倒是从来都没有听说过。
原来朱八八这么惨啊!
名声居然这么差!居然如此不受文人的待见。也难怪开国后,制定的国策都这么差,全是一个老农民的脑门一拍。
这可不是李可说的,而是很多人都这么说。
唔……不对!那这岂不是自己的机会?
既然所有厉害的人都不愿意去给朱元璋当官,那他的竞争压力就急剧下降,这不卷才好啊!
搞不好,像自己这样的不会写文章的人,也能去捞个官当当。
李可凑了上去,又看了看这些人的正脸,这些人一看李可就要上来,也立马就不说话了。
毕竟如今这应天府,包括大半个南方,甚至就连大部分的北方地区,据说就连西北,都已是朱元璋的了,在这里说朱元璋的坏话,到时候说不定得被朱元璋给沉河。
李可靠了上前,站定,看了看他们,而后又看了看那皇榜的具体内容到底是什么。
然后气氛突然就好像变得有点安静了下来。
李可见他们讨论都讨论完了,居然还站在那,还不走,也是不禁心想:你们瞅我干啥,你们说完话,你们就离开啊,别挡着我揭皇榜啊。
结果李可越看他们的神色越是感觉不对,他怎么感觉这些个家伙好像也想揭这皇榜的样子?
难不成……这些个家伙一个个全都是在口是心非?
表面上好像的确是在骂朱元璋,实则是让其他人都别去,这张皇榜由他们自己来揭?
从领头的那名士子的脸上,李可的确是看到了带着一点不屑,可从他身旁的跟班看来,这些跟班貌似还对此挺感兴趣,因为他们脸上都给人一种如丧考妣的感觉。
你还别说,这还真让李可给猜中了。只是……
这些人目前也颇有顾虑,毕竟都是朋友,都是混一个圈子的,那自然是要共进退。
如果谁要是自己去了,那以后估计怕是就连朋友都没得做。
所幸他们倒也不像宋濂那么贫穷,读书都靠借别人的书来‘手自笔录,计日以还’,每人家里都有几千、上万亩良田,便是不给人当官,也能日子过得还行。
但是吧,眼看这大元都快要没了,据说连皇帝都北逃了,王保保在太原似乎也打输了,这要是还不抓紧机会,好像就要错失良机了。
李可自然不清楚他们心中都在想些什么。
只感觉这些人搞不好会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皇榜下,一身布衣的李可便挥了挥袖,一脸认真道:“朱元璋的官,狗都不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