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
朱元璋受不了了,“左丞相,你赶紧说,可别在这卖关子了。”
李善长只好道:“此人提出,不管是南京,还是北京,皆可以成为京师。”
“这里的南京,就是如今的应天府。”
“而北京,则是如今的大都。”
“至于长安、洛阳、汴梁这些地方,则全部被他否定了。他的理由也很简单,长安、洛阳,隋唐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没落了,每年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漕运,才能把十分之一的粮食给送到长安,洛阳兴许好一点,但洛阳比长安土地更加地狭小,若是将来不想没饭吃,学隋唐当逐粮天子,就不应该定都在此二处。”
朱元璋听罢也是问道:“那汴梁呢?”
李善长道:“汴梁,李可在文章中说,那本是宋太祖、宋太宗北伐的军营,那地方本就不适合作为国都,只是燕云十六州一直没能要回来,最终才不得不把国都临时建在那,这不是说这个地方好,而是,对当时的大宋而言,能选的,也只有这么一个地方了。”
朱元璋听了以后,又问道:“那南京呢?就是应天府,他说应天府适合作为国都?这又是什么道理?”
李善长便道:“这就不得不提到他所提到的塞王体系了。”
朱元璋:“什么玩意?”
李善长:“回陛下,是边塞的塞,王者的王,塞王体系。简单地说,就是以南京为首都,再把陛下的儿子分封到陕西、山西等北方地区,在长城一线,汴梁-山东一线,以及南京的西部一线,分别设置各种王府,让他们一起共同抵御外敌入侵。其职责包括,但不仅局限于巡视边关、修筑防御工事、组织军队训练等。”
这边身为御史中丞的刘基第一个跳出来反对,口水唾沫都快要被他喷出来,“那这样岂不是要变成七国之乱?陛下,这行分封之事,万万不可啊!”
朱元璋看了看刘基,也觉得有道理,“咱还以为你这人能多有才呢,这不是弄得七国那么地乱?李善长,你这不会是糊涂了吧?”
李善长一点都不慌,因为一开始,他也是这么认为的。
随后李善长便道:“文章中,对如何限制塞王的权力,也做出了解释,可以限制塞王手底下士兵的人数,藩王之间,也可相互制衡,文章里说,保大明五十年,应该没什么问题。”
所有人:“……”
朱元璋顿时就不乐意了,问道:“那五十年后呢?”
李善长便道:“这有两种可能。”
朱元璋:“什么意思?”
李善长便道:“文章中说,定都南京,有利于大明成为海上强国,反之,定都北京,则大概只能成为陆上强国。”
朱元璋眉毛都不禁是皱起:“什么海上强国,陆上强国?”
李善长道:“文章里说,定都南京的好处是可以方便沟通海外,到时候,大明的财力,会远胜两宋,而且,说不定还能打下海外的领土,令海外万国臣服,便是唐朝盛世的万国来朝,都未必能够比得上。”
刘基闭眼跟着思考了片刻,紧接着便道:“这塞王都不一定能稳定,大明如何去谋划海外?”
李善长便又道:“文章中说,南京的财富若是能十倍、百倍于塞王各地,有钱了,那还怕收拾不了塞王吗?打仗,打的就是钱粮,凭借海上的利益,南京可以成为全国最有钱、粮食产量也最高的地方。其他单个塞王,哪能是朝廷的对手?”
“不过文章也指出了,这必须代代明君,而且代代君主都有相当的魄力,好比奋六世之余烈的秦国,条件相当苛刻,才有可能不至于亡国,所以,定都南京,分封塞王,李可并不怎么推荐。”
得!敢情你说这么多,你最后给我来一个不推荐!你这是在玩我们呢。